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52篇
  免费   1095篇
  国内免费   456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79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372篇
口腔科学   346篇
临床医学   2657篇
内科学   592篇
皮肤病学   111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3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382篇
综合类   5521篇
预防医学   4452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11905篇
  25篇
中国医学   2260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47篇
  2022年   389篇
  2021年   737篇
  2020年   663篇
  2019年   675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773篇
  2016年   770篇
  2015年   1161篇
  2014年   1959篇
  2013年   2042篇
  2012年   2630篇
  2011年   2330篇
  2010年   1831篇
  2009年   1667篇
  2008年   1765篇
  2007年   1408篇
  2006年   1266篇
  2005年   1249篇
  2004年   985篇
  2003年   805篇
  2002年   536篇
  2001年   491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299篇
  1998年   261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第一代头孢菌素预防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既往方案在目前微生物药敏下的预防效果。方法:基于药动学/药效学(PK/PD)理论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探讨。以头孢唑林和头孢噻吩为考察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属为目标菌群,给药间期内游离药物浓度位于最低抑菌浓度(MIC)之上的时间占一个给药间期的百分比(fT>MIC)为PK/PD靶指数,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头孢唑林和头孢噻吩既往方案对抗目标菌群达到PK/PD靶指数的累积反应分数(CFR)≥90%为标准探讨给药策略及预防效果。结果:对于成人(体质量以60 kg计),头孢唑林仅“1 g,q 2 h”“2 g,q 4 h”“3 g,q 4 h”和“术前1 g;术中0.5 g,q 2 h”的方案,头孢噻吩仅“2 g,q 3 h”和“术前2 g;术中1 g,q 3 h”的方案对各目标菌群的CFR≥90%,两者其他的既往方案均无法达到CFR≥90%标准。结论:应用第一代头孢菌素预防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案(CFR≥90%),以确保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能有力保护人类珍贵的药物资源,而且可促进感染病患者的规范诊治与健康。患者之间、病原菌之间、感染病之间及抗菌药物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抗菌药物个体化治疗是合理用药的必由之路,关注感染病诊治中的人体、病原体、疾病与药物是个体化治疗的关键,值得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我院西药房2012-2014年妇科外用药物使用频率、金额及日均费用,为临床应用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4年度我院西药房妇科外用药物处方,统计计算妇科外用药物金额、不同药理作用药物金额及妇科外用药DDDs。结果与2012年比较,2013年外用药物金额明显增加(P0.05),与2013年相比,2014年药物金额明显下降(P0.05);用药金额、DDDs前10位药物变化小,主要为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结论西药房妇科外用药物的常用药物为抗菌药物与抗真菌药物,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避免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19.
1.漏诊和延误诊断。2.连续照护中的孕产妇安全。3.行为健康需求的早期识别。4.对设备相关问题作出响应并从中学习。5.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6.在整个医疗卫生系统内对安全的标准化。7.EHR(电子病历系统)中患者匹配问题。8.抗菌药物的管理。9.使用自动配药柜时的超越权限给药。10.不同医疗场所的碎片化照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模糊数学模型在高温耐火棚板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综合评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等级。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法,对某高温耐火棚板制造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检测;运用模糊理论构建数学评估模型,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状况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
  结果  该企业工作场所包括3部分生产区域,分别是原料加工、产品制造、辅助生产,各生产区域最大隶属度数值分别为0.463、0.567和0.910,其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分别为Ⅲ(一般)、Ⅱ(良)和Ⅱ(良)。企业整体最大隶属度数值为0.549,整体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为Ⅱ(良)。
  结论  模糊数学模型能够应用于高温耐火棚板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风险等级的评估,为综合评价企业整体和部分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