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71.
目的:从产气肠杆菌基因组中筛选组成型启动子,并检测其活性。方法用Sau3 AⅠ限制性内切酶将产气杆菌的基因组酶切到500 bp大小,连接到pCMR8 a载体上,转化DH5α感受态后涂布氯霉素和卡那抗生素的双抗平板上筛选启动子,经SDS-PAGE分析启动子的蛋白表达能力,筛选较强启动子并对其进行截短和顺反性实验,最后利用截短启动子表达不同的蛋白。结果成功筛选到了5个启动子序列,获得到了表达能力最强启动子的截短核心序列,验证了其具有反向启动外源蛋白表达的能力,成功表达了其他外源蛋白。结论本实验通过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成功的筛选并验证了产气杆菌的一种组成型启动子,具有较强的启动外源蛋白表达能力,对工业上蛋白的生产及实验室表达某种蛋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梭状芽胞杆菌 (Clostridium)是机体肠道正常菌群。产气荚膜梭菌 (Cl.perfringen简写Cl.p)是其中少数致病菌之一 ,健康成人的分离率为 5 2 % ,而老人则为 92 % 〔1〕。有关学者对它产生的腐败作用和在消化道肿瘤发生的相关性较为关注〔2〕。本文报告昆明种小鼠长期饲Cl.p后 ,其胃肠粘膜组织病理变化、肝细胞增生和肠道菌群变化。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 30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 2 0g,由河南医科大学动物中心供应 ,封闭饲养。1 2 菌株 产气荚膜梭菌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 ,菌号 6 47…  相似文献   
73.
<正>产气荚膜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体内,为条件致病的厌氧杆菌,对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容易导致暴发性感染,导致患者迅速死亡,病死率达70%~100%[1-2]。本院抢救1例肝癌介入术后产气荚膜梭菌暴发性感染并严重血管内溶血的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既往身体健康。因食欲不振2个月余,确诊肝癌7 d, 于2022年1月5日入院。上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肝癌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胆总管结石、腹水。  相似文献   
74.
探讨糖尿病患者产气荚膜梭菌(Cp)感染导致肝脓肿、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过,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分析某院2022年8月收治的1例Cp感染引起肝脓肿、溶血性贫血、血流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检索到19篇外文文献,结合本研究1例,共纳入20例患者。男性、女性各10例,平均年龄70.7岁,合并糖尿病12例。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溶血性贫血。死亡17例(85.0%),从就诊到死亡平均时间23.84 h,其中14例(82.4%)患者在明确病原菌诊断前已死亡,11例(64.7%)患者在入院≤8 h因抢救无效死亡;存活患者仅3例,均在疾病早期得到病原学结果,2例患者早期行肝脓肿穿刺引流术,另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肝脓肿自行破溃至肝包膜下,肿块缩小。Cp感染肝脓肿合并溶血性贫血进展迅速,早期病死率极高,故早期诊断十分重要。怀疑Cp感染时,应立即行穿刺液/血液革兰染色,或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等检测手段明确病原诊断,以期通过早期调整敏感抗菌药物和清除感染病灶改变患者生存结局。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临床连续分离的产气肠杆菌耐药性及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菌株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方法 用Vitek2-Compact仪对临床连续分离的240株产气肠杆菌进行鉴定和常规药敏试验,并筛选出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菌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MIC值;用改良的三维试验方法分别检测耐药菌株的ESBLs与AmpC酶;改良Hodge试验法检测碳青霉烯酶;用PCR扩增法检测3种β-内酰胺酶的耐药基因;结果 240株产气肠杆菌对23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在3.8%~100%之间,最高为头孢西丁(100%)、最低为亚胺培南(3.8%);筛选出10株耐碳青霉烯类产气肠杆菌;三维试验10株菌ESBLs 及AmpC酶均为阳性,Hodge试验阳性7株。PCR结果示,携带blaKPC基因7株;携带blaCTX-M基因7株,携带blaSHV基因2株;携带blaDHA基因6株,携带blaACT/MIR型ampC基因4株; 16SrRNA基因定量确定ampC基因的表达增加的3株。结论 产气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其主要耐药机制为产碳青霉烯酶、ESBLs与AmpC酶。  相似文献   
76.
Objective To detect of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by qPCR in mouse models and a clinical case in order to offer early diagnosis.Methods 40 Kunming mice were randomly grouped and intramuscular injected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ype A in leg 0.1 ml(3.5 × 109cfu/ml or 3.5 × 108cfu/ml or 3.5× 107cfu/ml,diluted with saline),while control group was injected with 9% sodium chloride 0.1ml.The mouse models and a clinical case were detected by qPCR.Results The death rate of 3.5 × 109,3.5 × 108,3.5 × 107cfu/ml and the blank group were 90%,70%,10% and 0% after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for 72 h spectively.The mean Ct values among these groups were 21.21 ±2.69,28.45 ±2.74,32.49 ±2.87 and 0.00 ± 0.00(P < 0.05).The Ct values of the patient were 30.67 and 30.44.Conclusions Cclostridium perfringens could be successful identified with qPCR in mouse models when the mice still did not show any symptoms.  相似文献   
77.
将采集的餐厨垃圾经过分选、破碎预处理后,进行以双层玻璃反应釜为消化反应器的厌氧发酵实验。考察了有机负荷、停留时间以及搅拌对产气量和固体去除率的影响,并研究了整个过程pH和产气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8.
王捷 《应用预防医学》2001,7(2):125-125
1995年我们在对柳州市某厂经销部进行监督时发现该部出售的河北某肉联厂生产的肉罐头无生产日期、批号 ,经检查发现部分罐头有胖听现象 ,于是我们对这批罐头抽样进行常规无菌检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样品采正常罐头2罐、轻微胖听2罐、严重胖听2罐。1.2材料溴甲酚紫葡萄糖肉汤、庖肉培养基、亚硫酸盐—多粘菌素—磺胺嘧啶琼脂(SPS)培养基、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ET)、动力—硝酸盐培养基、含铁牛奶培养基、卵黄琼脂培养基、0.1 %蛋白胨水稀释剂、硝酸盐还原试剂、产芽胞培养基(DS)均参照GB4…  相似文献   
79.
何家勤  杨必爱 《医学信息》2006,19(7):1272-1272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胆管急性梗阻时发生的较严重的化脓性感染。常见的化脓菌有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产气杆菌、葡萄球菌等,多混合感染。由于梗阻胆管内高压、细菌繁殖迅速,患者多有“胆源性败血症”及“内毒素性休克”的发生,病势凶猛,变化快,死亡率较高。因而,密切观察病情及护理,对手术时机的选择及病人的安危至关重要。现将我院近几年来30例患者的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0.
报道作者在西非冈比亚服务期间(1991年10月~1993年10月)收治的18例坏疽性口炎病人。在治疗中,除了对症处理诱发病外,还重点注意早期恢复病人全身内外环境,尤其病灶局部微循环改善,使正在坏死病灶不再急剧快速恶度变,病程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