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1篇
临床医学   429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190篇
预防医学   13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8篇
  2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考察医学应对方式在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希望水平和心理弹性中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本院120例宫颈癌子宫切除术后放疗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成人希望特质量表、医学应对问卷等进行调查,运用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对应对方式在希望水平、心理弹性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面对、回避应对评分低于全国常模,消极应对评分高于全国常模,屈服应对评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分均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5),希望水平各维度及总分均低于全国常模(P0.05)。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心理弹性与希望水平呈正相关(P0.05);面对应对与希望水平、心理弹性呈正相关(P0.05);屈服应对与希望水平、心理弹性呈负相关(P0.05);应对方式中面对应对及屈服应对在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的心理弹性及希望水平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面对应对与屈服应对的中介效应量为0.057与0.214,占总效应比值为8.77%与28.01%。结论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面对应对及屈服应对在心理弹性及希望水平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病友互助护理对肺癌患者社会支持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间广元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病友互助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采用社会支持量表、Herth希望水平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分,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社会支持相关维度、希望水平相关维度及SCL-90相关维度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社会支持、希望水平和SCL-90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社会支持及希望水平相关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CL-90相关维度中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惊恐和偏执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友互助护理能明显提高肺癌患者社会支持及希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的延续性护理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在医院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基于网络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评分及希望水平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各项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希望水平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希望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采用基于网络的延续性护理可提升健康相关行为及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希望水平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8月收治的隐球菌性脑炎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该院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隐球菌性脑炎患者3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治疗性沟通。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价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状态焦虑量表(S-AI)、Herth希望量表分别评定患者的焦虑状况及希望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及希望总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治疗性沟通能够减轻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升治疗期间的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大学生希望、乐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心身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成人性情希望量表(ADH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活取向测验修订版(LOT-R)、牛津幸福量表修订版(ROH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57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量。结果:(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SCL-90总均分及每一个因子都负相关,特别是和抑郁因子负相关最高。(2)路径思维、动力思维、希望、自我效能和乐观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与SCL-90总均分及每一个因子都呈负相关。(3)以路径思维、动力思维、希望、自我效能和乐观为自变量,以主观幸福感和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为因变量,分别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希望、乐观、自我效能都进入方程,三个因素分别对主观幸福感和心身症状的解释率为42.1%和7.1%。结论:无论单独考虑(相关分析)还是综合考虑(回归分析),希望、乐观和自我效能这三种积极人格都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而与心身症状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调查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父母的希望水平、育儿压力、生活质量,探究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方法:纳入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2012月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出生的60名VLBWI的主要照料者(父亲或是母亲)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出生的60名正常足月儿照料者作为对照组。当孩子42个月大的时候,对其父/母亲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希望水平、育儿压力、生活质量水平,并初步探讨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VLBWI父母的希望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足月儿父母(P<0.05);育儿压力、生活质量与正常足月儿父母相当(P>0.05);希望水平、育儿压力是影响生活质量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VLBWI父母的生活质量与正常足月儿父母水平相当,且与希望水平呈正相关,与育儿压力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移情护理,观察与分析其对患者希望水平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抽签方式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移情护理。统计与比较二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和希望水平及负面情绪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 SAS、SDS评分分别为(27.58±7.69)分、(30.14±8.52)分;对照组分别为(37.97±8.27)分、(38.97±10.25)分;二组较护理前比较( P<0.05);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二组患者护理后希望水平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二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冠心病护理中应用移情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和希望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希望特质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以期为留守儿童问题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儿童希望量表对三所农村学校的369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希望量表及其纬度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希望得分与其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分层回归的结果表明希望对留守儿童学业成绩起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33,P0.001)。结论加强希望教育有助于提升留守儿童的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29.
刘莉  刘芸  徐庆云 《河北医药》2015,(7):1111-1113
目的:探讨移情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希望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移情护理。干预前后应用 Herth 希望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 WHO QOL-BREF)对2组患者希望水平、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希望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 P <0?.05)。2组患者干预后HAMA、HAMD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干预后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及总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移情护理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时效性,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41例住院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自我管理组和对照组,自我管理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训练4周,分别于入组时、训练结束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随访,并采用Herth希望量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对同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也进行比较。结果自我管理组在训练结束时、出院3个月、6个月、1年时Herth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QLS总分、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与入组时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效果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小于对照组,下降时间迟于对照组。结论药物自我技能管理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希望水平、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影响。提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院期间进行自我管理训练,出院后定期返院强化、督导,以保持、延长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