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7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9篇
内科学   171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134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159篇
综合类   828篇
预防医学   147篇
眼科学   71篇
药学   1489篇
  24篇
中国医学   243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比较枸橼酸坦度螺酮和盐酸丁螺环酮治疗第二代抗抑郁药所致性功能障碍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56例符合DSM-IV-TR药物所致性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枸橼酸坦度螺酮研究组(研究组)和盐酸丁螺环酮标准对照组(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6周枸橼酸坦度螺酮(40mg/d)或盐酸丁螺环酮(40mg/d)治疗。基线时和治疗第2、4、6周采用亚利桑那性体验量表(ASEX)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ASEX总分在治疗第2、4、6周和基线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TESS总分在第2周均较基线明显增高(均P<0.05);对照组TESS总分在第2周高于研究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TESS总分在基线、治疗第4、6周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枸橼酸坦度螺酮和盐酸丁螺环酮均能有效治疗抗抑郁药所致性功能障碍,且不良反应均较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目的评价盐酸坦索罗辛与吲哚美辛栓联合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确诊为单纯输尿管下段结石(结石均小于8mm)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0.4mg/d)和吲哚美辛栓0.1g塞肛,1次/d;对照组1,口服中药排石颗粒4g/次,2次/d;对照组2,口服盐酸坦索罗辛0.4mg,1次/d;观察结石排出率、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治疗率等。结果试验组结石排出率为90.63%(29/32),对照组1和对照组2结石排除率分别为42.31%(11/26)和70.97%(22/31),试验组与对照组1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2比较,两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4.76、3.94、15.65;P均<0.05)。试验组的结石排出时间为(8.73±2.15)d,对照组1和对照组2结石排出时间分别为(12.31±1.52)d和(9.52±1.61)d,试验组与对照组1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2比较,两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77、-1.70、-7.35;P均<0.05)。试验组、对照组1、照组2的肾绞痛发生率分别为31.25%(10/32)、63.28%(17/26)、45.16%(14/31),试验组和对照组2以及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29、2.33,P均>0.05);试验组和对照组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P<0.05)。三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χ2分别=0.33、0.23、0.35,P均>0.05)。结论联合应用盐酸坦索罗辛和吲哚美辛栓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安全、副作用小,能明显提高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并能减少镇痛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43.
刘亚辉 《河南中医》2014,(3):479-480
目的:探讨清热祛风活血中药汤剂温浴法治疗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服用开瑞坦和扑尔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祛风活血汤外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4.1%,治疗组有效率为9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祛风活血汤外洗治疗荨麻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4.
目的:根据小儿癫痫患者的病情特征,采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某院治疗的小儿癫痫患者中随机抽取32例,按照其住院号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患者服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参照组采用卡马西平缓释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明显较短,临床总有效率(93.8%)明显较高,且不良反应率(18.8%)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分析左乙拉西坦注射液对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的控制效果及预后,以期在临床推广应用。  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4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ICU)CSE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选取左乙拉西坦组(实验组)40例,丙戊酸钠组(对照组)40例,比较其疗效、不良反应、脑电图变化、Synek分级及预后。  结果  左乙拉西坦组有效控制率为77.5%,丙戊酸钠组有效控制率为67.5%,2组无统计学差异(P = 0.317)。左乙拉西坦组较丙戊酸钠组起效时间更短,2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预后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症状未得到有效控制、控制成功的时间≥60 min、脑电图有异常放电以及Synek分级和预后不良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t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ynek分级与预后呈负相关(β = -3.867,OR < 1),Synek分级较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及预测因素(P < 0.05)。  结论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对CSE的控制更迅速、控制效果更显著,可应用于临床,脑电图分析(脑电图异常放电、Synek分级)可为判断CSE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8月入住我院的60例小儿癫痫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卡马西平与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在简单部分性、复杂部分性、局部继发全面性、强直性、肌阵、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次数上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各项发作次数也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6/30),稍低于对照组(23.33%,7/30)(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理想,应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托伐普坦片治疗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托伐普坦片,起始剂量为15mg,服药24h后,根据血清钠浓度调整剂量,最大用药剂量为60mg,当血钠浓度145 mmol/L时停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温水口服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7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Na~+、K~+浓度、体质量、心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9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a+浓度显著提高,而体质量显著减轻,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一氧化氮(NO)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各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托伐普坦片治疗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调节机体电解质平衡,改善心功能,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分析Ⅲ型前列腺炎患者行索利那新+坦索罗辛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11月收治的84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坦索罗辛治疗,观察组给予索利那新+坦索罗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临床指标、炎症介质及尿流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24 h排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对照组,白介素-10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大尿流量、平均尿流量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结论: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联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确保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