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89篇
预防医学   83篇
药学   77篇
中国医学   194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12.
卷柏中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为蕨类卷柏科卷柏属植物卷柏的全草。具有破血散瘀、活血止血的功效,主治腹痛、闭经、徵瘕淋结以及吐血、便血、尿血等症。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表明卷柏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镇痛、降血压、降血糖、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民间用其治疗高血压及癌症,疗效显著。国外学者曾先后从卷柏中分离得到阿曼托双黄酮、异柳杉双黄酮、扁柏双黄酮、苏铁双黄酮及芹菜素5个  相似文献   
13.
郭丽娃 《北京中医》1998,17(2):49-50
一、长期低热吴某某,男9岁,1997年9月4日初诊。患儿低烧四月余,高时体温为37.6℃。胸片、肝功能、血沉正常,OT试验(一),西医拟诊“低烧待查”。用抗炎、退热药后低热一直未退,求治于中医。诊见患儿精神尚好,舌暗红,苔薄黄,脉细滑略数。查:咽红,...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日子,细心的任女士发现自己有便血现象,便到医院检查,结果是得了痔疮。因为症状较轻,用药治疗后症状很快消除。任女士以为没事了。谁知过了一段时间。痔疮又卷土重来,而且症状加重了。当医生建议再次用药治疗时。任女士说什么也不同意。她心里直嘀咕:上次没这么严重,用药都不管用。这次就更别谈了。  相似文献   
15.
便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原因很多,有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大肠息肉与大肠息肉病是属于非感染性肠道疾病。但二者不是一种疾病,可是临床上常常被一些人混淆。虽然二者表面看来都是肠黏膜向大肠腔内隆起。前者是黏膜向大肠腔内局限性隆起或大’肠黏膜局限性增殖突出肠腔病变。而大肠息肉病,又称家族性息肉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有家族史、大肠内有弥漫性息肉、多发生在大肠的远端,是一种癌前病变,癌变危险性很高。如果不治疗,在一定时间内,就会癌变。  相似文献   
16.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 历来被推崇为补中益气的代表方, 临床应用广泛。笔者师古拓新, 治疗多种疾病效彰, 兹举案如下。1 益气养血治便秘陈某, 女, 49岁。教师。2002 年 2 月 10日初诊。因饮食不节, 纳谷不佳, 渐至大便秘结, 排便不畅, 便如球状, 常以润肠通便之剂(麻仁丸、通便灵胶囊等) 治疗 5 年, 疗效渐减, 深以为苦。诊见: 面色萎黄, 常感头晕,体倦乏力, 饮食不思, 气短乏力, 自汗时作,大便6~7天一解, 便后肛门下坠。察其舌胖、质淡苔薄白, 脉细弦。证属脾胃虚弱, 生化不足, 血虚津亏。治从补益气血, 润燥通便。方用补中益气加减…  相似文献   
17.
纤维结肠镜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下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992年2月至2001年7月期间,笔者对34例便血患儿应用成人型纤维结肠镜进行检查与镜下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儿男2例,女9例,年龄6~13岁。34例均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大便带有少许鲜红或暗红血液或粘液性血便。便前脐下或左下腹隐痛24例,排便后疼痛缓解。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4个月。34例患儿有16例经X线钡灌肠检查未明确诊断,23例曾先后在外院拟诊为痢疾或慢性结肠炎,经中西药治疗效果欠佳。方法:应用日本欧林巴斯CF-20I,CF-40I成人型纤维结肠镜,对34例便…  相似文献   
18.
19.
便血     
<正>比部马小楣,大便燥结,粪后便血,右寸浮数,关部虚缓,乃肺金火旺,失下降之令,脾虚不能统血也,宜用豆浆葧脐汁治法。盖葧脐甘寒而滑,益气安中开胃,消食除热止血。豆浆乃淸热散血,和脾胃下大肠浊气,常用亦可。生豆腐浆七分,葧脐汁三分共一碗,豆浆熬滚和冰糖少许,冲葧脐汁空心温服。——清·吴渭川《临证医案笔记》  相似文献   
20.
便血"是胃肠疾病一个很重要的表征,长期便血会导致贫血现象,也有可能是结肠炎或直肠肿瘤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