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19篇
  免费   2805篇
  国内免费   4484篇
耳鼻咽喉   575篇
儿科学   341篇
妇产科学   203篇
基础医学   4984篇
口腔科学   3658篇
临床医学   6553篇
内科学   2980篇
皮肤病学   576篇
神经病学   1332篇
特种医学   21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6246篇
综合类   12263篇
预防医学   1619篇
眼科学   773篇
药学   3344篇
  49篇
中国医学   2383篇
肿瘤学   1869篇
  2024年   374篇
  2023年   1406篇
  2022年   1190篇
  2021年   1382篇
  2020年   1185篇
  2019年   1154篇
  2018年   681篇
  2017年   967篇
  2016年   1318篇
  2015年   1493篇
  2014年   2149篇
  2013年   2212篇
  2012年   2941篇
  2011年   3487篇
  2010年   3049篇
  2009年   2951篇
  2008年   3312篇
  2007年   2915篇
  2006年   2539篇
  2005年   2841篇
  2004年   2355篇
  2003年   1956篇
  2002年   1661篇
  2001年   1270篇
  2000年   1009篇
  1999年   834篇
  1998年   612篇
  1997年   516篇
  1996年   475篇
  1995年   397篇
  1994年   330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伴神经内分泌分化(NE) 与原癌基因c-erbB-2 表达的关系。方法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32 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来判定神经内分泌分化及c-erbB-2 表达特点。结果 NSCLC 中24 例有NE 分化,c-erbB-2 在伴NE 分化和无NE 分化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NE 分化的阳性率和癌细胞分化程度有显著性差异。c-erbB-2 阳性在淋巴结转移组表达与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erbB-2 的过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与其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c-erbB-2 过表达可用来判断NE 分化的非小细胞肺癌预后。  相似文献   
992.
莪术油注射液对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莪术油对肿瘤血管形成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动物肿瘤模型,运用莪术油予以实验治疗,结合免疫组化,检测其抑瘤率和肿瘤内血管密度,以及瘤体VEGF和bFGF表达的改变:结果 莪术油具有明显的抑制S180肉瘤作用,其大剂量组抑瘤率达46.68%。小、中、大剂量实验组的S180瘤体内微血管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显示莪术油大剂量组均可抑制S180瘤体内VEGF,bFGF的表达:结论 莪术油对小鼠S180肉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肿瘤血管形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降低VEGF、bFGF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肿瘤细胞分泌Ⅳ型胶原和 PAS 阳性物质在血管生成拟态(VM)中的作用以及 VM 对肿瘤细胞表达 VEGF 的影响。方法收集双向分化恶性肿瘤石蜡包埋样本158例,制作成组织芯片,进行 CD31和 VEGF 重复染色及Ⅳ型胶原染色。通过网格计数法,比较 CD31与 PAS 阳性图案围成的管道面积差别及分布特点,以及有 VM 的点阵和无 VM 的点阵 VEGF 表达的差别。结果 VM 的基底膜样结构表现为 PAS 及Ⅳ型胶原阳性;无 VM 的双向分化肿瘤 VEGF 表达高于有 VM 者,其中在恶性黑色素瘤及腺泡型横纹肌肉瘤中,二者 VEGF 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AS 阳性物质和Ⅳ型胶原参与构建了 VM 的管壁,VEGF 表达的差别表明 VM 的存在可以提供肿瘤细胞氧气和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磷脂酶C-γ1(phospholipase C-γ1,PLC-γ1)对高温诱导成纤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 70)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基因敲除方法建立的缺失plcgl基因(plcgl^-/-)及野生型(plcgl^ /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为模型。Western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它们在高温诱导时的HSP 70表达,并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做半定量分析.MTT法对比分析两种细胞的热耐受力。结果:两种细胞经43℃与45℃高温诱导30min.都能引起HSP 70合成.但plcg^-/-细胞HSP 70表达水平显著低于plcgl^ / 细胞.P<0.01;较低温度(41℃)不能诱导plcgl^-/-细胞HSP 70表达,却能引起plckgl^ / 细胞HSP 70表达,且plcgl^-/-细胞的热耐力亦明显低于plcgl^ / 细胞.结论:PLC-γ1参与了热诱导成纤维细胞HSP 70表达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清肺口服液合药血清对腺病毒3Ⅰ、7b感染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3Ⅰ、7b型腺病毒分别攻击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制备清肺口服液合药血清,作用于该细胞,另设正常细胞组,病毒对照组,利巴韦林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病毒对照组较正常细胞组之TNF-α含量明显增多,清肺口服液合药血清组可显著降低3Ⅰ、7b型腺病毒攻击后细胞TNF-α的浓度。结论:清肺口服液可低腺病毒感染所致人胚肺成纤维细胞TNF-α蛋白的高表达,这可能是其抗病毒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6.
中药对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干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rnal stem cells,MSCs)具有在体内及体外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因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取材方便,易于在体外分离、培养和扩增,自体取材不存在排异反应等优点,使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更大的优势。开展中药定向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研究,可望为今后临床神经细胞移植提供安全有效的诱导分化剂,也可为中医药在间充质干细胞领域的应用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7.
甲状腺机能亢进,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其发病范围较广,尤以20~40岁的中年女性为多见,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影响到机体的发育,组织分化,物质代谢。还可涉及到多种系统,器官的功能,甲亢在中医学方面属于“瘿病”范围,究其病因主要与情志内伤关系密切,其次与饮食劳倦,体质差等多因素有关,并累及于心、肝、脾、肾等脏器,我采用中药疗法,从肝入手,调节人体机能的平衡,从而调节和改善内分泌系统,  相似文献   
998.
灵芝酯溶性提取物诱导PC12细胞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灵芝酯溶性提取物对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PC12细胞分散培养法,观察PC12细胞在灵芝的酯溶性提取物及其灵芝酯溶性有效部位B2的诱导下突起生长阳性细胞的百分比,用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微管相关蛋白2(MAP2)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标记,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AP2阳性的细胞。结果灵芝酯溶性提取物的浓度为125~500mg·L-1,均可诱导PC12细胞突起生长,其中以500mg·L-1的浓度作用最明显。灵芝提取物与低浓度的NGF合用时对PC12细胞的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荧光显微镜下MAP2阳性细胞增多。结论灵芝酯溶性提取物能诱导PC12向神经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庆大霉素引起的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肾皮质经研磨、过网、胰蛋白酶消化,进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经Cytokeratin18抗体进行鉴定后,用庆大霉素建立损伤模型,观察bFGF对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①经形态学观察、Cytokeratin18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GM组与对照组比较,CAT、Na+,K+ ATP酶活性下降,而NAG活性和MDA升高 (P<0 01),提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培养和庆大霉素损伤的建模成功。②bFGF+GM组与GM组比较,各生化和酶学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1 );而bFGF+GM组与对照组比较,CAT、Na+,K+ ATP酶、NAG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 (P>0. 05 ),但MDA增高差异仍有显著性(P<0 05)。结论 bFGF能保护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000.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风湿病,初期可使关节的滑膜内面受累。随病情的发展,炎症几乎可累及所有周围关节,关节病变的衍变过程可概括为:关节滑膜炎、骨端软骨破坏、软骨下骨破坏、关节畸形强直。这一过程的结果造成关节疼痛、关节梭形肿胀、关节腔积液、关节变形、关节周围肌萎缩、关节运动障碍、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