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80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高血压病117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气功组39例,慢跑组42例,药物组36例。经一年观察,三组均有降压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9.74%、92.86%和86.11%。气功组及慢跑组同时有减轻体重,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其下降率分别为3.89%、4.63%;15.03%、11.79%和14.59%、13.30%。药物组体重无明显变化,而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分别增高4.13%及3.91%。提示气功或慢跑疗法对高血压有明显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2.
有氧运动泛指一次性运动时间超过15分钟,运动强度在中度以上的任何韵律运动。除健身操之外,脚踏车、球类、散步、慢跑等也包括在内。运动时由于肌肉的收缩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氧气,于是心脏的收缩次数增加,每次压送出去的血液量也较平时为多;肺部的收张程度加大,呼吸次数也比正常为多,有氧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心肺耐力,所以,增加养分和氧的供应。人体活动时氧的供应一是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有氧运动(如跳绳、慢跑)对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分为跳绳实验组、慢跑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2例。3组患者均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未给予药物治疗),跳绳实验组、慢跑实验组则同时辅以跳绳运动或慢跑运动,每天运动1次,每次持续40min,每周运动7d。于入选时及干预3个月后分别对3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等进行检测。 结果跳绳实验组和慢跑实验组餐后2h血糖、TC、TG、HDL、LDL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并且跳绳实验组HDL、LDL含量[分别为(1.3±0.3)mmol/L、(2.0±0.5)mmol/L]亦显著优于慢跑实验组相应水平[分别为(1.1±0.6)mmol/L、(3.7±0.7)mmol/L],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跳绳运动、慢跑运动均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并且以跳绳运动对患者血脂代谢的改善作用较显著。  相似文献   
84.
[星期一]围绕林荫大道跑5英里(作者注:1英里约为1600米)。第一个一英里,慢跑,不计时间。然后用8分10秒、8分整、7分50秒的时间跑第二、三、四个一英里。最后—个一英里,慢跑,不计时间,直至完全放松。[星期二]以自己的最快速度攀跑国会山(作者注:国会山的高度和北京的景山差不多),做10组。在下山过程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运动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女性抑郁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常规组,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运动组在常规治疗同时,每周参加5次慢跑,距离3000m,30min内完成;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周、第2周、第4周、第6周用HAMD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运动组与常规组组HAMD评分第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运动在治疗抑郁患者中能起到起效快、安全性高且提高有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正>慢跑,能够调节神经和循环系统,可使体重、血压逐渐下降,增加体内氧的供应,防止心脏病和血液循环的疾病,改善心、肺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87.
我们每天大约走1.5万步,一生走过的路可以绕地球好几圈。慢跑时,脚每次落地都要承受相当于4级地震的冲击波。26根骨头,33个关节,肌肉、肌腱和100多条韧带使人脚成为了大自然的杰作。  相似文献   
88.
叶松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46):9109-9112
背景:具体研究慢跑时足与地面相互作用力对于深入了解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检测68名大学生慢跑时的动态足底压力分布。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设计,于2009-03在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完成。 对象:68名男性大学生,无足部畸形和足部创伤史,足踝关节活动正常。 方法:采用比利时Footscan USB2平板式足底压测试系统对6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每位受试者以正常步态5 m/s的速度慢跑,测试3次。足底压力分布解析系统可获得完整步态周期的足底压力分布图,数据采集与分析采用配套软件footscan SOFTWARE7.0,分析过程将足底分为10个区域:第1趾骨、第2~5趾骨、第1跖骨、第2跖骨、第3跖骨、第4跖骨、第5跖骨、足弓、足跟内侧和足跟外侧。 主要观察指标:受试者慢跑过程中足底压力、压强、时相、冲量。 结果:受试者足底应力-时间曲线呈明显的单峰型;足部最大压强部位在第2跖骨,各部位冲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第3跖骨、第1跖骨、足跟、第1趾骨、第4跖骨、第5跖骨、第2~5趾骨、足弓;左右双足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受试者慢跑时右足第2跖骨、第1跖骨、第1趾骨的压强大于左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整足接触阶段、离地阶段占支撑时期的90%,压力中心在足前掌中部较为密集,脚掌处的受力时间较长;右足整足接触阶段大于左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足部最大冲量部位在第2跖骨,各部位冲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第1跖骨、第3跖骨、第1趾骨、足跟、第4跖骨、足弓、第2~5趾骨、第5跖骨;左右双足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右足冲量值大于左足,同时第2跖骨、第1跖骨、第1趾骨的冲量值大于左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大学生慢跑时,足部最大压强部位在第2跖骨,压力中心在足前掌中部较为密集,足部最大冲量部位在第2跖骨,前掌第1,2,3跖骨前端承担了大部分的冲量。提示慢跑时足掌中部易发生运动损伤,应注意锻炼时鞋的选择。  相似文献   
89.
《健康大视野》2008,(5):121-121
丹麦有关专家对4658名无心肌梗死病史的男性做分组对照慢跑运动研究。结果表明,坚持慢跑运动者与非慢跑者相比,在8年随访期内死亡危险性有显著差异,前者的相对危险仅为0.39,即死亡危险较对照组下降60%,坚持慢跑运动并不增加猝死的危险,所以,适当运动有益于健康。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报告指出,中老年女性只要每天快走30分钟,中风的概率可以降低30%,效果与跑步、打网球、  相似文献   
90.
《中外健康文摘》2008,5(22):17-17
古人有云: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慢跑作为一项大众的运动项目,要真正达到健身的目的,必须注意科学性,要掌握慢跑的方法技巧、要领和注意事项,不能盲目。如果在慢跑时不注意这些问题,方法不当或者运动过量,也会发生损伤或意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