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89篇
  免费   566篇
  国内免费   435篇
耳鼻咽喉   219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401篇
口腔科学   117篇
临床医学   2662篇
内科学   48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435篇
特种医学   5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127篇
综合类   5084篇
预防医学   838篇
眼科学   125篇
药学   2112篇
  50篇
中国医学   850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43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480篇
  2020年   541篇
  2019年   586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413篇
  2016年   500篇
  2015年   536篇
  2014年   983篇
  2013年   1008篇
  2012年   1221篇
  2011年   1256篇
  2010年   1076篇
  2009年   1031篇
  2008年   1031篇
  2007年   1031篇
  2006年   843篇
  2005年   972篇
  2004年   798篇
  2003年   714篇
  2002年   452篇
  2001年   363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谢利民  章波 《中医正骨》2005,17(10):66-68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NFH)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保存原有股骨头,然而由于其病因和自然病程并不十分清除,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用髓芯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已有近40年的历史,临床上广泛用应,但对其适应症和技术规范尚未达成共识[1].本文就其近年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42.
高永辉  江源  沈成达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591-1591
髌骨软化症是髌骨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在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我院实施髌骨钻孔减压并同时取同侧大隐静脉“U”形植入髌骨内,取得优良效果。  相似文献   
43.
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庆华  孙涛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6):1137-1138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能是由于桥小脑角区上血管神经复合体中相关的小脑动脉及静脉压迫三叉神经敏感区而发病。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其治愈率是理想的。然而,从客观上讲还有一部分患者的疼痛未完全缓解,会复发或术后出现并发症,其结果不完全令人满意。但是患者主观满意度究竟怎样,患者亲身感受和对比手术前后的变化,包括复发疼痛的程度,  相似文献   
44.
婴儿颅内出血周围脑水肿区的可逆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急救医学》2003,10(4):229-230
  相似文献   
45.
不同年龄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三叉神经痛病人病因及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48例50岁以下和56例50岁以上三叉神经痛患者显微手术治疗术中所见,手术方式及手术效果,随访1年至7年8个月.结果 50岁以下组中34例三叉神经松解术,14例行微血管减压术,全部有效,随访6例复发.50岁以上组其中54例行微血管减压术,2例行三叉神经松解术加感觉根切断术,全部有效,随访2例复发.结论 50岁以下中青年三叉神经痛患者,术中大多数蛛网膜黏连增厚,行三叉神经松解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50岁以上中老年三叉神经痛患者,术中大多数见明显责任血管压迫,行微血管减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6.
食道手术后患者胃肠减压管需留置5~7d ,方可拔除,保持胃肠减压管的通畅及减压管不被脱出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新的固定方法,效果较好。方法:胃肠减压管常规固定后,另取一条胶布,在耳垂处将减压管缠绕1周,胶布两端分别贴于耳垂,然后将减压管及减压器放置胸前。此固定方法便于护士在病床前治疗操作且家属陪床护理时不易脱出。2 0 0 1~2 0 0 3年,我科共行6 2例食管手术,均按此方法固定,没有1例发生胃肠减压管脱出食管手术后胃肠减压管固定方法的改进@孙燕$解放军第251医院心胸外科!河北张家口075000 @冯丽鸿$…  相似文献   
47.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指发生在硬脊膜或邻近区域的异常动静脉分流。虽然该病多数被认为与外伤、炎性反应、感染或压迫有关,属后天性疾病,但目前临床上遇到的绝大多数病例中很难确定其真正原因,文献中能确定原因的病例报告也极少。笔者在2006年6月诊治了1例在椎板减压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于术后8个月在原手术区域出现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我院1987年9月-2004年9月,对需要行回肠末端或结肠减压的患儿,采用阑尾切除,经阑尾残端回肠减压术治疗14例,其中胎粪性腹膜炎3例,回肠闭锁7例,肠重复畸形2例,结肠穿孔2例,均起到良好作用,提高回肠末端或结肠一期吻合的成功率。现将临床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的发达。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但由于其有病情重、发展迅速的特点。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多愈后不良。由于其不仅原发伤重。继发伤(如颅内出血、脑挫裂伤、脑水肿等)也很重,大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9月应用大骨瓣减压手术共治疗了197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骨折内固定后因不同原因造成固定失败、骨迟缓愈合、骨不连,临床上常见,自1998年至2006年共收集10例,其中9例采取扩创、髓腔减压、植骨、予以牢靠的内固定等治疗,全部得到随访,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