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71.
焦虫病诊断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虫病又叫血孢子虫病,是由焦虫寄生于动物红细胞及网状内皮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我国动物体内发现的焦虫主要归属于工科工属,即巴贝斯科的巴贝斯属和泰勒科的泰勒属。我国已报道的牛巴贝斯焦虫有3种:双芽巴贝斯焦虫、牛巴贝斯焦虫和卵形巴贝斯焦虫;羊巴贝斯焦虫1种:莫氏巴贝斯焦虫。牛泰勒焦虫有2种:环形泰勒焦虫和瑟氏泰勒焦虫;羊泰勒焦虫1种:山羊泰勒焦虫。巴贝斯焦虫均寄生于牛羊的红细胞内,而泰勒焦虫感染牛羊后,首先侵入网状内皮细胞内(主要为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而后侵入红细胞内。焦虫感染的动物除牛羊外,还有马属动物、犬猪等,有时也可感染人。但本病最主要危害的对象是牛羊。  相似文献   
72.
目的 体外实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侵入人的成骨细胞情况以及观察不同细菌感染剂量、时间与侵入细胞内细菌数量变化.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方法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人的成骨细胞,CFSE荧光标记细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菌感染剂量、时间与侵入细胞内的细菌数量关系.结果 体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感染侵入到人的成骨细胞内,随着细菌感染剂量增加,侵入细胞内的平均细菌数量和侵入率同步增加;感染时间到4 h时细菌的侵入率最大,侵入细胞内的平均细菌数量在30 min~2 h呈现无统计学差异,但到4 h或8 h时呈现明显差异.结论 体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感染侵入到人的成骨细胞内,侵入细菌的数量与不同感染剂量及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73.
张文怡  刘洪臣  吴霞  吕燕  张健 《口腔医学》2008,28(11):580-583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能否侵入体外培养的成年大鼠牙槽骨成骨细胞及其侵入能力。方法采用SA菌株ATCC 25923与体外培养的成年大鼠牙槽骨成骨细胞,按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100∶1的比例即100个细菌比1个细胞侵入15~60 min,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的菌落计数(colony forming unit,CFU),了解细菌侵入情况。结果透射电镜观察显示,30、45、60 min组有侵入成骨细胞现象,以60 min侵入最多,其次分别为45、30 min,SA ATCC25923对成骨细胞的15、30、45、60 min侵入菌落数分别为(13±5)、(435±31)、(803±95)和(1 800±175)CFU/孔。结论SA能侵入成骨细胞内,其侵入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相似文献   
74.
细菌侵袭宿主细胞是许多感染性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该过程与细菌触发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排关系密切。细胞骨架是细胞内以蛋白质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网络结构,由主要的3类蛋白质纤丝构成,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微丝又称肌动蛋白纤维(actin filament),是由双股肌动蛋白丝以螺旋的形式组成的直径为7~9nm的纤维。其功能除了作为细胞形态和极性的结构框架外,还与细胞的运动、分裂、细菌的黏附以及吞噬等过程密切相关。近来的研究表明许多细菌在感染宿主细胞时能利用宿主细胞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侵入细胞,甚至达到胞内运动的目的。细菌侵入细胞和胞内运动的过程涉及到两大类细胞蛋白:WASP蛋白家族和Arp2/3复合物,他们是引发肌动蛋白聚集的关键分子,与许多改变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状态的信号分子有关,最终导致肌动蛋白的聚集。  相似文献   
75.
滋养层细胞对子宫壁组织的侵入是受到严格调控的过程.虽然迄今对该现象已经研究几十年,但对其调控机制仍然了解不多.为了更好地推动这方面研究的开展,对近年来常用于研究滋养层细胞侵入调节的细胞株及体外研究模型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6.
宫颈糜烂是指子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分由于细菌侵入引发感染所致的一种妇科常见疾病。此病症状为白带增多,腰痛,下腹部坠痛等,而且此病在月经前、排便及性交时会加重。女性较容易患此病。2004年3月以来对我院明确诊断宫颈糜烂78例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7.
先兆子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先兆子痫(PE)发病的起因及机制,加强对该病的预防,拓宽临床治疗的理论依据。检索国外近年对PE发病机制的研究并归纳总结。认为PE是一种妊娠并发症,其发病不仅和免疫反应、母体炎性反应、易感基因的遗传有关,还和种族、肥胖、营养、生活方式、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PE是多因素引起的妊娠并发症,对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78.
多种疾病可能发生夜间低氧血症,并可能因此引起一系列并发症。非侵入式正压机通气是近年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型机械通气治疗技术,具有简便易行,舒适性好,费用比较低廉等优点,就其在纠正夜间低氧血症中的临床应用和技术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9.
破伤风是因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并在伤口处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黏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外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但是破伤风不会因“风”而感染。  相似文献   
80.
新生儿脐带的脱落一般在生后3~7d。脐部是一个自然的伤口,也是一个细菌侵入的门户,断脐时或出生后的处理不当,脐残端被细菌侵入,繁殖可引起新生儿脐炎。新生儿脐炎是新生儿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严重时引起败血症,甚至死亡。因此做好新生儿脐部护理十分重要。我们对新生作每日常规做脐部护理,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