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24篇
  免费   3921篇
  国内免费   1518篇
耳鼻咽喉   102篇
儿科学   284篇
妇产科学   217篇
基础医学   1386篇
口腔科学   240篇
临床医学   5557篇
内科学   3392篇
皮肤病学   252篇
神经病学   285篇
特种医学   16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4128篇
综合类   16682篇
预防医学   2271篇
眼科学   94篇
药学   11345篇
  62篇
中国医学   23756篇
肿瘤学   678篇
  2024年   566篇
  2023年   2008篇
  2022年   1608篇
  2021年   2106篇
  2020年   1765篇
  2019年   2024篇
  2018年   970篇
  2017年   1831篇
  2016年   1906篇
  2015年   2297篇
  2014年   3754篇
  2013年   3503篇
  2012年   4147篇
  2011年   4607篇
  2010年   4081篇
  2009年   3914篇
  2008年   4082篇
  2007年   3643篇
  2006年   3319篇
  2005年   3201篇
  2004年   2687篇
  2003年   2578篇
  2002年   2044篇
  2001年   1764篇
  2000年   1282篇
  1999年   1075篇
  1998年   934篇
  1997年   760篇
  1996年   777篇
  1995年   675篇
  1994年   529篇
  1993年   364篇
  1992年   336篇
  1991年   326篇
  1990年   242篇
  1989年   276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近三十年来对脾脏损伤无论是基础角度 ,还是临床应用均有很大进展。目前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脾脏是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的免疫器官 ,在很多情况下不可缺少 ,特别是免疫功能尚未健全的儿童更是如此。从形态 ,尤其功能上保留脾脏或脾组织是客观要求 ,此为脾脏外科现代观的基本核心。1 保留脾脏的临床意义脾脏具有抗感染免疫功能。脾脏富含TB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杀伤T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互相配合 ,共同清除抗原异物 ,发挥细胞免疫效应。此外 ,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 ,转化为浆细胞 ,可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特别是Tuftsin(r 球蛋白的亲白细…  相似文献   
5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干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临床易误诊,我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9岁,长期从事房屋装修,接触有机溶剂及有害气体,因发现左上腹胀痛伴肋下肿块逐渐增大及消瘦20余天,于2004年10月19日入院。查体:血压正常,皮肤黏膜红紫,面颊、唇、舌、鼻尖绛红色,脾大,下极平脐,质硬,无触痛。RBC 7.35×1012/L,HCT 69.1%,Hb 232g/L,PLT 257×109/L,WBC 14.4×109/L,PPT 18 s,ALP298.3 U/L,-γGT 177.4 U/L,AST 53.8 U/L,LDH 404.2U/L。食道钡餐无异常。彩色B超提示:门静脉增宽,脾脏巨大,内见多个大…  相似文献   
53.
疟疾致自发性脾破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兆龙  龚兵  游海洋 《人民军医》2006,49(8):492-492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2岁,间歇性发热伴上腹隐痛4天就诊.门诊血涂片查疟原虫阳性,以疟疾收住传染科,既往健康.  相似文献   
54.
我们自1998年开始以升补宗气法治疗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调理肝脾补肾法治疗老年人高脂血症22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以调理肝脾补肾为法分型论治高脂血症22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6.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求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治疗方法。方法48例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比分析术前、术后的胃镜及超声检查指标。结果术后患者的胃镜下表现及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脾静脉内径、脾厚度等指标均改善。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能够降低门静脉压力,对门脉高压性胃病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7.
患者女性,38岁,有慢性乙肝病史14年,近3年间断下肢浮肿。于2002年5月20日因肝炎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术后出现发热、左上腹痛,持续三周后渐消失。2002年8月上旬又感左上腹痛,进行性加重,伴有左则胸闷,发热,最高体温39℃,于2002年9月13日再次入院。以往有糖尿病史半年。体检:体温38.6℃,神志清,  相似文献   
58.
肝脾破裂为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患者常合并低容量休克,酸中毒等生理功能紊乱,病情危重,急需争取时间尽快手术治疗,去除出血原因,在68例肝脾破裂应用连续硬外麻醉完成手术,均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9.
回顾性分析32例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炎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示,急症止血率100%,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为3.1%,术后痊愈率96.9%。提示本方法的疗效是确切的,且易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60.
1994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选择性的对部分(20例)脾破裂患者(占同期脾破裂的32%),采用手术或非手术保脾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