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10篇
  免费   4573篇
  国内免费   5423篇
耳鼻咽喉   836篇
儿科学   262篇
妇产科学   251篇
基础医学   1303篇
口腔科学   91篇
临床医学   31845篇
内科学   5487篇
皮肤病学   159篇
神经病学   1910篇
特种医学   35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篇
外科学   4415篇
综合类   24971篇
预防医学   7424篇
眼科学   126篇
药学   11132篇
  276篇
中国医学   8338篇
肿瘤学   1483篇
  2024年   876篇
  2023年   3033篇
  2022年   2868篇
  2021年   3882篇
  2020年   4249篇
  2019年   3794篇
  2018年   1527篇
  2017年   3019篇
  2016年   2722篇
  2015年   2898篇
  2014年   5695篇
  2013年   4915篇
  2012年   6187篇
  2011年   6480篇
  2010年   5915篇
  2009年   5263篇
  2008年   5338篇
  2007年   4917篇
  2006年   4224篇
  2005年   4381篇
  2004年   4202篇
  2003年   3781篇
  2002年   2978篇
  2001年   2521篇
  2000年   1857篇
  1999年   1644篇
  1998年   1255篇
  1997年   911篇
  1996年   751篇
  1995年   475篇
  1994年   402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203篇
  1991年   172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6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3 毫秒
2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713-1715
目的探讨对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ICM)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接受治疗的ICM患者,以随机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所有患者实施规范化药物治疗,在规范化药物治疗基础上,对观察组开展PCI治疗。比较两组ICM患者行PCI手术前与手术后2个月实施超声心电图检查LVED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F(左室射血分数)、NYHA心功能分级、X线心胸比例及步行6min的距离,从而对PCI影响ICM患者心功能的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观察组均通过PCI顺利完成血运重建。相比于手术前,两组患者症状都有所减轻,均改善了NYHA心功能,且增加了患者步行6min的距离,LVEF有所提升,LVEDD与X线心胸比例有所缩小,对于以上指标,观察组改善比较明显(P<0.05),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6.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2个月的随访观察发现,观察组死亡1例,再发心肌梗死2例,脑栓塞1例,心律失常4例,死亡率为2.0%,并发症发生率为16.0%;对照组死亡3例,再发心肌梗死4例,脑栓塞3例,心律失常5例,死亡率为30.0%,并发症发生率为6.0%。结论PCI能够有效改善ICM患者心功能,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在PCI时,应该对最佳血运重建方案进行选择,合理掌握手术操作时间,由此才能保证手术治疗的有效与安全。  相似文献   
22.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专业性学术期刊。国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3-7555,国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11-5547/R。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产妇1243例为研究对象,由专业医师组织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将入选产妇分为顺产组(824例)和剖宫产组(419例)。治疗前后使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分别测定所有产妇的盆底收缩压、静息压、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比较两组产妇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顺产组产妇盆底收缩压和静息压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盆底收缩压和静息压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而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顺产组产妇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和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与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可改善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盆底功能,康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4.
目的:总结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3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施行综合性的康复护理,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MBI评分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2.00%)与对照组(78.57%)相比明显较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施行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与生存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5.
26.
随着现代交通及城市现代化的发展,高能量创伤不断增加,我国每年因创伤死亡的人数超过40万,是青壮年死亡的首要原因[1]。其中多发伤患者创伤重、病情复杂、病死率高、并发症多,如何提高其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是创伤外科医师面临的重大问题。脾脏是腹腔中最易受损的实质性脏器,脾脏破裂后最大的危险是腹腔内大出血,尽快止血、稳定生命体征是其成功救治的关键。多发伤合并脾脏损伤与单纯的脾脏损伤有很大的区别,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创伤小,符合严重多发伤救治的损害控制原则。本研究旨在探讨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脾破裂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7.
28.
29.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病患者的中医心脏康复护理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大连中医医院内一病房就诊的80例胸痹心痛病患者,经辨证分型为气虚血瘀型胸痹,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医心脏康复护理,主要包括:证候施护、饮食护理、中医特色技术、情志护理、健康指导等。通过中医证候评分对治疗的有效率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7.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痹心痛病患者的中医心脏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教学中应用Seminar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肿瘤科实习的80名护理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方法 ,研究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分析对比两组护理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学生理论考试、技能考试、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护理学生成绩(P<0.05).研究组护理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由于对照组护理学生(P<0.05).结论 康复护理教学中应用Seminar教学法的效果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生护理基本知识技能,提高护理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