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89篇
临床医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资料与方法 例1:骨性安氏Ⅲ类深覆颌,咀嚼肌功能过强,后牙咬颌垂直距离较短。  相似文献   
52.
老年口腔修复临床常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步入老年的顾虑,更多的是疾病带来的困扰.口腔疾患就是常常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大疾苦.多数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列缺损或缺失,为了维持适当的咀嚼、消化、语言、表情等功能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口腔修复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由于老年人口腔情况较为复杂,常常是几种口腔疾病并存,加之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与牙槽骨吸收、神经肌肉功能退化和一些系统性疾病,这就给口腔修复带来很多困难.本文对老年口腔修复临床常见的几种复杂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 咬合垂直距离过低老年人常因牙齿重度磨损,双侧后牙游离端缺失,上下颌交错缺牙致使正中咬台支持丧失,以及牙槽骨重度萎缩和不良修复等原因,导致咬合垂直距离明显降低.过低的咬台垂直距离不仅影响美观,使面下1/3变短,而且咀嚼无力,咬合时易咬腮、咬舌、咬牙龈,非常影响进食时的情绪和效率.久而久之,还易引起颞厂颁关节(TMJ)疾患.对策 由于老年人神经-肌肉的保护性反射和适应能力均较差,在处理此类病人时主要应掌握两条原  相似文献   
53.
目的:明确主动脉窦与心包横窦的毗邻关系,为临床心外科手术和主动脉窦瘤的诊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察和测量30例成人心脏标本,探查主动脉窦与心包横窦的毗邻关系,并用游标卡尺测量主动脉窦嵴至心包横窦(最低点)的垂直距离,记录数据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30例成人主动脉的左冠窦、右冠窦、无冠窦都与心包横窦相邻.左冠窦全部与心包横窦相邻;右冠窦与心包横窦相邻1例,占3.33%;无冠窦与心包横窦相邻28例,占93.33%.其中左冠窦和无冠窦与心包横窦的垂直距离分别为(1.68±0.02)cm和(0.97±0.03)cm.结论:临床主动脉窦瘤破裂手术时应注意(1)由于心包横窦右口较左口大,临床手术中从右口进入心包横窦较容易.(2)无冠窦与心包横窦的毗邻关系为上下相邻,上部分与心包横窦相邻,下部分与右心房相邻.  相似文献   
54.
利用旧基托翻制模型制作总义齿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运 《广东牙病防治》2006,14(2):144-144
全口总义齿验面磨耗、咀嚼无力等原因要求重新修复的患者,由于对原义齿的依赖,新义齿戴入后往往没有耐心适应。临床上常见患者对新义齿甚至对医生呈极端否认态度导致的医患纠纷。笔者自1997年起对收治的该类病例13件(单颌数)义齿采取用旧总义齿基托翻制模型,并在该模型基础上重新测垂直距离并制做新义齿,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5.
据Yoshida I[Eur J Orthod,2005 Aug 19(Epub ahead of print)]报道,面颅骨垂直距离可预测颌骨前伸和颏兜矫正器联合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不同厚度的上腭托对无牙颌患者连续发[n]音时下颌位置的影响。方法:10名无牙颌患者,平均年龄为76.4岁。每一个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在不戴上腭托(对照组)和分别戴用3 mm、5 mm的上腭托时,用K7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下颌的位置,包括连续发[n]音4 s时下颌的位置和下颌息止颌位。结果:不戴上腭托(对照组)连续发[n]音时,垂直向的颌间距离的平均值为(1.69±1.26)mm,前后向的平均值为(1.74±1.18)mm,戴入实验上腭托后,在垂直向和水平向的颌间距离都稍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戴实验上腭托(即对照组)的息止颌位时,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颌间距离的平均值分别是(2.91±2.28)mm和(2.56±1.88)mm,戴入实验上腭托后,在垂直向和水平向的颌间距离都稍有减小,即戴3 mm上腭托分别为(2.52±1.88)mm和(2.46±1.64)mm;戴5 mm上腭托的颌间距离分别为(2.45±1.70)mm和(2.22±1.31)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总义齿患者连续发[n]音时,戴不同厚度的上腭托对下颌的颌间距离没有显著影响;总义齿患者戴不同厚度的上腭托对下颌息止颌位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7.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和容积再现技术定位和测量乙状窦后入路重要结构之间的距离。方法对120名志愿者进行头部薄层CT扫描来得到最终结果。结果 AC的距离经测量为39.46(4.22)mm(范围,15.80~50.80 mm;95%置信区间,38.69~40.22 mm)。内耳门的直径经测量为5.39(0.77)mm(范围,3.40-8.20 mm;95%置信区间,5.25~5.53 mm)。AB的距离经测量为41.10(4.22)mm(范围,34.90~51.30 mm;95%置信区间,39.43~42.77 mm)。BC的距离经测量为5.93(1.31)mm(范围,4.10~7.50 mm;95%置信区间,5.70~6.17 mm)。垂直距离经测量为2.33(0.26)mm(范围,1.87~2.80 mm;95%置信区间,2.23~2.42 mm)。结论通过容积再现技术和更为精确的三维测量工具对乙状窦后入路中的重要解剖结构之间的距离,垂直距离以及内听道的直径进行了精准测定,并通过上述数据计算出安全距离,使医生在手术中规避风险,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保障。上述结果可以帮助定位这些结构从而可以减少手术中对神经和血管的创伤。  相似文献   
58.
He力与全口义齿垂直距离关系的研究—咬合力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截不同垂直距离全口义齿的无牙颌患者的最大咬合力及咀嚼效率,研究垂直距离与咬合力间的关系,探求其实际临床意义。结果表明:最大咬合力随垂直距离增高而变大,再会得间呈正比关系,最大咬合力值在受试者的过高位并不是舒适位;在舒适位时咀嚼效率最大,过低,过高位均减小。由此提示,从过低位到舒适位,咬合力及咀嚼效率产大,此为临床He磨损患者作He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
对12名全牙列缺失患者,义齿垂直距离改变后,其语音的主观感受变化,客观判断结果及语图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正确的垂直距离,有利于语音功能的恢复,并可缩短患者戴义齿后,语音适应的时间,垂直距离过大或过小,语音的清晰度均减小。  相似文献   
60.
刘学良  景传生 《中医正骨》2004,16(12):14-14
手术方法根据术前X线片及局部触摸情况,确定螺钉帽位置,以龙胆紫作标记,选定某处标记行局部麻醉(可酌加1‰肾上腺素以止血),显效后按原切口瘢痕作一长约0.5~0.8cm纵形切口(钢板与原切口方向不一致者,选与螺钉帽垂直距离最近处体表作小切口),切至螺钉帽,适当剥离,显露螺钉帽,拧出螺钉.用上述方法,依次取出其他螺钉,接着于钢板某端局部麻醉后作纵形小切口(也可由距离最近处小切口延长),以螺丝刀或骨膜剥离器插入钢板与骨骼之间隙,撬松钢板,沿切口方向拔出.冲洗切口,全层缝合,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