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533篇
  免费   5696篇
  国内免费   3636篇
耳鼻咽喉   1067篇
儿科学   1371篇
妇产科学   8800篇
基础医学   4653篇
口腔科学   883篇
临床医学   53769篇
内科学   14646篇
皮肤病学   1090篇
神经病学   2566篇
特种医学   53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7篇
外科学   19736篇
综合类   94374篇
预防医学   25963篇
眼科学   3308篇
药学   38407篇
  552篇
中国医学   16211篇
肿瘤学   2956篇
  2024年   1043篇
  2023年   4257篇
  2022年   3926篇
  2021年   5421篇
  2020年   5689篇
  2019年   5871篇
  2018年   2385篇
  2017年   5184篇
  2016年   5324篇
  2015年   5888篇
  2014年   12141篇
  2013年   12851篇
  2012年   16050篇
  2011年   17676篇
  2010年   17508篇
  2009年   16680篇
  2008年   18388篇
  2007年   16792篇
  2006年   14121篇
  2005年   15766篇
  2004年   16930篇
  2003年   15499篇
  2002年   11047篇
  2001年   9965篇
  2000年   6956篇
  1999年   5683篇
  1998年   5869篇
  1997年   4919篇
  1996年   3902篇
  1995年   3717篇
  1994年   2392篇
  1993年   1539篇
  1992年   1126篇
  1991年   1017篇
  1990年   884篇
  1989年   907篇
  1988年   154篇
  1987年   166篇
  1986年   108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3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处理策略和母婴结局,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OVID、EMbase、ScienceDirect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取临床资料,分析妊娠合并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赘生物位置、血培养结果、治疗策略和母婴结局等。结果纳入15篇文献,共18例患者。患者年龄为(27.7±4.8)岁,发病孕周为(27.8±6.9)周。发热(14例)、咳嗽(12例)、贫血(8例)、气短或呼吸困难(8例)是最常见的症状。心脏听诊时7例可闻及杂音,其中6例为收缩期杂音,1例未明确杂音类型,5例明确心脏听诊无杂音。9例合并肺栓塞和5例合并心力衰竭。危险因素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10/18)和静脉药瘾史(6/18)。赘生物附着位置以三尖瓣居多(10/18),其次为肺动脉瓣(4/18)。血培养阳性率高(15/16),主要包括葡萄球菌(9/15)及链球菌(3/15)。处理策略上,多以剖宫产适时终止妊娠,针对心内膜炎方面,在应用足量足疗程抗生素的基础上,11例患者行心脏手术,术式主要包括赘生物清除术、瓣膜修复或置换术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等,根据患者的孕周、病情和心肺功能等具体情况决定手术在终止妊娠之前、之后或同期进行。18例患者全部存活,新生儿1例死亡(妊娠28周时行剖宫产分娩,因重度窒息死亡)。产妇随访情况基本良好。结论妊娠合并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少见且病情复杂,需及早诊断并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给予足量足疗程抗生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以及终止妊娠的时机,对于母婴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比较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妊娠患者与非PCOS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0例PCOS妊娠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200例非PCOS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及妊娠期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先兆流产、早产、足月剖宫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先兆早产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新生儿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羊水异常、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非PCOS孕妇相比,PCOS妊娠患者的早产风险增加,且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羊水异常、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T淋巴瘤患者在自体造血干细胞治疗中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T淋巴瘤患者50例,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针对性的隔离及干细胞移植护理措施。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患者在治疗后未出现严重污染,中粒细胞恢复正常值时间为(9.8±2.3)d,血小板恢复正常值时间为(11.2±1.6)d,无移植治疗及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在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移植前的干预、移植后并发症的预防)可显著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少临床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柳州市婚检未婚已孕女性叶酸服用情况,为宣传叶酸相关知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0~12月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婚育综合服务中心进行免费婚检的已孕女性696名进行孕妇服用叶酸情况、未服、规范服用叶酸原因的调查。结果696名参加免费婚检已孕女性孕前及孕后开始服用叶酸、未服用叶酸的比率分别为5骀.17%(36/696)、72.27%(503/696)、22.56%(157/696),其中能在孕前3个月至孕后3个月规范服用叶酸的为1.72%,婚前无计划或意外妊娠为未规范服用叶酸的主要原因。结论在免费婚检前对育龄女性进行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等知识宣传非常重要,有利于提高规范服用叶酸率,降低胎儿出生缺陷及妊娠期并发症及合并症。