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53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417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141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510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854篇
内科学   998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976篇
特种医学   3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44篇
综合类   5020篇
预防医学   946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3275篇
  29篇
中国医学   877篇
肿瘤学   127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350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701篇
  2013年   639篇
  2012年   768篇
  2011年   885篇
  2010年   820篇
  2009年   750篇
  2008年   991篇
  2007年   883篇
  2006年   839篇
  2005年   1040篇
  2004年   925篇
  2003年   814篇
  2002年   610篇
  2001年   501篇
  2000年   420篇
  1999年   298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89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近年来,我们应用酚妥拉明与多巴胺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并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以上(美国心脏病学会1998年修订的分级方案)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2.4岁。对照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51.5岁。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去除诱因、间断利尿等基础上,用酚妥拉明10mg、多巴胺2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00ml中静滴,4h滴完,1次/d。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去除诱因、间断利尿、硝酸甘油5mg,每日静滴。用药后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1.3 疗效评定 改善2级以上为显效,改善1级为有效,心功能无变化为无效。2 结果  相似文献   
52.
断指再植术是一种精细手术,手术时间长,要求病人绝对安静,我们采用微量泵输注小剂量丙泊酚和氯胺酮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断指再植术患者30例,年龄18~50岁,体重50~75kg,ASAI~II级。手术时间3~6h,术前常规留置导尿管。  相似文献   
53.
目的:多巴胺D3受体(DRD3)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重要的候选功能基因。从多巴胺受体基因上寻找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功能多态性并进行关联分析(候选基因法)是目前最好的策略之一。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DRD3基因功能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对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合并顽固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2 1例左向右分流先心病经洋地黄、利尿剂等综合治疗 4 8~ 72h心衰不能纠正 ,采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用 ,持续输液泵静点 ,2 4h为一疗程 ,对治疗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其中 2疗程后 18例症状缓解 ,2~ 5疗程 2 0例心衰纠正 ,死亡 1例。结论 两药联用治疗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合并顽固性心衰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5.
丁丙诺啡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拮抗药,用于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小剂量纳洛酮复合丁丙诺啡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可明显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6.
高渗性昏迷是内科急症之一,其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可达40%。而蛛网膜下腔出血同样来势凶险,预后较差。其中由颅内动脉瘤出血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约40%。由脑血管畸形引起的病死率也达到10%-25%。如蛛网膜下腔出血与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同时合并发生,其病死率更高。我们经过积极抢救,获得成功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病人,男,84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便14h,加重伴短暂意识不清2h,于2005年9月22日以脑出血收入院,病人体型消瘦。10月3日病人发热,体温38.5℃左右,遵医嘱给予消炎痛栓一枚肛入,30min后体温降至36.0℃,继之全身湿冷,大汗淋漓,表情淡漠,脉搏细弱,呼吸急促,测血压7/5.3kPa,立即给予吸氧5L/min、706代血浆、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补充血容量,多巴胺注射液入液静脉输注,并及时更换被汗浸湿的被褥,擦干身体,有效保暖。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1h后测体温35.6℃,脉搏100/min、血压10.7/8.0kPa,尿量50mL。15h后病人意识清楚,表情正常,测体温36.8℃,脉搏82/min,呼吸19/min,血压13.3/10.0kPa,考虑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该对症治疗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58.
我院采用米非司酮合并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配合中药益气活血促进子宫收缩,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临床疗效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李德琼 《北京医学》2005,27(10):619-619
盐酸恩丹西酮注射液是一种高选择性5!色铬羟胺受体拮抗剂,对预防或减轻因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效果显著。但单独使用盐酸恩丹西酮注射液剂量大、费用高,1997年7月至2002年7月,我们采用小剂量恩丹西酮 甲氧氯普胺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40例,就其疗效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  相似文献   
60.
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并多巴酚丁胺治疗28例脓毒性休克伴顽固性低血压.对照组18例应用大剂量多巴胺并多巴酚丁胺.评价治疗前及治疗12h后两组的血压、心率、尿量、CRT、乳酸水平及EF值。治疗72h后统计两组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12h后,治疗组血压上升,心率下降,尿量增加,CRT缩短,乳酸下降,EF值增加.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两组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并多巴酚丁胺用于脓毒性休克能有效地升高血压,改善循环与灌注.提高脓毒性休克伴顽固性低血压救治的成功率。表2参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