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0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28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59篇
预防医学   25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78篇
  1篇
中国医学   1853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中药内外兼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翠月 《国医论坛》2003,18(3):26-26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即带状疱疹在皮肤愈合后所遗留的持续数周至数年的皮神经疼痛 ,其疼痛呈针刺样或烧灼样 ,阵发性出现 ,程度剧烈 ,以至影响饮食睡眠。西医治疗本病的方法较多 ,但效果均不理想。笔者近年采用中药内外兼治 8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6例患者中 ,男 2 4例 ,女 62例 ;年龄最小 35岁 ,最大 83岁 ;病程最短 3周 ,最长 4年。诊断依据 :1既往有带状疱疹病史。 2自觉带状疱疹发作时的疼痛持续至今。3疼痛特点仍呈针刺样或烧灼样 ,且阵发性出现。2 治疗方法2 .1 内治法 笔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认为正气不足…  相似文献   
12.
低颅压性头痛从心脾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士瑾 《新中医》2009,(6):118-119
低颅压头痛的突出特点是直立性头痛明显,卧位疼痛减轻或消失,头痛轻重不一。本病头痛可能与脊部外伤、劳损、蛛网膜下腔完整性受损,形成潜在窦道,脑脊液漏出有关。伴有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头痛则可能与脑脊液分泌不足有关。低颅压头痛属于中医学头痛范畴,凡六淫之邪外袭或内伤诸疾皆可导致头痛。临床上,笔者根据其主要症状体征具有心脾两虚的特点,提出从心脾论治,心得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陈芳 《中医药学报》2009,37(2):38-39
1 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竺某某,男,45岁,农民,2006年4月19日初诊。患者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已有12年。近几年有反复发作趋势,每因劳累而发作。4月前因过度劳累后出现全身大小不等的紫癜,经住院治疗37天,仍未见好转,遂求治于中医。诊见:患者面呈满月脸,全身皮肤有瘀点、瘀斑,  相似文献   
14.
女性因其生理有周期耗血多的特点,若不善于养血,就容易出现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发枯、头晕、眼花、乏力、气急等血虚症。严重贫血者,还极易过早发生皱纹、白发、脱牙、步履蹒跚等早衰症状。血足,皮肤才能红润,面色才有光泽,女性若要追求面容靓丽,身材窈窕,必须重视养血,养血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卢颖 《家庭医药》2007,(12):20-20
1906年夏,光绪皇帝因天气炎热,感受暑热得病,又因过多食用皇太后慈禧赏的粽子,积于肠胃不得消化,因而使病情更加严重.召来太医诊治,太医不敢用清暑消导之攻下药,害怕有伤龙体,只给皇上开出人参、黄芪、白术、当归、菟丝子、枸杞等健脾益肾、补气养血之品,结果令皇上实证变得更实,暑热积滞壅闭不出,出现了胸膈饱闷不适、呕吐、自汗等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养血调经合剂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对照组甲(痛经丸)157例,对照组乙(芬必得)143例。结果治疗组治愈126例,好转149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甲治愈43例,好转70例,无效44例,总有效率74.13%;对照组乙治愈38例,好转68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74.13%。结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二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牛黄解毒丸(片)使用不当常会产生过敏反应性药疹、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牛黄解毒丸(片)的毒副作用主要来源于黄雄,它的主要成分为硫化砷。硫化砷遇热易分解变成有毒的三氧化二砷,在肾脏可致脊髓中枢和周围神经炎、胃肠炎、肝损害、皮疹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血栓前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9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按就时间顺序分为A组(对照组)、B组(养血清脑颗粒组)、C组(联合用药组)各30例,分别观察3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1(ET-1)、纤维蛋白原(FI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变化,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EDD)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C组经过治疗后,NO水平升高,ET-1水平和FIB减低,t-PA活性增强,PAI-1活性降低,EDD显著改善,两治疗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治疗组治疗后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服用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血栓前状态,可以作为脑血栓形成的一级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养血补肾口服液建立专属性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0-β-D-葡萄糖苷进行了含量测定,采用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为ψ(乙腈:水):25:75。结果:线性范围0.03392~2-7136μg,平均回收率为98.37%,RSD:1.00%(n:5)。结论:本法操作简便,易行,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黄岑汉  刘燕平 《陕西中医》2006,27(6):741-742
当归芍药散,方出《金匮要略》。该方配伍严谨、精炼,具有养血调肝,运脾除湿之功,专治妇人腹中诸疾痛。笔者依据本方之功效,在临床将此方变为汤剂,用治其它疾病,也每获良效,兹举验案3则。1黄疸(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王某,女,26岁。2003年2月22日初诊。原患甲型肝炎,经住院治疗2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