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2篇
  免费   475篇
  国内免费   261篇
耳鼻咽喉   81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205篇
基础医学   390篇
口腔科学   143篇
临床医学   1024篇
内科学   628篇
皮肤病学   177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3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841篇
综合类   2571篇
预防医学   350篇
眼科学   101篇
药学   818篇
  16篇
中国医学   292篇
肿瘤学   1008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337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408篇
  2008年   785篇
  2007年   641篇
  2006年   455篇
  2005年   590篇
  2004年   449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无法切除肝癌的微创治疗现况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法切除的肝癌多指肿瘤直径>2cm的单个或多发肿瘤,并伴有血管浸润,不局限于一个肝叶并伴有远处转移。我国是肝炎的感染大国,据统计约有1·2亿人患有乙型肝炎,其中相当数量的病人随着疾病的进展而演变成肝硬化和发生肝癌。另外,随着胃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升高,肝脏的转移肿瘤也正在增多。文献报道为50%~70%的原发性肝癌病人在就诊时,已经发展为不能切除或切除后效果也不够满意的中晚期病人〔1〕。因而如何提高无法切除肝癌病人的疗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已经成为当前临床上治疗肝癌病人的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微创外科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以测量人眼张力性调节的激光散斑仪及其光学原理,经临床测试,证实该仪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3.
浸润型肝癌38例治疗体会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510515)廖彩仙浸润性生长型肝癌(简称浸润型肝癌)是肝癌中相对少见的一种病理类型,与膨胀性生长型肝癌(简称膨胀型肝癌)相比,浸润型肝癌的治疗更困难,经验更少,预后更差。作者在此分析与总结了我院...  相似文献   
994.
报道胆囊癌合并肝浸润及肝转移55例,就其诊断、肝瘤转移特性、手术方法及疗效做了探讨。认为B型超声为首选检查方祛,影像学检查意义不大。肝浸润手术以肝楔形切除、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为佳,施行半肝或扩大的半肝切除是徒劳的;肝转移行肝段或肝叶切除疗效不佳。肝动脉结扎、化疗栓塞、门静脉支栓塞有一定疗效,需进一步的临床实践。对于合并梗阻性黄疸的病人也应采取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其预后与手术时肿瘤所处的病理阶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5.
我院从1986年1月至1997年6月经内镜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弥漫浸润型胃癌共59例,其中初次就诊时漏误诊者18例,占30.5%。现就这些病例的特点分析如下。1临术资料18例中年龄最小者29岁,最大者63岁,平均44岁,女性5例,男性13例,病程2月至1年半。临床表现:上腹疼痛9例,腹胀6例,纳差消瘦4例,腹水3例,恶心呕吐2例,腹泻2例。镜下表现:胃壁僵硬蠕动差4例,粘膜粗糙不平,呈颗粒样增生3例,浅糜烂、浅溃疡3例,粘膜皱襞粗大1例,粘膜局部褪色或局部弥漫红肿2例,胃腔小5例。镜检次数及活橙情  相似文献   
996.
我科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采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浸润麻醉下行小梁咬切术治疗青光眼56例71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7.
当归液浸润注射治疗浅表静脉炎3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组采用当归液浸润注射于病变血管周围治疗表浅静脉炎33例,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腹壁多发性静脉炎5例,胸壁多发性静脉炎7例,大隐静脉炎14例,上肢浅静脉炎7例,共33例;其中急性者19例,慢性者14例;发病时间最短3天,最长半年;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21~68岁,平均42岁。诊断依据兰锡纯著《心脏血管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92)及冯友贤主编《血管外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367)标准。本组患者全部符合该标准。治疗方法用3%碘酒、75%酒精常规消毒皮肤,抽取当归注射液按静脉穿刺方法,注射器与皮肤呈15度角,沿血管纵轴针尖进入病变血管周围,沿血管壁边进针边注射。注射范围,深浅越过病变血管  相似文献   
998.
树突状细胞浸润与肺癌预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 (TIDC)在肺癌组织中的数量 ,以及与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和对预后的价值。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39例肺癌组织S_10 0蛋白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仪检测S_10 0 +TIDC的数量及DNA倍体。结果  39例标本中S_10 0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10 0 % ,S_10 0 +细胞具有典型树突状细胞形态学特征。异倍体肿瘤组织中S_10 0 +TIDC百分率为 2 1.81%± 8.18% ,明显高于二倍体肿瘤组织 ( 16 .0 3%±4.75 % )。有淋巴结转移组S_10 0 +TIDC百分率为 2 0 .43%± 7.74% ,无淋巴结转移组为 19.41%± 7.76 % ;肿瘤大于或等于 3cm组S_10 0 +TIDC百分率为 2 0 .90 %± 8.6 5 % ,小于 3cm组为 19.70 %± 7.6 1% ;非小细胞肺癌组S_10 0 +TIDC百分率为 19.48%± 7.98% ,小细胞肺癌组为 2 1.74%± 6 .17% ;存活期小于 1年组S_10 0 +TIDC百分率为 2 1.96 %± 8.0 5 % ,1~ 3年组为 19.47%± 6 .18% ,大于 3年组为 19.14 %± 8.76 %。经统计学分析 ,S_10 0 +TIDC数量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生存期之间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TIDC数量在人类肺癌中不宜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99.
血管浸润相关改变 (vascularinvasion associatedchanges,VIAC)是近来认为与子宫内膜癌不良预后相关的指标 ,包括血管侵犯 (VI)和血管外淋巴细胞浸润 (PLI)。为进一步证实该观点 ,作者回顾分析了 12 7例子宫内膜样腺癌血管周淋巴细胞浸润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肿瘤细胞有明确血管内浸润为VI(+) ;1个低倍视野内有 1个以上子宫肌层血管周围 >2 0个淋巴细胞浸润为PLI(+)。结果表明 ,87例VI和PLI(- ) ,7例VI(- )而PLI(+) ,2 2例VI和PLI(+) ,11例VI(+)而PLI(- )。Cox…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MRI影像组学特征对预测乳腺癌有关淋巴血管浸润(LVI)的价值。方法选取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导管癌的患者80例,按照是否发生LVI分成发生组22例和未发生组5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差异。结果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肿瘤背景实质强度程度、肿瘤最大直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有无腋窝中淋巴结肿大、有无瘤周水肿、ADC值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得出腋窝中淋巴结肿大、瘤周水肿、ADC值均是影响乳腺癌LVI的主要因素,OR值>1。结论腋窝中淋巴结肿大、瘤周水肿、ADC值是乳腺癌LVI的影响因素,MRI有关影像组学特征对乳腺癌LVI均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