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至子宫破裂的急救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60例异位妊娠至子宫破裂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精心的急救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急救护理措施。记录和分析两组患者接诊至进入手术室抢救完毕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抢救成功率及满意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接诊至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9.3±4.5)min、(1219.6±351.8)m L,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3.2±5.1)min、(1517.2±265.3)m L,实验组患者的接诊至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均为100.0%。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达100.0%,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6.2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具有熟练的急救技术、高度的责任心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对于异位妊娠至子宫破裂患者的抢救成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预防临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重要性。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并嘱其定期回院复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对一健康知识宣教,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展开健康知识宣教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强化其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改良三点式重睑术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9年6月,共165例单睑患者采用了改良三点式重睑术,沿术前标记线将三点处皮肤切开,剪刀将切口下唇的眼轮匝肌适当去除,同时将切口与切口在皮下层打通,剪除切口与切口之间的眼轮匝肌,6-0可吸收线挂睑板前筋膜或提上睑肌腱膜及切口下唇皮下组织缝合,三点切口各缝1针。再用6-0单丝尼龙线按照常规重睑线缝合方法挂切口下唇皮肤、睑板前筋膜或提上睑肌腱膜及切口上唇皮肤缝合打结,三点切口各缝1针。伴内眦赘皮者同时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结果:15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患者大部分获得了比较满意的重睑,睁眼重睑流畅、自然,闭眼刀口痕迹不明显。2例患者出现内侧重睑线变浅,1例患者出现外侧重睑线变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重睑消失。5例患者双侧重睑线有轻度不对称。患者总体满意率为94.7%(144/152)。结论:改良三点式重睑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逼真、不易脱落、手术痕迹不明显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双侧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疗效及对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57例,其中A组32例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B组25例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子宫双侧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术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降至正常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术前(T0)、术后第1d(T1)、第3d(T2)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结果 ①B组患者出血量低于A组,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短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出血量=31.85,k院时间=9.36,t月经复t潮时间=16.37,均P<0.05);②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A组的15.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5,P<0.05);③B组T1、T2血清COR、β-EP、GLU水平低于A组(CORF交互=17.67,β-EPF交互=132.36,6LUF交互=155.38,均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双侧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微创优势明显,安全性高,对内分泌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40.
目的提出坐骨重叠征(ischium overlap sign,IOS)的概念,并分析其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手术后再脱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治疗的88例(105髋)DDH患儿病例资料,其中男童16例、女童72例;平均年龄12(5~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4(15~59)个月;双侧17例,左侧63髋,右侧42髋;1髋为髋臼发育不良,11髋半脱位,93髋全脱位。术中行髋关节造影检查,按照Bowen标准选择闭合或切开复位石膏固定术。IOS是指在人类位髋关节造影平片上股骨头软骨内缘与坐骨外缘的重叠关系,二者重叠为Ⅰ度,相接为Ⅱ度,分离为Ⅲ度。将93髋全脱位按照IOS分度进行分组,比较组间再脱位发生率。结果 1髋髋臼发育不良和11髋半脱位者IOS均为Ⅰ度。93髋全脱位中IOSⅠ度14髋,Ⅱ度39髋,此两组均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无再脱位病例;Ⅲ度40髋中,闭合复位石膏固定17髋,6髋再脱位;切开复位石膏固定23髋,1髋再脱位。本研究发现Ⅲ度组的再脱位发生率(7/40,17.5%)高于其他两组(P=0.006)。IOS为Ⅲ度的40髋中,闭合复位的再脱位发生率(6/17,35.3%)高于切开复位(1/2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18,P=0.034)。结论 IOS与DDH术后再脱位有一定的关系,IOS为Ⅲ度的髋关节如行闭合复位,再脱位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