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正> 三叶青为葡萄科植物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的干燥块根,未见于古代本草.《植物名实图考》载“蛇附子”云:“蛇附子产建昌.蔓生,茎如初生小竹,有节.一枝三叶,叶长有尖,圆齿疏纹.对叶生须,须就地生,根大如麦冬.俚医以治小儿高热、止腹痛,取浆冲服.”再参见其附图,均与三叶青很相象.该药民间使用效果极佳,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能.笔者在制定省药材质量标准时采制了不同产地药材标本,对其作了生药学鉴别,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2.
三叶青的生药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3.
三叶青黄酮对H-22荷瘤小鼠瘤体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三叶青总黄酮对H-22荷瘤小鼠瘤体的抑制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小鼠肝癌H-22细胞右前肢腋窝皮下接种造膜,观察低、中、高剂量三叶青黄酮对荷瘤小鼠抑瘤率、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的影响,并通过定量RT-PCR检测小鼠皮下移植瘤Fasp-3、CytC的表达情况.[结果]低、中、高剂量三叶青黄酮对H-22荷瘤小鼠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34.28%、32.56%和29.24%;皮下移植瘤Fasp-3、CytC mRNA的表达低剂量组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三叶青黄酮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这一作用与其能促进肿瘤细胞的促凋亡基因Fasp-3、CytC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究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THAA)固体纳米晶肠吸收动力学特性。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CORTECSTM UPLC-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6μm),乙腈(A)-水(含0.1%甲酸,5%甲醇)(B)梯度洗脱,建立同时测定大鼠在体肠灌流液中THAA固体纳米晶9个特征效应组分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比较THAA固体纳米晶、原料、普通颗粒剂中特征效应组分群在大鼠不同肠段的累积吸收量、最佳吸收部位及可能的转运机制。结果:大鼠在体肠灌流液中效应组分群的定量分析方法精密度及准确度良好,可用于肠吸收动力学研究;固体纳米晶保留了THAA效应组分群的肠吸收特性,十二指肠、回肠为最佳吸收部位;新绿原酸、绿原酸的肠吸收机制可能是促进扩散过程;异荭草苷-2’-O-鼠李糖苷、牡荆苷-2’-O-鼠李糖苷、异牡荆苷-2’-O-鼠李糖苷可能是被动吸收过程;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在高浓度时吸收可能存在饱和性抑制现象,存在被动吸收过程及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固体纳米晶组效应组分群在各肠段的表观吸...  相似文献   
105.
三叶青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三叶青对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静脉注射BCG和LPS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在注射LPS前,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三叶青(10、15、20mL/kg),连续10d后,取血清,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测定肝组织匀浆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不同剂量的SYL治疗组小鼠血清ALT、AST、LDH活性及肝组织匀浆MD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且肝组织损伤不同程度地减轻。结论:三叶青对BCG和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三叶青中13种黄酮类成分(原花青素B1、原花青素B2、儿茶素、异槲皮苷、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槲皮苷、丁香亭-3-O-葡萄糖苷、阿福豆苷、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方法:超高效液相色谱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柱温40℃.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进行检测,多反应监测模式定量测定.结果: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13种黄酮成分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53);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5.84%~107.38%和0.84%~2.65%.结论:该方法同时测定了三叶青中13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可行,重现性好,可为三叶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洪森荣  刘雯莉  宋冰雁  颜玉情 《中草药》2023,54(16):5358-5371
目的 解析怀玉山产三叶青Tetrastigmahemsleyanum叶绿体基因组信息序列特征和确定其在崖爬藤属的系统位置。方法 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Nova Seq6000进行测序获得怀玉山产三叶青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借助Ge Seq、t RNAscan-SE、MISA、VISTA tools、DNADna SP6.0、JSHYCloud、CodonW1.4.2、Pasteur Galaxy、mafft 7.0、fasttree 2.1.10等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序列分析、密码子偏好分析、崖爬藤属基因组比较分析和系统发育研究。结果 怀玉山产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叶绿体基因组为共价闭合双链环状分子,长160 165 bp,包含1个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 region,LSC)、1个反向重复区a(inverted repeat region a,IRa)、1个反向重复区b(inverted repeat region b,IRb)和1个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 region,SSC);怀玉山产三叶青叶绿体基...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闽产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的小鼠急性毒性反应,初步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 取昆明小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各给药组及空白组;给药组按0.3 m L/10 g最大给药体积,以0.75 g/mL闽产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THAA)的最大浓度药液、0.67 g/mL闽产三叶青粗提物(粗提物)的最大浓度药液分组给药;空白组灌服0.3mL/10g蒸馏水.24h内灌胃给药3次,间隔8h,一次性口服灌胃给药,连续观察14 d,观察其急性毒性症状谱,记录小鼠累计死亡数及小鼠体质量变化.结果 T HAA、粗提物均无法得出半数致死量.观察期间各组小鼠未见中毒反应,无动物死亡;给药14 d后解剖肉眼未见脏器异常;空白组与各给药组间的脏器指数评价及小鼠体质量变化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AA及粗提物的小鼠灌胃给药最大耐受剂量分别为90.0,80.4 g·kg-1·d-1,分别相当于临床60 kg人每公斤体质量日用量的360.0倍及321.6倍.T HAA及T HAA粗提物口服毒性小,临床剂量下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9.
三叶青黄酮诱导SMMC-7721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三叶青黄酮对SMMC-7721肝癌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通过四氮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三叶青黄酮对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下形态学观察;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FCM)研究分析三叶青黄酮对肝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 三叶青黄酮能显著的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的生长,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凋亡现象;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DNA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分析出现凋亡亚二倍体峰.结论 三叶青黄酮对肝癌细胞具有诱导凋亡作用,有抗肝癌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响应曲面法优化三叶青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乙醇溶剂提取三叶青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对影响总黄酮提取效果的3个因素乙醇浓度(C)、液料比(R)、提取时间(t)进行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并建立数学模型,研究这些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建立总黄酮提取率与乙醇浓度(C)、液料比(R)及提取时间(t)间的数学模型显著,R2=0.950 2;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28%乙醇(V/V),液料比22(ml/g),提取时间2.2 h;经提取次数考察,最佳提取次数为2次.该条件下三叶青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30%.结论 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响应面方法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