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78篇
  免费   3048篇
  国内免费   3451篇
耳鼻咽喉   221篇
儿科学   195篇
妇产科学   199篇
基础医学   3507篇
口腔科学   1102篇
临床医学   5767篇
内科学   2500篇
皮肤病学   1287篇
神经病学   750篇
特种医学   21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0篇
外科学   3043篇
综合类   11461篇
预防医学   5509篇
眼科学   2740篇
药学   9727篇
  52篇
中国医学   4019篇
肿瘤学   1780篇
  2024年   439篇
  2023年   1439篇
  2022年   1204篇
  2021年   1459篇
  2020年   1262篇
  2019年   1177篇
  2018年   704篇
  2017年   1047篇
  2016年   1250篇
  2015年   1446篇
  2014年   2306篇
  2013年   2212篇
  2012年   3161篇
  2011年   3413篇
  2010年   3005篇
  2009年   3018篇
  2008年   3648篇
  2007年   3220篇
  2006年   3037篇
  2005年   3146篇
  2004年   2367篇
  2003年   1932篇
  2002年   1587篇
  2001年   1415篇
  2000年   1135篇
  1999年   916篇
  1998年   804篇
  1997年   737篇
  1996年   624篇
  1995年   597篇
  1994年   505篇
  1993年   364篇
  1992年   355篇
  1991年   312篇
  1990年   292篇
  1989年   300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为评价叶绿素光敏剂光动力疗法(CPD-PDT)预防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32例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接受叶绿素光敏剂光动力疗法,并均接受随访。结果: T期组与 T期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 42.1%和 69.2%, P> 0.05)。单发肿瘤与多发肿瘤复发率亦无显著性差异(44.4%和 64.3%,P>0.05)。T2期和T3期组患者无瘤生存时间(月)分别为19.80±14.80和22.67±19.72(P>0.05)。病理分级为Ⅰ级与Ⅱ、Ⅲ级组的复发率(0和66.7%,)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叶绿素光敏剂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地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92.
五苓散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动物实验证明,五苓散对脱水状态的机体呈现抗利尿作用,而对水肿状态的机体则显示利尿作用;五苓散的利尿机制作用于钠转运系统较少,而主要作用于水输送系统,因此基本不影响尿中电解质浓度;五苓散中的药物基本上都是《本经》中的上品药,而上品药无毒性,具有延年益寿作用。基于以上特点,不能把五苓散简单地视为类西药的利尿剂。人们把中药中像五苓散这样的药理作用称为双向调节作用,或叫做适应原样作用。五苓散应属于生物反应修筛剂  相似文献   
993.
994.
人参养荣片对化疗小鼠造血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人参养荣丸是由人参、白术、茯苓、黄芪、当归、熟地等12味中药制成的经典复方制剂。原方剂为蜜丸,服用不便,给药量少。药剂科在保护其有效成分不损失的情况下,实行剂型改革。我们研究了剂型改革后的人参养荣片(RSYRT)对造血功能受抑小鼠的调节作用,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氩激光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氩激光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68例(68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采用氩激光治疗,并随机对其中的32例(32只眼)联合取用中药,两组患者平均观察12个月。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视力增进较激光组的视力更好。结论:氩激光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能够更好的提高患眼视力。  相似文献   
996.
热休克蛋白与肿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热休克蛋白是生物细胞在受到各种理化因子刺下产生的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具有“分子伴侣”作用。HSP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HSPs-肽复合物通过活化体内多个CTL克隆,可望特异杀伤同一种肿瘤内所有肿瘤细胞,打破免疫耐受,消灭残存瘤组织,克服目前肿瘤中难以解决的抗原多变性及细胞异质性等困难。HSP70反义RNA通过阻断肿瘤细胞HSP70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增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亦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  相似文献   
997.
增强PHA-LAK细胞诱导激活新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5年在上海召开第四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会议以来,我国的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和应用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新的进展;与此同时,国外又涌现出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召开一次有关的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将对我国肿瘤生物治疗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乃至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研究会及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会议”于1997年9月21~25日在四川成都召开.这次会议共收到稿件429篇,为历届肿瘤生物治疗会议之最,也表明目前国内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之兴盛.其中,21篇作了大会发言;203篇以摘要形式在《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上发表;120篇参加了分组讨论.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1)总结和交流自第四次全国肿瘤生物治疗会议以来我国肿瘤生物治疗领域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工作,对此作出恰当的评价并增进对国外最新进展的了解;(2)介绍各单位在肿瘤生物治疗领域的研究及临床工作,从而加强国内同行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学习肿瘤生物治疗的规范化要求、新药技术的审评要求以加强对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及应用的管理;(4)通过了解与学习国外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研究基础提出国内肿瘤生物治疗领域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8.
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和应用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80年代中叶以来,肿瘤生物治疗已做为重要的肿瘤治疗模式而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一定疗效。但不论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均有一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以期扬长避短,发挥生物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特点与疗效。 1 肿瘤生物治疗的演进 肿瘤生物治疗是一种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疗法。上溯千余年,在中医药中就有“扶正祛邪”、“软坚散结”、“以毒攻毒”、“活血化瘀”等利用中药来治疗癌症的治则。19世纪末叶西方提出用Coley毒素治疗癌症。现代肿瘤免疫治疗概念的建立,始于1953年动物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的发现——肿瘤免疫学的诞生。此后至1983年多种非特异性生物制剂(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免疫核糖核酸、转移因子等)的大量临床应用和通过动物实验,为人类肿瘤免疫治疗奠定了科学基础。80年代中叶,伴随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重组细胞因子的出现,第一例肿瘤病人自体CTL过继免疫治疗的问世,  相似文献   
999.
树突状细胞在激发机体抗白血病T细胞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报道DC可以由单核主粒细胞分化生成,本研究应用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了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细胞向DC的分化。从M3型APL患者外周血分离白血病细胞,加入GM-CSF(100ng/ml)或GM-CSF(100ng/ml)_rhIL=4(500U/ml)w体外培养14天,并于培养结束前3天加入TNF-α(100ng/ml)。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00.
恶性胸腔积液的局部生物治疗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观察恶性胸腔积液的局部生物治疗疗效。方法 对我院1991年6月~1998年1月收治的12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生物治疗组和化疗组,生物治疗组先后应用PJV,BM—828、N—CWS胸腔注射,并分别与同期PDD胸腔化疗对比。结果 生物治疗组分别取得了73.9%、82.0%、83.3%的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胸腔局部生物治疗不失为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之一,其疗效优于胸腔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