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8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74篇
基础医学   164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213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188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4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1919篇
综合类   1955篇
预防医学   1150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763篇
  5篇
中国医学   704篇
肿瘤学   53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570篇
  2011年   606篇
  2010年   595篇
  2009年   558篇
  2008年   664篇
  2007年   616篇
  2006年   548篇
  2005年   505篇
  2004年   413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史普林 《家庭医生》2010,(24):64-64
乳房对于婴儿的意义,其实就是最早最好最迷人的“奶瓶”。她闪着永恒的母性光辉,照亮婴儿甜美的微笑。  相似文献   
32.
2001年6月~2006年5月笔者采用肿胀麻醉超声碎脂法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8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一种以多中心发生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也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乳房疾病,好发于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目前外科手术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乳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患者康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34.
笔者对17例乳腺恶性肿瘤(Ⅰ期4例,Ⅱa期7例,Ⅱb期6例)和5例良性癌前病变施行了保留乳头乳晕、乳房皮肤的乳房腺体皮下部分或全乳腺切除手术,同时行自体组织再造10例,其中腋下淋巴结清扫6例;硅凝胶假体一期乳房再造12例,其中腋下淋巴结清扫4例。术后给予CAF,CEF,CAT方案的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随访2~72个月,平均42个月。结果示,全组患者均存活,恶性肿瘤患者无局部复发和全身转移。硅凝胶假体植入者无包膜挛缩、感染等并发症。全组再造乳房外形优良。良恶性乳房疾病需行乳腺切除,可根据个体化需要保留乳头乳晕、乳房皮肤或部分腺体进行一期的乳房再造。自体组织或假体乳房再造各有优缺点。只要行规范的综合治疗,不会增加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危险。该术式可使患者在肿瘤治疗安全的同时有一个理想的乳房外形,提高了患者长期生存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中Ⅳ区皮瓣的取舍。方法通过16例实施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术中观察皮瓣的皮色、断面出血颜色,并利用近红外血氧监测仪测定皮瓣各区的组织血氧饱和度,决定Ⅳ区皮瓣的取舍。术后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及美学效果。结果16例中5例Ⅳ皮瓣的肤色正常、断面出血呈鲜红色而非暗红色、组织血氧饱和度不低于Ⅲ区组织血氧饱和度的95%。在接受了保留Ⅳ区皮瓣的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后,再造乳房全部成活,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患者对再造乳房均很满意。结论近红外血氧无创检测有助于决定Ⅳ区皮瓣的取舍。有选择地实施保留Ⅳ区皮瓣的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可用于大面积胸壁缺损或乳腺尾叶的修复重建。  相似文献   
36.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乳腺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但近年来美、英、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乳腺癌死亡呈明显下降趋势[1,3,6,15],这可能与多因素有关,但其主要原因为:①医疗设备与技术的提高,使早期确诊病人增多。②乳腺癌的治疗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乳腺的治疗目前的共识是:乳腺癌作为一个全身性疾病,治疗应以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的综合性治  相似文献   
37.
陈莉 《护理学杂志》2007,22(10):47-48
对81例患者行乳房内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取出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5.5h,平均2.6h。术中出血量90~1080ml,平均645.0ml。住院时间7~15d,平均8.9d。无血肿、感染等并发症,MRI复查PAHG清除率均达95.0%。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并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出入量,及时补充血容量,保证手术野照明,充分灌洗手术腔隙,减少PAHG在体内残留等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究隆乳术后包膜囊挛缩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原切口(腋窝顶或乳房皱襞下),对隆乳后包膜挛缩者采用包膜囊保留并在其浅层再置人假体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12例14侧乳房包膜囊挛缩症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保留挛缩的包膜囊并在其浅层置人假体的乳房假体包膜囊挛缩治疗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并可通过腋窝顶小切口完成等优点,是治疗乳房假体包膜囊挛缩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9.
乳头乳晕坏死1例治疗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性,23岁,未婚.因双侧巨乳伴重度乳房下垂,在我院行巨乳缩小矫正术,手术采用垂直切口、乳头乳晕上方真皮腺体蒂移位的缩小方法.乳头乳晕移位12 cm,单侧腺体组织切除量620 g.术后第2天,一侧乳头乳晕血运良好,另一侧乳头乳晕颜色发紫,静脉淤血,经局部穿刺放血、高渗溶液湿敷等治疗,乳头仍完全坏死,仅残留很少部分乳晕组织.  相似文献   
40.
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征,更是女性曲线美的重要部分。乳房的“表情”会随着乳房的健康程度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