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1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769篇
内科学   22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2077篇
预防医学   98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44篇
中国医学   222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298篇
  1996年   307篇
  1995年   280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229篇
  1991年   244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江苏省10年伤寒流行趋势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相似文献   
102.
103.
对《伤寒杂病论》中所论眩晕的病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将其归纳为感受外邪,营卫不谐;中焦气滞,浊热内盛;脾虚不运,水湿内停;上焦阳虚,胸阳被阻;真阴不足,阳阴两虚;下焦阳虚,水液蓄积;情志郁结,疏泄失职等7种。  相似文献   
104.
105.
一起伤寒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3~5月,杭州市桐庐县深澳镇发生一起伤寒暴发疫情,持续62天,经调查证实为一起由于饮用水受污染引起的水型伤寒暴发。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新生儿鼠伤寒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9年10~11月,我院婴儿室发生一起新生儿鼠伤寒暴发,历时近两个月,58名婴儿22人发病,发病率38%,经大便和血培养证实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大便培养阳性22例,阳性率100%,血培养阳性13例,阳性率59.1%,药敏实验35个菌株对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肟钠敏感。由于确诊和治疗及时,22名患儿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07.
伤寒并发下消化道大出血是导致伤寒死亡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一般多主张内科保守治疗,对于手术治疗尚有争议。我院1980年10月一1994年7月共收治伤寒病人485例,并发肠大出血23例(死亡1例),占4.7%,其中13例在内科积极治疗无效,在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病人生命的情况下被迫手术治疗而痊愈出院,并进行了最长达5年半的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诊断:13例伤寒均经病原学或血清学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病例情况:男四三例,女2例;年龄20~45岁9例,45岁以上4例。出血前持续高热半月以上者11例,有腹胀腹泻者8例,反复便血1周以上者…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鼠伤寒沙门氏菌(STM)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我市先后发生了几起。为了解福州市STM菌株的耐药情况,以提供科学的临床治疗依据,收集1990~1995年从本市分离的38株STM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9.
110.
本研究用细胞外记录方法研究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特点。共记录了194个多巴胺能神经元。其中,大多数神经元(78%)可被尾部强电刺激(15mA,1.0ms)所抑制,15%被兴奋。兴奋和抑制反应均依赖于刺激强度。当刺激强度变化于0~20mA时,伤害性反应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显著相关。来自不同部位的刺激可会聚于同一神经元。反应潜伏期和阈值提示Aδ纤维参与伤害性信息传入黑质的过程。本文还讨论了多巴胺能神经元系统在痛觉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