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46篇
内科学   61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665篇
预防医学   18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91篇
  1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床旁临时起搏器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岳松  杨志健  章萍  王社临 《江苏医药》2003,29(10):798-799
我院1995年以来对76例行外科手术的缓慢心律失常患,术前在床旁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现将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首都医药》2003,10(1):3-3
心动过缓如果长时间得不到重视,将导致肝脏、大脑组织等器官萎缩,严重的还可以导致猝死。最近在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成立大会上,来自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心脏医学界的专家呼吁,应提高对心脏起搏器的正确认识。 据资料显示,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传染性疾病被人类征服控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正  相似文献   
33.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席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心律失常,也可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相似文献   
34.
置入永久起搏器患者手术使用高频电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心脏起搏器的干扰源问题倍受医护工作者的重视,而高频电刀是近年来报道最多的对起搏器造成电磁干扰的医疗器械。为降低高频电刀对起搏器的干扰,确保围手术期安全,本文就我院对置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对术中使用高频电刀的护理工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3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总结对其术后并发症的实施综合护理的方法。结果本组33例患者均顺利植入起搏器,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9.01%)。其中囊袋出血2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经综合护理后全部康复,无电极移位等其他并发症发生。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起搏器感知及起搏功能良好。结论对实施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重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有针对性的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6.
马伟  王凤秀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5070-5070
目的探讨起搏器电池耗竭的心电图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临床证实起搏器电池耗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起搏器感知功能异常10例;起搏功能异常6例;间歇性感知及起搏功能均异常9例;双腔起搏器起搏方式改变5例;起搏频率奔放2例;起搏频率减慢或起搏频率不均13例。结论起搏器电池耗竭可有多种心电图表现,但必须结合临床,一定要除外起搏系统的机械故障及起搏参数设置不当引起类似的心电图改变,对于证实起搏器电池耗竭的患者要及时更换起搏器,特别是对起搏器高度依赖的患者有更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7.
2013年度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举办的14届"心脏起搏器基础与进展研讨班",均获得与会者的高度评价,认为研讨班的内容丰富、实用、教学生动、新颖、开拓思路、解决问题,不仅能使学员的起搏器基本功更为扎实,又使与会者的基础理论水平大幅度提高。2013年度国家继续教育项目"第十五届心脏起搏器基础与进展研讨班"仍由  相似文献   
38.
1置入式复律除颤器简介 置入性心内除颤器结构类似心脏起搏器,被安置在人体内,能自动工作,体积大约40cm3,可置入皮肤底层或胸大肌下,大部分是位于上胸廓,但有时也会置于腹部的皮肤或肌肉层底下。整套置入式复律除颤器包含有三大主要部分。第一及第二部分是除颤器及电极导线,是置入患者体内的部分,电极导线能将除颤器和心脏连接在一起。第三部分是一个体外程控仪,是一台与除颤器联络的计算机。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调查国内永久起搏器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现状.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并于2012年1月至3月通过电子邮件将问卷发至各中心负责人.若回复的资料有疑问或不确定,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专门调查人上门等方式进行资料核对,获得准确信息.结果 共收到135个中心回复的有效调查表.112个中心(82.9%)在术前(含术中)预防性应用了抗生素,14个(10.4%)中心仅术后预防应用,9个中心(6.7%)术前术后均未预防应用抗生素.79.2%的中心选用头孢一代或二代或青霉素类抗生素,其余中心分别使用了头孢三代(6.7%)和喹诺酮类(2.2%)抗生素.74.1%的中心选择在术前0.5 ~2.0 h开始应用抗生素,3.7%在术中应用;其余中心分别在术前3~6 h(5.2%)和术后(10.3%)才开始应用.术后抗生素持续使用时间也各不相同:7.9%仅术前应用1次,13.5%持续应用超过72 h,其余99个中心(78.6%)抗生素应用持续时间在24 ~ 72 h.35.6%的中心术中应用抗生素液冲洗囊袋,其中大多数(81.3%)选择庆大霉素注射液稀释冲洗囊袋.结论 心脏起搏器围术期抗生素应用仍不规范,是否应用抗生素、抗生素选择种类、开始时机以及持续时间均因中心而不同.大多数中心都在术前预防性应用了抗生素,并选择抗菌谱覆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但术后应用抗生素的持续时间和抗生素液冲洗囊袋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探讨不同时期起搏器更换术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更换起搏器的方法和临床经验,从而提高起搏器更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10年间167例更换起搏器时局部囊袋处理方法的变化,即2008年以前原囊袋内周围形成的纤维网格不予以分开,仅在囊袋上部切口附近分离皮肤及组织,形成大小适中的囊袋;2008年以后尽量将原囊袋中形成的纤维网格分开,适当扩大原囊袋,并加强术后囊袋管理;同时观察起搏器更换术后囊袋感染和血肿的发生情况。结果 167例更换起搏器患者,均为起搏器电池耗竭;其中2008年1月以前更换者为77例,2008年1月以后更换者为90例。2个时间段,与起搏器囊袋并发症相关的患者和植入因素无显著不同,与2008年以前相比,2008年以后行起搏器更换术囊袋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6.7%vs 27.3%,P0.01),其中局部囊袋血肿10例(5.9%),8例(80%)为2008年以前更换,局部囊袋感染17例(10.2%),13例(76.5%)为2008年以前更换。结论起搏器更换术中将由结缔组织形成的原囊袋周围钝性分开的处理方法可降低起搏器更换术囊袋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