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365篇
  免费   14694篇
  国内免费   7618篇
耳鼻咽喉   1429篇
儿科学   5989篇
妇产科学   3067篇
基础医学   12927篇
口腔科学   3550篇
临床医学   52202篇
内科学   32378篇
皮肤病学   6600篇
神经病学   5002篇
特种医学   77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9篇
外科学   13670篇
综合类   103304篇
预防医学   53807篇
眼科学   2778篇
药学   45175篇
  503篇
中国医学   45904篇
肿瘤学   5243篇
  2024年   2130篇
  2023年   7699篇
  2022年   6314篇
  2021年   8263篇
  2020年   8623篇
  2019年   8817篇
  2018年   4319篇
  2017年   8180篇
  2016年   8223篇
  2015年   10774篇
  2014年   18709篇
  2013年   17819篇
  2012年   22359篇
  2011年   23767篇
  2010年   22316篇
  2009年   21264篇
  2008年   24535篇
  2007年   22227篇
  2006年   19813篇
  2005年   20746篇
  2004年   16834篇
  2003年   15406篇
  2002年   12951篇
  2001年   11501篇
  2000年   8718篇
  1999年   7102篇
  1998年   6401篇
  1997年   6265篇
  1996年   5608篇
  1995年   4841篇
  1994年   4202篇
  1993年   3146篇
  1992年   2802篇
  1991年   2679篇
  1990年   2151篇
  1989年   2475篇
  1988年   587篇
  1987年   413篇
  1986年   267篇
  1985年   203篇
  1984年   87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991.
目的比较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加替沙星组及左氧氟沙星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成本一效果.结果两组疗效、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成本一效果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设其他费用不变,药价下降10%,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同前面一致.结论加替沙星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可以节约卫生资源,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是更为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125例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临床幽门螺杆菌感染病理特点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125例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中Hp感染阳性72例,阳性率为57.6%。经过统计学分析,Hp感染与病理诊断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炎症相关,而与病理诊断萎缩、肠化无关。结论: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Hp感染和病理诊断胃黏膜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炎症相关,提示Hp感染在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院内传染科病区传染源集中,稍不注意消毒隔离就可能造成院内感染。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中,基础护理工作格外重要,尤其是在传染科病房区,基础护理工作成为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一环。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强化基础护理,控制传染科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方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伏九贴敷治疗肺系病证时机选择理论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九贴敷疗法是一种中医外治法,本文从运气学说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学说等角度诠释天人相应理论,并提出冬病夏治、夏病冬防的伏九贴敷疗法,是"天人相应"理论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学说的有机结合和具体体现.本文通过伏九贴敷疗法时机选择的中医理论探讨,将时间医学融入中医药外治法,旨在提高临床疗效,为中医药特色疗法临床实践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5.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为众多患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微创、安全治疗手段。与传统的手术治疗相比,并发症和副反应轻微,但仍可对病人造成一定的不适和痛苦。因此,护士要懂得观察与及早发现并发症,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将不良反应的伤害减至最小。  相似文献   
996.
周兴华 《四川中医》2009,27(5):8-10
糖尿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杀手。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其显著疗效,本文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调摄等方面介绍谢春光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7.
李发枝教授应用甘草泻心汤经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远征 《河南中医》2009,29(8):740-741
李发枝教授善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氏病、干燥综合征、高热不退等疑难病,均取得显效。  相似文献   
998.
报告1例盘状红斑狼疮并发结节性皮肤狼疮黏蛋白病。患者男,45岁因而颈部红斑、皮肤萎缩20余年.背部、双上肢斑块、结节半年余就诊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ANA)(+),滴度1:320.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均(-),背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提示真皮中上部大量黏蛋白沉积。  相似文献   
999.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以发热、乏力、自汗、顽固的关节或肌肉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对慢性布病的治疗,我国在多年的防治实践与科研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布病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通常对于中药作用的认识都是从中医传统的机理进行分析、归类运用;很少从现代中药药理方面来认识其作用机理,故临床应用时,对药物作用并不十分清晰,运用也很困难。所以要运用中药药理学阐述治疗慢性布病的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使中药作用的认识更清晰、更直观,易于运用。布病的变态反应是引起慢性布病病理改变的重要原因,这一点为…  相似文献   
1000.
吉林省2000~2005年布氏菌病病原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吉林省是布病重疫区,流行较久,危害严重。在各级政府和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多年的防治,1988年达到控制区标准。近年来,各种原因的影响下,人、畜间布病疫情回升,暴发点增多,发病率逐年增高。为及时了解疫情现状,掌握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