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05篇
  免费   2095篇
  国内免费   2535篇
耳鼻咽喉   292篇
儿科学   459篇
妇产科学   236篇
基础医学   3502篇
口腔科学   994篇
临床医学   5351篇
内科学   3314篇
皮肤病学   335篇
神经病学   2369篇
特种医学   13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2636篇
综合类   12684篇
预防医学   2758篇
眼科学   605篇
药学   4511篇
  43篇
中国医学   3239篇
肿瘤学   1182篇
  2024年   371篇
  2023年   1170篇
  2022年   943篇
  2021年   965篇
  2020年   859篇
  2019年   965篇
  2018年   477篇
  2017年   814篇
  2016年   919篇
  2015年   1131篇
  2014年   1619篇
  2013年   1770篇
  2012年   2257篇
  2011年   2579篇
  2010年   2383篇
  2009年   2412篇
  2008年   2785篇
  2007年   2536篇
  2006年   2195篇
  2005年   2566篇
  2004年   2035篇
  2003年   1990篇
  2002年   1528篇
  2001年   1265篇
  2000年   997篇
  1999年   860篇
  1998年   750篇
  1997年   699篇
  1996年   671篇
  1995年   645篇
  1994年   521篇
  1993年   454篇
  1992年   399篇
  1991年   334篇
  1990年   317篇
  1989年   284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观察消瘀接骨散联合常规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生活质量及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研究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消瘀接骨散外敷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关节症状(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和晨僵)、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心理、社会和健康功能)、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12、IL-17、NF-κB]、NF-κB通路相关指标[NF-κB激活剂1(Act1)、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NF-κ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显效率[60.00%(18/30)]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10/30),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研究组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生理、社会功能评分降低,且NF-κB、Act1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晨僵评分、NF-κB表达降低(P0.05)。结论消瘀接骨散通过抑制NF-κB通路过度活化,下调炎性细胞因子IL-17表达,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2.
Mrabet  H.  Bahri  Ben  Mrad  F.  Touibi  S.  Mrabet  A.  桑延智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9-9
前言:眼神经的眼运动核综合征首次报道于1981年,其特征是同侧的第Ⅲ脑神经麻痹和对侧眼的高度麻痹。病例报道:1例59岁的男性患者突发复视与头痛。神经系统检查表明:左侧第Ⅲ脑神经存在核性眼肌麻痹,同时无任何其它神经检查的异常。M RI检查发现了1处典型的、爆米花样、平滑的左  相似文献   
33.
肝细胞核因子-κB异常激活与肝细胞癌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具有和某些基因上启动子区固定核苷酸序列结合而启动该基因转录的蛋白质。NF-κB是具有多向性调节作用的核转录因子,可调控多种基因(免疫、炎症反应、病毒和原癌基因)的转录表达。激活的NF-κB参与癌症的启动、发生及发展过程,在炎症性相关的肝癌(HCC)发生发展中呈高表达,在肝细胞炎症与癌变间起桥梁作用,其中包括肝脏免疫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肝炎病毒相关基因和原癌基因的转录表达。在肝癌组织中异常激活,可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肝细胞存活,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从三列凹顶藻Laurenciatristicha中寻找具有多样性结构的倍半萜化学成分,供药理活性筛选。方法采用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借助包括一维和二维NMR等波谱方法和X-单晶衍射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用MTT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分离得到5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海兔阿普里素(aplysin,)、海兔阿普里醇(aplysinol,)、去溴海兔阿普里醇(debro-moaplysinol,)、凹顶藻联苯(laurebiphenyl,)、约翰斯顿醇(johnstonol,);在人肿瘤细胞株HCT-8、Bel-7402、BGc-823、A549和HeLa模型上,化合物对所有细胞株均显示毒性,化合物对HeLa细胞显示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活性,其他化合物对所有细胞株均无明显毒性,IC50均大于10.0μg/mL。结论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三列凹顶藻中得到,化合物对HeLa细胞具有中等强度的选择性细胞毒活性,化合物对所有细胞株均显示毒性。  相似文献   
35.
建立了顶空毛细管GC法测定吉非罗齐中甲酸乙酯、THF和甲基环己烷3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采用HP-1毛细管柱,溶剂DMA,内标乙酸乙酯。平均同收率分别为99.8%、100.3%、100.0%,RSD分别为0.71%、1.51%和1.76%。  相似文献   
3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是腰腿痛常见及重要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但胶原酶溶核术后,随着突出椎间盘的溶解和吸收,患者往往要经达3个月到半年的症状反复期才能达到疗效。最近,我科把射频减压术与胶原酶溶核术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即获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此方法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37.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脊柱外科常见病,有关的统计数据表明,该病严重影响劳动力,医疗花费巨大。治疗该病的传统方法是腰椎融合术,但术后由于相应节段运动功能丢失以及融合时造成的局部结构损伤,可导致相邻上下节段的椎间盘退变加速,进而产生椎间盘源性腰痛甚至腰椎滑脱、椎管狭窄等改变。  相似文献   
38.
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在慢性移植物血管病(CAV)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以NF-κB作为预防、治疗CAV的靶点所进行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39.
腰椎间盘脱出症是指由于腰椎间盘退变或遭受外力作用引起的髓核脱出,压迫脊神经根,导致腰部、臀部及下肢呈放射性疼痛的一种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腰椎间盘脱出症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多发病,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发病率极高。患者本人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泼病的珍治工作已经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现就笔者治疗该病的经验和体会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0.
我们于1999~2003年间对CT或MRI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胶原酶溶核术加术后硬膜外镇痛治疗,并与单纯施行胶原酶溶核术治疗比较,观察其对术后康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