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55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311篇
  3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目的本文就氟米松异丙嗪对消化系病输血发热反应的预防效果作一统计分析.方法我院近年输血948例在同等条件下分对照组474例(无给预防药),2个加药组加氟米松316例,加异丙嗪158例.3组比3:2:1.每次输血前氟米松5mg静注或异丙嗪25mg肌注.发热反应程度分轻(≥1℃)、中(≥2℃)、重(≥3℃).结果异丙嗪组预防发热反应有效率78.48%,对照组肌体天然预防发热反应有效率84.39%,异丙嗪组与对照组预防发热反应有效率比较P>0.05.氟米松组预防发热反应有效率091.14%与对照组84.39%比较,预防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948例输血者发生发热反应136例,其中轻度发热反应占86例,中度反应41例,重度反应9例.对照组、氟米松组和异丙嗪组发热反应程度无显著差异,P均>0.05.以对照组资料为准,轻症患者发生输血发热反应7例(共有轻症患者55例),中症34例(共240例),重症33例(共179例).组间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氟米松有较好的预防发生输血发热反应效果,但对预防无效发生发热反应的发热程度无影响;病情的轻重与发热反应发生率无关.  相似文献   
52.
范晓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8):3990-3991
目的:观察单用力蒙欣与盐酸哌替啶和盐酸异丙嗪联合应用时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作用及宫颈松弛度等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孕40~70天自愿接受无痛人流的早孕患者随机分为单用力蒙欣组(观察组)与盐酸哌替啶和盐酸异丙嗪(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前以20 mg/kg实行麻醉诱导,对照组术前20 min盐酸哌替啶50 mg、盐酸异丙嗪25 mg加入5%葡萄糖10 ml缓慢推注。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达无痛,宫颈松弛和较松驰及术后宫缩痛,缓解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力蒙欣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麻醉效果满意,术中镇痛安全、简便、术后麻醉迅速恢复,比盐酸哌替啶伍用盐酸异丙嗪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3.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0岁,患有过敏性鼻炎和长期中度哮喘,服用孟鲁司特和吸入氟替卡松5天后,出现全身性荨麻疹,停用两药1天后症状消失;2个月后,再次使用孟鲁司特和氟替卡松,该患者又出现全身性荨麻疹和眼睑血管性水肿,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10%葡萄糖酸钙20 ml加入10%葡萄糖缓慢静脉注射,盐酸异丙嗪25 mg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氯化钙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下,将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分别与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氯化钙注射液按1:1(v/v)比例配伍后,24h内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图谱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络合滴定法分别测定盐酸异丙嗪、葡萄糖酸钙和氯化钙的含量。结果在室温下。24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紫外图谱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室温条件下,24h内盐酸异丙嗪注射液与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氯化钙注射液配伍稳定,可以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55.
沈纲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5):366-367
目的探讨异丙嗪预防面部除皱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ASAⅠ-Ⅱ级面部除皱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格拉司琼组: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mg,异丙嗪组:静脉注射异丙嗪12mg,观察术后24小时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术后2小时内镇静评分。结果术后24小时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小时镇静评分异丙嗪组高于格拉司琼组(P〈0.05)。结论异丙嗪能有效预防面部除皱术后引起的恶心呕吐,具有一定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5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平热静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蕾 《天津药学》1999,11(4):44-45
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小儿平热静片中对乙酰氨基酚与盐酸异丙嗪两组分含量的方法。采用YWG-G18柱,以甲醇-水-磷酸(55:45:0.2)为流动相,在312nm波长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两组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和100.4%,RSD分别为0.52%和0.74%(n=5)。该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57.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小儿止咳合剂中盐酸异丙嗪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小洁 《首都医药》1999,6(7):25-25
小儿止咳合剂为医院制剂。本文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盐酸异丙嗪含量,测定波长为235nm,参比波长为271nm,测得平均回收率为100.7%,变异系数为0.47%,本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对伤风止咳糖浆中盐酸异丙嗪的稳定性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 采用恒温加速实验。结果: 表明盐酸异丙嗪浓度在40 ~80 μg/ml 范围内与吸收度△ A 呈良好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 C= 01761 △ A- 0025 , r = 09997 , 平均回收率为991 % , R S D 为073 % 。结论: 伤风止咳糖浆贮存期t 25 ℃09 约为17 年, 同时留样观察, 结果与加速实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9.
为了解安坦与异丙嗪对氯氮平所致流诞的疗效,作者将100例服用氯氮平出现流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安坦治疗组48例,异丙嗪治疗组52例。结果安坦组有效率为72%,异丙嗪组有效率9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有必要对异丙嗪治疗氯氮平流涎的作用机理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异丙嗪(promethazine,Prom )对小鼠利多卡因(lidocaine)致惊厥作用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利多卡因建立小鼠惊厥模型,观察腹腔注射3种剂量的异丙嗪对小鼠惊厥持续期、惊厥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异丙嗪可剂量依赖性地缩短小鼠利多卡因中毒惊厥的持续期(P<0.01),但对惊厥发生率、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异丙嗪缩短利多卡因惊厥持续期,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