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44篇
  免费   5345篇
  国内免费   3071篇
耳鼻咽喉   113篇
儿科学   489篇
妇产科学   238篇
基础医学   2621篇
口腔科学   149篇
临床医学   12249篇
内科学   10600篇
皮肤病学   283篇
神经病学   950篇
特种医学   27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1篇
外科学   7038篇
综合类   31907篇
预防医学   5392篇
眼科学   1198篇
药学   12306篇
  236篇
中国医学   9798篇
肿瘤学   9973篇
  2024年   566篇
  2023年   2368篇
  2022年   1947篇
  2021年   2858篇
  2020年   2581篇
  2019年   2854篇
  2018年   1486篇
  2017年   2674篇
  2016年   2881篇
  2015年   2999篇
  2014年   5367篇
  2013年   5155篇
  2012年   6319篇
  2011年   6431篇
  2010年   5806篇
  2009年   5428篇
  2008年   5819篇
  2007年   5431篇
  2006年   4944篇
  2005年   4910篇
  2004年   4366篇
  2003年   4650篇
  2002年   4058篇
  2001年   3633篇
  2000年   2679篇
  1999年   1891篇
  1998年   1595篇
  1997年   1269篇
  1996年   1279篇
  1995年   961篇
  1994年   818篇
  1993年   428篇
  1992年   322篇
  1991年   435篇
  1990年   414篇
  1989年   440篇
  1988年   126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患者,男,36岁。以体检发现肝占位1 d住院,入院前无任何不适,无黄疸、发热等症状,无腹水、食欲缺乏、消瘦、恶心、呕吐等表现。查体:心肺检查无异常,右上腹部可触及肿物,无明显压痛,边界尚清,固定,移动浊音阴性。既往无乙肝及肝硬化病史。化验肝肾功能、AFP及CEA等均无异常。行B超检查:肝内可见囊实性偏强回声包块,边界清,形态欠规则,其内回声不均匀,可见不规则的无回声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十全大补汤联合肠内营养乳剂(TP)治疗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发生喂养不耐受(FI)的影响因素及对营养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早期行十全大补汤联合TP治疗的80例胃癌术后(气血两虚)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出现FI分为耐受组(34例)和不耐受组(46例)。FI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观察FI对患者营养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肠内营养(EN)的时间、使用营养泵、早期灌肠与FI的发生密切相关(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2 h[OR=0. 022,P=0. 001,95%CI(0. 002,0. 223)]、使用营养泵[OR=0. 021,P=0. 000,95%CI(0. 003,0. 162)]是F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10 d,耐受组患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升高水平优于不耐受组(P <0. 05),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不耐受组(P <0. 05)。结论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患者早期给予十全大补汤联合TP治疗开始后,患者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不短于2 h、使用营养泵能有效减少FI的发生,并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态,减轻了中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4.
林萍  徐大钊  单利 《癌症进展》2020,(7):708-710,727
目的研究西妥昔单抗联合伊利替康治疗晚期胃癌对患者核因子κB(NF-κB)、正常上皮细胞特异性1(NES1)蛋白表达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80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利用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对照组单独利用西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NF-κB、NES1表达情况、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有效率为85.00%(34/40),与对照组的70.00%(28/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EA、NES1、NF-κ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E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ES1、NF-κ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8/40),低于对照组的42.50%(1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年中位生存期为8.26个月(95%CI:6.154~9.985),长于对照组的6.54个月(95%CI:5.112~8.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复发4例,少于对照组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胃癌具有良好的疗效,提高了NF-κB、NES1表达水平,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对晚期胃癌患者的诊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总结11例原发性肝癌术后中度低体温病人复温过程的护理经验,认为全面评估病人的病情及个体情况,根据病人的个体特征采取恰当的复温措施至关重要,在复温过程中保证病人血容量的稳定,密切观察病人体温恢复情况及腹腔引流情况是肝癌复温护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密切观察、及时干预、减少外源刺激等措施,保障病人的复温效果及复温安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血清TS、TP 及DPD 表达与替吉奥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符合要求的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血清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P、TS、DPD 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晚期胃癌患者血清中TS 低表达者化疗有效率高于高表达者(77.78% vs. 28.57%,P<0.05),TP 高表达者化疗有效率高于低表达者(66.67% vs. 25%,P<0.05),DPD 低表达者化疗有效率高于高表达者(62.5% vs. 21.43%,P<0.05)。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血清TS、TP、DPD 表达水平与SOX 方案化疗的临床疗效有关,TS、DPD 阴性及TP 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SOX 方案化疗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7.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预后一般优于淋巴结转移者。但临床仍有一定比例淋巴结转移阴性(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胃癌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转移,此类不良预后可能与淋巴结微转移(LNM)相关。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诊断方法的应用,LNM的检出率不断提高,尤其在内镜黏膜下剥离、腹腔镜手术等微创治疗中。因此,LNM的准确诊断是胃癌患者治疗的关键,但目前对LNM的临床意义尚未达成一致共识。  相似文献   
28.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进展期胃癌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实施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结果: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开腹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研究并分析高频彩超对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以提高此疾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我院2011年3月1日-2013年3月1日期间共收治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患者98例,另取健康患者98例,并将其设为对照组,对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诊断方式进行科学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IMT 明显增厚,且患者的各型斑块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即 P <0.05。结论:高频彩超是临床中诊断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的首选方式,其具有检出率高、方便、快捷等特点,可为临床预防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提供真实、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