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5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81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39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641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38篇
  2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1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目的回顾性观察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微创手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并接受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微创手术切除垂体瘤患者42例,回顾性分析其疗效。结果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部分切除3例,垂体瘤大部切除10例,垂体瘤近全切15例,垂体瘤全切14例,平均手术时间58min,术后症状和内分泌功能都得到明显改善,无死亡。结论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微创手术切除垂体瘤疗效彻底、创伤小、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与脑肿瘤的关系,垂体瘤、颅咽管瘤手术与血清IGF-1水平变化是否存在联系。方法检测193例脑肿瘤患者血清及61例术后相应患者血清IGF-1水平,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恶性脑肿瘤组与良性脑肿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垂体瘤组与非侵袭性垂体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颅咽管瘤手术前后血清IGF-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瘤手术前后血清IGF-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IGF-1在良性脑肿瘤和恶性脑肿瘤患者血清中表达的水平存在差异,可帮助临床对肿瘤的恶性程度作出早期的判断;②颅咽管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GF-1水平存在差异,对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3.
垂体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良性肿瘤,发病年龄以30~50岁的成年人居多,其生长缓慢,病变位于颅内鞍区,占颅内良恶性肿瘤的10%~20%,目前垂体瘤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大量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与下丘脑激素分泌平衡失调和垂体细胞功能缺陷密切相关[1].垂体瘤的临床症状复杂,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垂体瘤的治疗手段以开颅手术为主,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2].近几年来,随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垂体瘤的治疗也步入了微创时代,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应用广泛,疗效显著,获得了广大医患的认可,有取代传统开颅手术的趋势,但部分学者认为开颅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术中止血方便、肿瘤切除彻底、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微创治疗不能完全取代[3].作者将收治的垂体瘤患者112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颅手术和经单鼻蝶入路显微镜手术组,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经蝶垂体瘤术后视力下降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视力下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视力下降患者的原因1例为鞍内出血、1例残瘤卒中、1例鞍上出血、1例填塞物过多、1例血管痉挛。治疗后视力均好转。结论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后患者视力下降是垂体腺瘤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及时发现和早期治疗可以挽救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治疗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患者行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24例术中见肿瘤位于鞍内鞍上并且突入第三脑室底,5例伴有脑积水。肿瘤全切16例,次全切6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随访6个月,16例肿瘤全切者病灶无复发,5例次全切者病灶无明显变化,1例次全切和2例大部切除者术后行伽马刀治疗。结论额底纵裂入路手术对于鞍上第三脑室底的垂体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996.
逯岩 《山东医药》2012,52(4):116-117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我院自2008年3月~2011年4月共采用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11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28~64岁、平均46岁。临床表现为视力减退、视野缺损、闭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垂体瘤经蝶术后脑脊液漏采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78例垂体瘤经蝶术后脑脊液漏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脑脊液漏得到控制的平均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垂体瘤经蝶术后脑脊液漏采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Van Wyk-Grumbach综合征(VWGS)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治、预后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5例VWG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图像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误诊垂体泌乳素大腺瘤,口服溴隐亭6月后复查均未见明显变化,后期均行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病理诊断垂体反应性增生组织;结合以往误诊经验并复习文献,诊断2例VWGS,予以口服左甲状腺素片并随访3月,复查见垂体占位缩小.结论 VWGS临床表现较为特殊,常误诊为垂体瘤,卵巢肿瘤,掌握本病的临床特点有助于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为提高治疗效果,探索伽马刀治疗功能性垂体瘤较为准确的定位方法。[方法]选择2006~2010年湖北省中山医院和襄阳市铁路中心医院两家放疗中心77例接受伽马刀治疗的功能性垂体瘤患者,机械抽样随机将其中的53例分为观察组,余者24例分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有效率为87.5%,对照显示,两组患者显效者和有效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瘤体直径和瘤体体积对照显示,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脑水肿者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伽马刀放疗时采取薄层扫描,可提高定位准确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00.
46岁的陈阿姨,绝经已经有一年多,一直以为自己是更年期提前到来。绝经之前,陈阿姨身体一直很好,但绝经以后,陈阿姨感觉自己衰老得特别快,不仅"老眼昏花",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不清,还经常头晕、头痛。刚开始没怎么当回事,以为是"更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