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272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14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高玉好  杨连甲 《医学争鸣》1994,15(4):244-246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骨形成蛋白(BMP)与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多克隆及单克隆抗BMP抗体、单克隆抗TGF-β抗体,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初步观察了11类60例各种唾液腺肿瘤中TGF-β与BMP的分布模式基本一致,只是TGF-β在肿瘤纤维组织基中呈弥慢性轻度阳性,而BMP则为阴性。多形性腺瘤、基底细胞腺瘤、基底细胞腺瘤、肌上皮瘤等良性唾液腺肿瘤中TGF-β,BMP呈强阳性,而  相似文献   
82.
干燥综合症(SS)是一种以侵犯唾液腺、泪腺为主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目前在改善唾液、泪液分泌减少方面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多以人工泪液、唾液替代,随着对SS认识的加深,我们采用针刺督脉十穴的方法治疗5例,获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唾液腺超声评分法对干燥综合征(SS)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或住院的口干、眼干患者92例,将患者分为SS组42例和非SS组50例。对所有患者双侧腮腺及颌下腺进行二维超声检查,获得双侧腮腺及颌下腺的声像图,采用半定量评分方法对其进行评分。比较两组唾液腺超声评分的差异并分析其诊断SS的价值。结果 非SS组中38例(38/50,76.00%)唾液腺超声表现正常,评为0分,SS组32例(32/42,76.19%)唾液腺超声评分≥1分。SS组唾液腺超声评分高于非SS组(P<0.001)。唾液腺超声评分诊断S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P<0.001,95%可信区间(0.711,0.899)],以2分为临界值诊断SS敏感度为59.5%,特异度为92.0%。结论 唾液腺超声评分法可为唾液腺回声的均匀程度提供半定量指标,在诊断SS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4.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它不仅侵犯外分沁腺造成口干、眼干也侵犯全身器官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因本病起病隐匿,加上医护人员对本病认识不够。患者自发病到确诊往往需要多年时间,此时患者已有明显的脏器损害,失去治疗时机,预后不理想。随着医学发展,目前对本病的诊断、治疗技术已有很大提高,能对患者出现的首发症状表现给予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我科于2001年4月~2005年1月收治26例干燥综合征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5.
131 碘治疗分化型甲癌时对唾液腺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波沣  潘明志 《华西医学》2005,20(1):166-168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占成人所有恶性肿瘤的1%:对于分化型甲癌,手术+^131碘内放射+T4 抑制治疗是治疗甲状腺癌的有效方法。但是,在大剂量^131碘放射治疗的同时,因唾液腺也能摄取^131碘可能导致唾液腺功能损害,本文对唾液腺受损害的机理,损害的评定方法及损害的防护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应用RNA-Seq技术分析与施万细胞共培养前、后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明确嗜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相关基因。 方法: 采用腺样囊性癌与SD大鼠施万细胞共培养模型,分析共培养前、后SACC细胞基因表达变化,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GO功能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采用qRT-PCR对其中6个关键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采用edgeR软件(3.12.1)进行表达差异显著性分析,将P≤0.05、差异表达倍数的绝对值大于1作为差异显著性标准。 结果: 在腺样囊性癌单独培养组与共培养组之间发现395个差异表达基因(P≤0.05,|logFC|≥1.0),其中135个基因上调(34.2%),260个基因下调(65.8%)。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PNI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血管再生、细胞外基质的组成、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形态发生;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参与组氨酸代谢、肿瘤坏死因子、趋化因子等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重要生物学通路。利用qRT-PCR技术对其中6个关键基因进行验证,验证结果与RNA-Seq趋势一致。 结论: 得到了SACC嗜神经侵袭PNI的相关差异基因,为阐明SACC的嗜神经侵袭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大鼠γ射线照射后唾液腺组织NBS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其在唾液腺上皮细胞放射性损伤修复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8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健康对照组和照射组,各40只.照射组大鼠以60Co γ射线分次照射,每次3 Gy,隔天1次,共5次,累积剂量为3、6、9、12和15 Gy.应用电镜观察唾液腺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和反转录聚合酶链技术(RT-PCR)分别检测照射后2~4h的腮腺、颌下腺NBS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照射组腮腺组织萎缩和损伤程度重于颌下腺.腮腺组织吸收剂量为9.12和15 Gy时、颌下腺组织吸收剂量为9和12 Gy时,NBSl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7.10、17.93、20.86,P <0.05;t=3.13和7.53,P <0.05).照射组腮腺浆液细胞吸收剂量为9.12和15 Gy时、导管上皮细胞剂量为12和15 Gy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17.91、91.29,P<0.05;t =3.09和5.62,P<0.05).颌下腺浆液细胞在12 Gy时,NBS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t=4.61和11.84,P <0.05).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及黏液细胞其NBSI蛋白表达在整个照射过程中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γ射线照射后大鼠唾液腺组织NBS1 mRNA和蛋白水平均出现下降,推测NBS1可能参与唾液腺放射损伤和修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53 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PUMA)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cystic carcinoma,SAC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UMA在SA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RT-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27例SACC癌旁组织和27例SACC癌组织中PUMA基因和PUMA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SACC癌旁组织作为对照样本.其PUMA基因表达相对定量为1,SACC癌组织中PUMA基因表达相对定量为0.57±0.17.PUMA蛋白在SACC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对量分别为0.94±0.12和0.36±0.12.SACC癌组织中PUMA基因和PUMA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SACC癌旁组织(P<0.05).结论:PUMA基因在SACC中的表达下调,与SACC的发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9.
唾液腺乳腺样分泌癌(MASC)是一种近年来才被描述的唾液腺肿瘤新类型,因其存在与乳腺分泌性癌类似的特异性的E-二十六变异基因6-神经营养酪氨酸受体激酶3融合基因而得名.MASC在病理形态上非完全特异,与诸多唾液腺肿瘤有重叠,所以在病理诊断中经常将其诊断为腺泡细胞癌或黏液表皮样癌等.本文就MASC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别诊断、预后和治疗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0.
对中华硬蜱叮咬唾液腺抗原免疫接种和佐剂对照组宿主后中肠蛋白质、、糖原和多糖以及DNA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中华硬蜱叮咬唾液腺抗原免疫接种宿主后,中肠上皮细胞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明量降低,多糖组织化学显示,蜱中肠上皮发生破损,基膜可出现松散和断裂现象,但糖原及多糖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DNA含量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果提示,抗蜱免疫作用可干扰蜱中肠上皮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而对糖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