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98篇
  免费   4466篇
  国内免费   3324篇
耳鼻咽喉   213篇
儿科学   1524篇
妇产科学   395篇
基础医学   4383篇
口腔科学   144篇
临床医学   16076篇
内科学   7530篇
皮肤病学   296篇
神经病学   10069篇
特种医学   50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7篇
外科学   3581篇
综合类   28600篇
预防医学   5160篇
眼科学   332篇
药学   11869篇
  128篇
中国医学   10263篇
肿瘤学   2132篇
  2024年   665篇
  2023年   2261篇
  2022年   1963篇
  2021年   2471篇
  2020年   2243篇
  2019年   2473篇
  2018年   1214篇
  2017年   2147篇
  2016年   2430篇
  2015年   2826篇
  2014年   4626篇
  2013年   4413篇
  2012年   5796篇
  2011年   6331篇
  2010年   5757篇
  2009年   5620篇
  2008年   6477篇
  2007年   5841篇
  2006年   5456篇
  2005年   5795篇
  2004年   4905篇
  2003年   4202篇
  2002年   3577篇
  2001年   3234篇
  2000年   2516篇
  1999年   2067篇
  1998年   1802篇
  1997年   1685篇
  1996年   1625篇
  1995年   1286篇
  1994年   1082篇
  1993年   716篇
  1992年   627篇
  1991年   522篇
  1990年   427篇
  1989年   432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许素玲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5094-5094
对62例脑损伤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包括给予多方位适量的信息刺激,静脉注射脑活素和胞二磷胆碱,高压氧治疗,10d为1个疗程,共3~10个疗程,康复训练采用Vojta法,结合日常生活全面系统进行。经过0.5~2.5年的治疗,56例恢复正常,6例明显好转。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对脑损伤患儿疗效显。  相似文献   
99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转导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常见并且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甚至可导致病人最终失去行动能力,全世界受此病困扰着达数百万人,因此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具体机制还不清楚。目前已经知道,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手术等造成的神经损伤或糖尿病、带状疱疹、艾滋病,以及部分肿瘤等疾病产生的外周神经功能异常所引起,患者出现痛觉敏感的现象,对轻微的皮肤触摸产生较痛苦的感觉。目前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有限,因此加强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最近的一系列研究表明一种神经营养因子———脑源…  相似文献   
993.
自1997年至2004年,我们对中老年上眼睑皮肤松弛者采用局部肿胀麻醉方法,利用显微外科微创技术,行外眦部眶膜深部组织悬吊固定术,使上睑皮肤松垂及鱼尾纹明显改善,效果满意。该方法操作简单,术后肿胀轻微,恢复快,皮肤颜色无明显改变,视野不受影响,患者易于接受。现就术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4.
外周静脉化疗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外周静脉输注是药物摄入的主要途径,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时,由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轻则引起局部肿胀剧痛,重则引起组织坏死.因此,为了减少渗漏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本文对外周化疗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以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5.
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s,JNKs)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超家族之一,其参与胚胎发育、免疫反应、及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等多种生理过程,同时也参与了许多病理过程。近期研究表明其在脑缺血性损伤神经元死亡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现就其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6.
2003年11月——2007年6月我院对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采用脑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结果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肺动静脉瘘的X线与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认识水平。方法:分析22例肺动静脉瘘的病例探讨其影像学特征。结果:根据影像学表现可将肺动静脉瘘分为囊状肺动静脉瘘、弥漫性肺动静脉瘘并各具有其特征性表现。结论:肺动静脉瘘的影像学表现对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保罗样激酶1基因(plk1)沉默对胶质瘤细胞株-H4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plk1基因作为胶质瘤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化学合成小片断干扰RNA(siRNA)抑制plk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lk1蛋白质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H4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程度的变化,体外侵袭实验检测H4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MTT法检测H4细胞增殖速度的变化。结果经siRNA作用48h后,plk1蛋白质水平明显降低;较多的H4细胞聚集于G2/M期附近(P<0.05);细胞凋亡明显上升(P<0.05);细胞体外侵袭能力下降(P<0.05);增殖速度明显缓于对照组(P< 0.05)。结论靶向plk1的siRNA可在体外抑制胶质瘤细胞H4的侵袭与增殖,plk1有可能成为新的潜在胶质瘤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99.
本院从1999年1月至2006年6月,对31例脑动静脉畸形引发脑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进行了急诊手术,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8例,女13例,年龄10~65岁,平均38岁,其中20~40岁21例。在活动,情绪激动诱因下发病20例;既往无高血压病史19例,出血2次以上11例。本组出血  相似文献   
1000.
脑血管障碍(内科)引起的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继发性头痛中,与脑血管障碍有关的头痛多种多样。脑梗死或TIA中,头痛和发病同时出现,以持续性的勒紧样紧张型头痛为特点,也可见搏动性偏头痛特征。治疗多以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为主,头痛即使不进行特别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多自然缓解、消失。脑静脉血栓症在发病早期可见头重感和头痛,根据颅内压增高症及局部症状,要高度怀疑本病,并需针对病因治疗。颞动脉炎时中老年人中出现新的局限性头痛,如果出现颞动脉压痛、怒张和曲张,要怀疑本病,宜做颞浅动脉活检,应用类固醇制剂有效。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在对原发病治疗的同时,充分控制血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