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494篇
  免费   16405篇
  国内免费   6695篇
耳鼻咽喉   3243篇
儿科学   1793篇
妇产科学   3493篇
基础医学   7901篇
口腔科学   4363篇
临床医学   74210篇
内科学   24191篇
皮肤病学   1359篇
神经病学   6937篇
特种医学   122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4篇
外科学   47361篇
综合类   137110篇
预防医学   24888篇
眼科学   11801篇
药学   58032篇
  896篇
中国医学   26431篇
肿瘤学   17158篇
  2024年   2323篇
  2023年   8849篇
  2022年   7839篇
  2021年   10662篇
  2020年   11025篇
  2019年   11880篇
  2018年   5399篇
  2017年   10449篇
  2016年   11165篇
  2015年   12707篇
  2014年   23354篇
  2013年   22640篇
  2012年   27963篇
  2011年   29729篇
  2010年   27833篇
  2009年   26291篇
  2008年   28989篇
  2007年   26614篇
  2006年   22100篇
  2005年   24040篇
  2004年   20504篇
  2003年   19979篇
  2002年   14959篇
  2001年   12384篇
  2000年   8895篇
  1999年   6872篇
  1998年   5416篇
  1997年   4886篇
  1996年   4109篇
  1995年   3557篇
  1994年   2836篇
  1993年   1692篇
  1992年   1491篇
  1991年   1306篇
  1990年   985篇
  1989年   1015篇
  1988年   259篇
  1987年   259篇
  1986年   171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31.
目的探索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对下肢关节置换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谵妄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成都军区总院接受治疗的216例下肢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8例,试验组于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和谵妄发生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为5.56%,住院时间为(12.14±3.67)d,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22%和(15.37±2.98)d(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完毕与手术后24 h的意识混乱评估方法(Consciousness Assessment,CMA)、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完毕的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 Cell,S100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24 h的S100β、IL-6、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可以降低下肢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率和谵妄发生率,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2.
33.
腹部手术由于创伤大,往往伴随中重度的术后疼痛,良好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1]。常规使用的硬膜外或静脉自控镇痛虽然镇痛效果确切,但存在术后恶心呕吐、过度镇静、肠麻痹甚至呼吸抑制等风险[2]。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现将QLB的解剖基础、操作方法及其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小血管病(ICSVD)致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ICSVD及ICSVD合并VCI患者80例,其中ICSVD组32例,ICSVD合并VCI组48例,对照组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体检人员)。采集所有对象的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另外采集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头颅MRI、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同型半胱氨酸(Hcy)等资料。结果 3组受教育年限、不良习惯及合并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CSVD组与ICSVD合并VCI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彩超IMT、血压及血检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SVD组与ICSVD合并VCI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CSVD组与ICSVD合并VCI组IMT和Hc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教育年限短、吸烟、饮酒、高IMT、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Hcy是临床引起ICSVD及VCI重要危险因素;IMT及血清Hcy数值越高,颈动脉管径越细或狭窄,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可能是ICSVD引起VCI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773-775
目的分析研究小骨瓣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12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标本纳入时间范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其中予以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的为参照组,予以小骨瓣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预后疗效、术后颅内感染情况、血肿清除情况和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工作中应用小骨瓣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方式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感染情况的发生,更大程度上清除血肿,提升手术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6.
设计意图:在幼儿园里举办篮球活动,既可以丰富幼儿的文化生活,又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在幼儿有了原地拍球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我设计了本节健康活动。通过移动拍球的新技术来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以及提高幼儿肢体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37.
38.
39.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到A组(n=42例)和B组(n=42例),A组患者予以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B组患者予以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17例,进展6例,有效率为45.24%(19/42);B组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17例,进展7例,有效率为42.86%(18/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个月~2年,A组及B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16±1.06)个月、(8.98±1.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8例(19.05%)、皮疹1例(2.38%)、恶心呕吐2例(4.76%);B组出现Ⅲ/Ⅳ度白细胞下降2例(4.76%)、皮疹9例(21.43%)、恶心呕吐10例(23.81%);两组比较,P <0.05。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缓解。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相当,均出现不同的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药物的耐受情况选择适当的化疗方案,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与芬太尼联合在ICU腹部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镇静、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6月ICU腹部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1例)和观察组(n=31例)。两组均采用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镇静镇痛,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啶镇静镇痛,比较两组镇痛镇静效果、镇静剂使用剂量、苏醒及达到镇静所需时间、血流动力学水平及安全性。结果:两组T2、T3时间点VAS评分分别为(2.40±0.31 vs 2.43±0.32和2.01±0.12 vs 2.05±0.15)、Ramsay量表评分分别(3.21±0.35 vs 3.20±0.33和3.01±0.25vs 3.00±0.24)均低于T1时间点(VAS评分2.94±0.69 vs 2.96±0.71;Ramsay量表评分3.57±0.61 vs 3.58±0.62)(P0.05);观察组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镇痛镇静达到镇静所需时间(34.29±3.56) min长于对照组(23.63±3.21)(t=5.535,P=0.043);观察组镇静剂使用剂量(220.59±15.25)μg、苏醒时间(3.29±0.69)min均少(短)于对照组镇静剂使用剂量(386.44±18.92)μg、苏醒时间(7.56±1.21)min(t=6.294、6.092,P=0.023、0.025);两组T1、T2时间点心率[观察组T1(88.47±9.76)次/min、T2(86.41±9.43)次/min;对照组T1(89.53±10.41)次/min、T2(87.46±9.58)次/min]均高于T0时间点[观察组(78.78±4.35)次/min、对照组(79.12±4.41)次/min](P0.05);观察组T1、T2时间点MVP(79.58±5.71、87.53±6.76)mmHg高于对照组(74.12±4.69、75.26±5.61)mmHg(t=9.613、7.223,P=0.011、0.01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与对照组的12.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4, P=0.643)。结论:将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用于ICU腹部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能获得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缩短苏醒及达到镇静所需时间,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