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6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83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516篇
预防医学   176篇
眼科学   402篇
药学   288篇
  4篇
中国医学   50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探讨阶段式目标健康教育对干眼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将门诊诊断为干眼症患者90例(180眼),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90眼),观察组实施阶段式目标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增强了对干眼症治疗的依从性,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阶段式目标健康教育对干眼症患者非常重要,能更好地促进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增加疗效,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5月门诊确诊的68例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的蒸发过强型干眼症,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眼部药物治疗,观察组药物治疗配合眼部物理疗法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疗法能有效改善睑板腺功能,提高蒸发过强型干眼症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100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0例)和观察组(800例),对照组给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4次/d。观察组给予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4次/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干眼症患者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和主观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泪点栓治疗视频终端顽固性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5月本院收治的视频终端顽固性干眼症患者59例(118只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A组30例(60只眼)和观察B组29例(58只眼),观察A组采用上下泪小点植入永久性泪点栓治疗,观察B组采用上泪小点植入临时性自溶性泪点栓,下泪小点植入永久性泪点栓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BUT、Schirmer-Ⅰ明显高于治疗前,FL及主观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BUT、Schirmer-Ⅰ、FL及主观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B组(P〈0.05)。结论采用泪点栓可显著改善视频终端顽固性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上泪小点植入临时性自溶性泪点栓,下泪小点植入永久性泪点栓治疗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改良Praks切口对斜视患者泪膜功能及干眼症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82例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改良Praks切口组)与对照组(角膜缘梯形结瓣切口组),每组41例。比较两组泪膜功能[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CFS)]与干眼症症状评分。结果术后7 d,观察组CFS、Sit值均低于对照组,BUT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0 d,两组干眼症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与14 d,观察组干眼症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raks切口对斜视患者泪膜功能及干眼症症状评分影响较小,利于患者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86.
<正>俗话说:年纪不饶人。的确,人体这部"机器"经过几十年的"运转",各个"部件"逐渐老化,于是一些疾病便开始向老年人挑战,它们与老人家"相约黄昏后"。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就写了一首《老态诗》,诗曰:"老态年来日日添,黑花飞眼雪生髯。扶衰每借过眉杖,食肉先寻剔齿签。右臂拘挛巾不裹,中肠惨戚泪常淹。移床独坐南窗下,畏冷思亲爱日檐。"这首诗记叙了多种常见的老年病:飞蚊症、驼背(脊柱后凸)、食物嵌塞症、肩周炎、溢泪症、老年低体温症等。全诗自我调侃,幽默风趣。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对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阴性对照组、0.05%环孢素A滴眼液组、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组,每组6只。利用东莨菪碱诱导干眼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实验干预:阴性对照组不予处理;0.05%环孢素A滴眼液组及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组分别给与相应滴眼液,3次/天,共持续28天。在干预第1、2、3、4周分别进行Schirmer I(SIT)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检测。并于干预结束后光镜下观察结膜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造模后各干预组泪液分泌量明显减少、泪膜破裂时间显著缩短(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干预后同时段0.05%环孢素A滴眼液组及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组泪液分泌量增加、泪膜破裂时间延长,干预第1周改善效果最为明显,且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造模后结膜上皮结构紊乱,杯状细胞反应性增多、胞浆丰富,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增多。0.05%环孢素A滴眼液组及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组干预4周后,结膜上皮形态排列结构趋于规则,杯状细胞数量减少、胞浆丰富,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且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干预效果更为显著。结论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能够有效改善干眼症状,且效果优于传统的0.05%环孢素A滴眼液。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并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减少干眼症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实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120例(176眼)。根据患者手术时间先后将其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性护理措施与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不同护理措施对减少患者干眼症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3.2±5.3)分与(97.4±3.7)分,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干眼症并无差异(P>0.05),比较分析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干眼症,观察组患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类分米测试与泪膜破裂、角膜荧光表现等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可为其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同时,还可减少干眼症的发生,对眼部健康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贝复舒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HA)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CUP)后干眼的效果及对患者泪液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于我院行CUP的患者98例148眼,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76眼)和对照组(49例72眼),观察组术后给予贝复舒滴眼液联合HA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单纯H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两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液中氧化应激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5%Vs79.17% ,P<0.05);治疗前两组BUT、SIt、F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UT、SIt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FL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丙二醛(MDA)、过氧化脂质(LPO)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DA、LPO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贝复舒滴眼液联合HA治疗CUP术后干眼症效果好,能改善眼泪膜稳定性及氧化应激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Smart Plug泪道栓塞术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干眼症患者,采用Smart Plug泪道栓塞术进行治疗,随访一年,通过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试验,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记录结果,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TBUT、SIT和FL结果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同时诉主观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6.0%。结论:Smart Plug泪道栓塞术治疗干眼症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