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1篇
临床医学   433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194篇
预防医学   13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9篇
  10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调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反刍性沉思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3—11月在广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24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希望水平量表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反刍性沉思水平进行分析。 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侵入性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总分为(14.56±4.57)分、(13.29±4.4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Harris髋关节评分、社会支持及希望水平是侵入性反刍性沉思的主要影响因素(F=26.533,P<0.001;R2=0.326,调整R2=0.314);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及希望水平是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的主要影响因素(F=41.964,P<0.001;R2=0.534,调整R2=0.522)。 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反刍性沉思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临床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个体化干预,重视社会支持和希望水平对其反刍性沉思的影响,引导患者向积极认知加工转变,最终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负性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Herth希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HAMA量表及HAMD量表对68例白血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白血病患者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负性情绪的关系。结果:白血病患者希望水平总评分为(24.98±3.62)分,总体社会支持平均(62.35±5.48)分;白血病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分别为(25.85±3.12)分、(27.36±3.45)分。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白血病患者希望水平总评分与家庭外支持、HAMA评分、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而与总体社会支持呈正相关,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密切关系与总体社会支持、家庭外支持、HAMA评分、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对目前及未来态度与HAMA评分、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社会支持及负性情绪是影响白血病患者希望水平的重要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可通过调整患者社会支持及负性情绪从而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大学生共情能力与希望的关系,并分析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共情能力量表、希望量表、自尊量表对重庆市3所大学的2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共情能力量表得分为(3.19±0.47)分,其中共情识别、共情理解及共情应对维度得分分别为(3.39±0.88)分、(3.06±0.63)分及(3.11±0.77)分。大学生的希望量表及自尊量表得分则分别为(3.45±0.37)分及(3.35±0.30)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共情能力与自尊及希望均呈正相关(P0.05),其中共情识别、共情理解与自尊及希望均呈正相关(P0.05),而共情应对与自尊及希望并无显著相关性(P0.05),此外,自尊与希望呈正相关(P0.05)。中介作用检验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对其希望及自尊均有正向预测作用(P0.01),且大学生的自尊对其希望也有正向预测作用(P0.01);加入自尊这一中介变量之后,共情能力对希望的路径系数由原来的0.30变为0.07,其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大学生的自尊在共情能力与希望之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93.00%。结论大学生的共情能力与希望及自尊均呈正相关,同时大学生的自尊与希望呈正相关,且自尊是共情能力与希望之间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45.
@聊天室     
正相送不远:同学的奶奶年纪大了,健忘。他放暑假回老家,奶奶可高兴了,天天让他吃这吃那的。过了大半月,奶奶终于熬不住了,问同学的妈妈:"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讨厌!天天赖在咱家混吃骗喝的!"圈圈:我有一对双胞胎表弟,有一天放学回家,兄弟俩高兴地对他们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们全班同学要选一位最美丽的妈妈,结果您当选了。"他们妈妈很高兴,问怎么会当选的。双胞胎兄弟说:"同学们都是投自己妈妈的票。我们有两票,所以你就当选了!"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希望、压力认知和应对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检验压力认知和应对在希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测验法调查了234名中小学生的希望、压力认知、压力应对和心理健康。结果中小学生对未来的希望通过压力认知与压力应对间接影响心理健康,总效应为0.39。结论提升希望水平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压力、应对压力,保障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调节模式(SRM)的疾病感知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疾病感知、应对方式和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的92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SRM的疾病感知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疾病感知[采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BIPQ、HHI评分、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P 0. 05),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两组MCMQ中面对评分高干预前(P 0. 05),且干预组高优于对照组(P 0. 05),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干预前(P 0. 05),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SRM的疾病感知干预能够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疾病感知程度,改变应对方式,提高希望水平,增强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双环节协同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双环节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肢体功能锻炼情况,观察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肢体功能锻炼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HHI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双环节协同护理模式,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及术后满意度。  相似文献   
49.
朱燕珍  方亮  朱海萍  章玉玲  周敏 《全科护理》2020,18(21):2742-2745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希望水平与家庭功能及自尊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用Herth希望量表、家庭功能量表以及自尊量表对212例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希望水平总分为(32.43±2.95)分,家庭功能总分为(6.96±1.04)分,自尊水平得分为(21.90±2.39)分,希望水平得分与家庭功能总分及自尊水平得分均呈正相关。[结论]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希望水平不高,医疗工作者应关注并重视病人的家庭功能及其自尊水平,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提高病人的希望水平,促进病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为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19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心力衰竭自我管理量表和Herth希望因子量表评估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及希望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9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总体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49.25±6.37)分,希望水平总分为(34.91±5.26)分,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与希望水平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与希望水平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通过护理干预激发病人的希望水平,以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