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632篇
  免费   25284篇
  国内免费   10930篇
耳鼻咽喉   3735篇
儿科学   4266篇
妇产科学   11932篇
基础医学   14678篇
口腔科学   1384篇
临床医学   310098篇
内科学   41688篇
皮肤病学   4475篇
神经病学   7207篇
特种医学   270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5篇
外科学   48589篇
综合类   312240篇
预防医学   84773篇
眼科学   3585篇
药学   150483篇
  1678篇
中国医学   72911篇
肿瘤学   20927篇
  2024年   4598篇
  2023年   19523篇
  2022年   15995篇
  2021年   19930篇
  2020年   22267篇
  2019年   22217篇
  2018年   11015篇
  2017年   28120篇
  2016年   30539篇
  2015年   34196篇
  2014年   70263篇
  2013年   70689篇
  2012年   88645篇
  2011年   96830篇
  2010年   91970篇
  2009年   78004篇
  2008年   73477篇
  2007年   63836篇
  2006年   51211篇
  2005年   44205篇
  2004年   39188篇
  2003年   32319篇
  2002年   25496篇
  2001年   22222篇
  2000年   15055篇
  1999年   11754篇
  1998年   8755篇
  1997年   6986篇
  1996年   6337篇
  1995年   4842篇
  1994年   3198篇
  1993年   2083篇
  1992年   1758篇
  1991年   1402篇
  1990年   1180篇
  1989年   1213篇
  1988年   171篇
  1987年   196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64.
目的评估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出我院内科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列入试验组、基础组,各组75例。基础组以传统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试验组以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开展护理服务,评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在护理服务态度、护理环境、护理知识、护理技能方面的评分都显著高于基础组(P <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基础组(P <0.05)。结论内科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管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价值及对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这次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内收治的92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先就诊)和综合组(后就诊),每组46例,围术期护理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而综合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1)护理后,综合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2)通过调查发现,综合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的评分都比对照组高,2组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癌围术期护理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机械通气期间不同镇静镇痛方案的疗效.方法60例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方案,研究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镇静镇痛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结果用药前,两组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法(CPOT)、Richmond躁动-镇静(RA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5 min,两组患者的CPOT、RASS评分均较本组用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布托啡诺的方案均可获得显著的镇痛效果,但是相比之下采用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有显著的镇静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妊娠早期阴道微环境变化及与阴道炎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12月韶关市曲江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04例妊娠早期孕产妇临床资料。记录其非妊娠期及妊娠早期阴道微环境变化情况,包括酸碱度(pH)、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阴道微生物功能正常率、乳杆菌阳性率、阴道微生态正常率,并比较妊娠早期阴道炎症发生情况及其阴道微环境。结果孕产妇非妊娠期pH、阴道微生物功能正常率、乳杆菌阳性率及阴道微生态正常率明显高于妊娠早期,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则低于妊娠早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产妇妊娠早期阴道炎症组pH、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明显高于无阴道炎症组,阴道微生物功能正常率及乳杆菌阳性率则低于无阴道炎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阴道微环境出现一系列变化,造成阴道炎症发生率升高,对此临床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膀胱颈移动度的变化对孕产妇妊娠晚期及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经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临床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124例孕产妇选择为临床研究病例,均进行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不同分为两组。非压力性尿失禁组73例,压力性尿失禁组51例,分别于孕周34周、36周、38周以及产后6周测量膀胱颈移动度,观察并评价不同孕周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并比较两组膀胱颈移动度水平差异。结果于孕34周、36周、38周以及产后6周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分别为12. 90%、23. 39%、43. 55%及5. 65%,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压力性尿失禁组女性膀胱颈移动度的测量值在孕周为34周、36周、38周以及产后6周分别为(3. 78±1. 34) mm、(4. 62±1. 24) mm、(6. 96±1. 22) mm及(2. 23±1. 92) mm明显大于非压力性尿失禁组女性在孕34周、36周、38周以及产后6周的膀胱颈移动度的测量值(2. 42±1. 33) mm、(3. 83±1. 12) mm、(6. 02±1. 76) mm及(1. 28±0. 5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孕产妇妊娠晚期及产后膀胱颈移动度的变化水平与压力性尿失禁疾病的表达相关,随着孕周的增加,膀胱颈移动度逐渐增大,且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也增高,膀胱颈移动度的变化水平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