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5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赵灿 《求医问药》2014,(20):18-19
目的 :分析对多动症患儿进行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多动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为对针刺组患儿进行针刺治疗,为西药组患儿进行西药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西药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1%,针刺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86%,二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t=1.021),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儿进行6个月的随访调查后发现,针刺组患儿的疗效较稳定,西药组患儿的疗效较不稳定。针刺组患儿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患儿。结论 :为多动症患儿进行针刺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刘玉增 《临床医学》2014,(4):121-12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在小儿脑瘫合并多动症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林州市人民医院儿科接受小儿脑瘫合并多动症疾病治疗的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8.2%,对照组为78.6%;观察组治疗后恢复率为97.6%,对照组为81.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治疗小儿脑瘫合并多动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辨证治疗小儿多动症2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4.
小儿多动症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简称MBD),活动过度综合征,注意力缺陷障碍,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主要特点是: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学习困难而智力一般均正常。据国外文献报道,本病在学龄儿童中的发生率达5~10%,有些资料高达5~20%,男女比例为4;1~9:1。而国内报道,亦占学龄儿童的5~10%。鉴于其对学校,社会,家庭的影响,且少数残留型患者进入青春期,成年期,社会适应性不良,甚而转换其他精神疾患。目  相似文献   
15.
<正>儿童多动症是一种行为障碍性疾病,其原因可能与父母早婚早育、发育成熟落后、微量元素失衡家庭环境因素及饮食有关,治疗上西医药治疗有一定毒副作用,但通过中医药辩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针灸治疗及饮食治疗和合理的护理,儿童多动症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6.
小儿多动症为儿科常见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社交、学习、生活质量。黄甡教授认为此病的根本病机在于肝郁化火,上扰清窍,心神失养,其火为痰凝郁而化火、肝阳化火,在治疗初期当以清热化痰,平肝祛风为主,火清则神自安,治疗后期则兼顾护脾胃,脾土实则肝病自愈。  相似文献   
17.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8.
介绍李佩芳教授运用通调三焦针刺法治疗小儿多动症的经验.李教授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脑,与心、肝、脾、肾有关,病因分为先天后天两端,三焦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输布失司为本病病机的关键;治疗上采用通调三焦之法,以上、中、下焦三部取穴为主,配合局部选穴改善脑部气血,再以远端取穴共调三焦,能明显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患儿思想集中度.并附验...  相似文献   
19.
中药治疗小儿多动症2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组20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3~9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4年。诊断标准为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关于儿童多动一秽语综合证的诊断标准。家长、老师联合儿童行为问卷调查表平均分均超过20分。全部排除器质性脑病的诊断,脑地型图正常8例;轻微异常11例,中度异常1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多动症的临床治疗,寻找减少西药副作用的替代疗法。方法将患儿分成针刺治疗组及西药口服治疗组,观察1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和随访半年内的疗效稳定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量表评分比较,针刺组优于西药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内,针刺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的远期效果优于西药组。结论小儿多动症的治疗可以采取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的方式,针刺作为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有待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