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8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25篇
内科学   22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48篇
综合类   463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74篇
  1篇
中国医学   10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自杀未遂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汉族人群自杀未遂的环境危险因素、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158/108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未遂有无关联。方法采用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205例自杀未遂者(男性89例、女性116例)与相应对照(与病例同性别、年龄相差3岁以内、同地区)进行COMT158/108基因型测定、环境因素与自杀未遂的关系研究。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在COMT基因型、基因频率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OMT158/108Val/Val、文化程度低、吸烟、情感冲突、精神障碍、抑郁皆为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43(95%CI:1.10~5.40)、5.70(95%CI:1.88~17.27)、3.54(95%CI:1.02~12.36)、10.96(95%CI:4.74~25.34)、6.35(95%CI:1.68~24.05)、11.30(95%Ci:4.58~27.89);且因素间无相乘模型一级交互作用。结论研究表明,文化程度低、吸烟、情感冲突、精神障碍、抑郁为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支持COMT158/108Val/val为自杀未遂的易感基因型。并提示基因图谱上116bp片段可能与COMT高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92.
外伤后甲亢危象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时颖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5):466-466,478
甲亢危象也称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毒症病情极度加重,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本病不常见,但死亡率很高。甲亢危象一般可占住院甲亢病人数的1%~2%。本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少见。其发生原因可能与循环内FT3水平增高,心脏和神经系统的儿茶酚胺激素受体数目增加,敏感性增强有关。本症的主要诱因包括感染,手术,放射碘治疗,创伤,严重的药物反应,心肌梗死等。临床表现为原有的甲亢症状加重,包括高热(〉39℃),心动过速,心率140~240次/分,伴房颤或房扑,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者出现虚脱休克,嗜睡,谵妄,昏迷,甚至有心力衰竭,肺水肿,偶有黄疸。  相似文献   
93.
王晓鹏  陈丽 《临床医药实践》2006,15(2):87-88,129
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仍是危重患者最主要的死因之一,近30年来病死率呈上升挡势,G^+菌所致感染性休克明显增多,混合感染也在增加。其确切致死原因尚未明了,一般认为对儿茶酚胺耐药的低血压和脓毒症时心肌抑制是主要死因。而心肌细胞膜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发挥了主要的作用。本文就感染性休克中心肌β-AR的变化、机制及预防治疗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4.
在不少学的研究中已经得出结论:长期铅接触可导致高血压和退行性血管疾患,尤其使收缩压升高。这些病变是铅通过影响激肽释放酶-激肽,血管紧张紊原酶一血管紧张紊系列,及儿茶酚胺代谢而起作用。在实验性铅致高血压的大鼠中发现交感过度兴奋现象,早就有报道。在实验性暴露于铅的小鼠脑组织和尿中发现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HVA)和香草扁桃酸(vanillylmandelic acid,VMA)含量显升高;在血铅升高的儿童尿中,HVA与VMA的含量增高5倍。尤其是近来有作认为,除了下丘脑的血管紧张素以外。乙酰胆碱也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铅作业工人,包括铅致高血压患,儿茶酚胺与VMA的分泌情况。由于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治疗铅中毒的首选药物。而且已被发现具有改变尿中激肽释放酶,激肽酶的活性和醛固酮分泌水平,我们对EDTA对尿中儿茶酚胺和VMA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5.
《医药与保健》2008,16(9):37-37
(1)不宜情绪过于激动:一切不良刺激及精神紧张和疲劳,均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增加,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引起脑溢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层析技术,检测了78例孕产妇、9例非孕妇女、60例脐血的血浆儿茶酚胺(CA)水平。结果表明,在孕期除去甲肾上腺素明显降低外,各组间CA水平无明显变化;脐动脉CA明显高于脐静脉(P<0.01);剖宫产组脐血浆CA水平明显低于阴道产组(P<0.01);胎儿窘迫的脐血浆CA水平明显增高,其幅度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有关。作者认为胎儿血浆CA水平产生于自身,并非母体所传递;胎儿窘迫CA升高,可做为早期诊断胎儿窘迫及其严重程度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7.
90年代,麻醉技术的提高和经济方面的压力对心脏麻醉提出了新的要求,快通道心脏麻醉孕育而生,传统的大剂量阿片类药物麻醉不再是唯一的或是主导的心脏手术麻醉方法。近年来小剂量芬太尼麻醉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比较大剂量与小剂量芬太尼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血液动力学、血浆儿茶酚胺(CA)浓度和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用荧光法测定30例正常人、25例嗜铬细胞瘤、13例肾上腺肿瘤、16例高血压患者尿儿茶酚胺含量,结果:嗜铬细胞瘤患者尿儿茶酚胺明显升高,与正常组及肾上腺肿瘤组、高血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尿儿茶酚胺超过886.5nmol/24h并伴有高血压者基本上可诊断为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99.
脐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朱凤全,张菊青,张为远我们通过脐血浆儿茶酚胺(CA)测定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采集:均采自在本院分娩的孕龄38~40周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脐血60例,其中正常分娩儿11...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血清抗心肌β1与M2受体自身抗体和神经内分泌激素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关系。方法以合成的β1和M2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201例,其中糖尿病心肌病患者51例,2型糖尿病51例,高血压无靶器官受损患者58例及正常对照组41例人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结果①糖尿病心肌病组抗β1和M2受体阳性率分别为64.7%(33/51)和56.9%(29/51),明显高于糖尿病无心肌病组(15.6%和13.7%)、高血压组(15.5%及15.5%)及正常对照组(14.6%及17.7%),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清儿茶酚胺水平糖尿病心肌病组明显高于糖尿病无心肌病组,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免疫学机制和神经内分泌激素可能参与糖尿病心肌病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