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35篇
  免费   3734篇
  国内免费   2657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366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1289篇
口腔科学   72篇
临床医学   15209篇
内科学   19206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500篇
特种医学   50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2778篇
综合类   21869篇
预防医学   3265篇
眼科学   373篇
药学   8251篇
  168篇
中国医学   2916篇
肿瘤学   105篇
  2024年   457篇
  2023年   1776篇
  2022年   1396篇
  2021年   1841篇
  2020年   2004篇
  2019年   1875篇
  2018年   938篇
  2017年   1571篇
  2016年   1888篇
  2015年   2119篇
  2014年   3813篇
  2013年   3990篇
  2012年   4993篇
  2011年   5523篇
  2010年   5487篇
  2009年   5572篇
  2008年   5496篇
  2007年   5041篇
  2006年   4946篇
  2005年   4145篇
  2004年   3335篇
  2003年   2683篇
  2002年   2275篇
  2001年   1811篇
  2000年   1241篇
  1999年   880篇
  1998年   821篇
  1997年   724篇
  1996年   601篇
  1995年   481篇
  1994年   408篇
  1993年   306篇
  1992年   288篇
  1991年   236篇
  1990年   184篇
  1989年   223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心脉宁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86例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梁保才  李清林 《陕西中医》2004,25(2):99-100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安神定悸类中药配伍西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心脉宁 (黄芪、丹参、葛根、川芎、桂枝、龙骨、五味子等 )治疗冠心病 86例。结果 :总有效率 96%。提示 :本方具有益气活血 ,温通心阳 ,安神定悸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程度与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 ,以及年龄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10 6例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的住院患者按冠脉病变程度分为冠脉正常年龄 <5 0岁组、冠脉正常年龄≥ 5 0岁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 ,测定和比较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峰值、A峰值、E/A比值。结果 单支病变、双支病变组E峰、E/A值下降 ,3支病变组E峰、E/A值无改变 ,冠脉正常年龄≥ 5 0岁组E峰、E/A值较 <5 0岁组明显减低、A峰明显升高。结论 冠心病早期左室舒张功能即下降 ,随病变程度加重 ,左室舒张功能呈“伪正常”化 ;年龄对舒张功能呈增龄性影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2 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18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NSTEMI)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38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和 2 6名健康体格检查者为研究对象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 ,比较各组入院时及治疗 3个月后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STEMI组、NSTEMI组、UAP组入院时CRP水平 ((6 9± 2 0 )mg/L ,(4 6± 13)mg/L ,(2 3± 8)mg/L)明显高于SAP组 ((4 .8± 1.8)mg/L)和对照组 ((3.7± 1.5 )mg/L) ,P均 <0 .0 1,STEMI组与NSTEMI组比较、NSTEMI组与UA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STEMI组、NSTEMI组、UAP组入院时CRP水平与治疗 3个月后 ((33± 10 )mg/L ,(2 0± 8)mg/L ,(11± 6 )mg/L)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SAP组入院时及治疗 3个月后 ((4 .7± 1.6 )mg/L)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RP水平显著升高 ,提示炎症反应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CRP是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独立预测因子 ,可以作为监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情的临床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94.
应用一指禅手法为主治疗25例胸痹患者,结果显示推拿对胸痹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均有缓解作用,治愈10例,好转14例,无效1例.  相似文献   
995.
左主干狭窄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u M  Chen X  Guo Z  Chen Z  Gao Y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9):649-651
目的 探讨左主干狭窄(LMS)≥50%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42例LMS的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平均年龄68.7岁。LMS介于50% ̄75%者16例,大于75%者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9例。按CCSS标准心绞痛分级,Ⅰ级2例,Ⅱ级5例、Ⅲ级17例,Ⅳ级18例。左室射血分数小于50%者24例。结果 术前平均住院时间2.3d人均移植血管3.3根,无手术死亡。术后所有患者心绞痛  相似文献   
996.
诊断学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16(14):2180-2181
  相似文献   
99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已成为当前冠心病研究的重点 ,旧的分型对ACS患者进行快速的分类和及时、有效的处理实际意义不大。根据临床实践 ,笔者提出新的分型及诊断建议 ,这对指导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积极意义。1 新分型根据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和临床特征建议分型为 :①ST段抬高的ACS ,也称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②ST段不抬高的ACS ,这一类ACS又包括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过去讲的自发型心绞痛、混合型心绞痛、初发劳累型心绞痛、恶化劳累型心绞痛、卧位心绞痛、夜间心绞痛、中间综合征等均包括在不稳定…  相似文献   
998.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u Q  Li D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9):659-661
目的 探讨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术前诊断、手术治疗的术式和疗效。 方法 1991年 8月~ 1999年 3月 ,8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其中 7例采用肺动脉内隧道成形术 ,1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例患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同时进行了二尖瓣成形术。术前进行了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心导管、心脏造影等全面检查。术后随访 7例 ,随访时间平均 (4 6 8± 10 7)个月。 结果  8例患者无住院死亡和严重并发症 ,7例随访无晚期死亡 ,1例患者因肺动脉内隧道缝线撕脱 ,导致主动脉 主肺动脉瘘 ,二次手术修补成功。随访患者NYHA心功能Ⅰ级 ,LVED平均 (4 6 4± 3 7)mm ,较术前平均 (5 4 4± 2 8)mm明显减少 (P <0 0 1) ,EF值 (6 9 4± 2 3) %较术前 (5 9 6± 2 8) %明显提高(P <0 0 5 )。 结论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治疗的主要原则为重建 2支冠状动脉系统并处理好合并病变。肺动脉内隧道矫治方法 ,简便易行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归属中医学“真心痛”、“厥心痛”、“胸痹”范畴。笔者在临床工作中 ,针对不同类型患者 ,进行辨证施护 ,效果较好 ,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1998年2月~2002年8月期间71例冠心病患者 ,均为住院患者 ,男性40例 ,女性31例 ,其中心脾两虚型25例 ,气滞血瘀型15例 ,阴虚阳亢20例 ,心肾两虚型5例 ,心阳虚衰型6例。以上患者经过3~10周的镇静止痛、强心利尿、抗休克、吸氧等治疗及护理后 ,证情稳定而出院 ,其中有2例因经济原因而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  相似文献   
1000.
韩猛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8):971-972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变化规律。方法 测定 4 0例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异常患者及 2 8例造影正常者血清脂蛋白 (a) [Lp(a) ]、甘油三脂 (TG)、总胆固醇 (T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结果 有冠脉病变者Lp(a)水平显著高于冠脉正常者 (P <0 0 0 1)。结论 血清Lp(a)水平增高对冠心病诊断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