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三种中药皂甙对HL—60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参总皂甙、绞股蓝总皂甙和三七总皂甙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及其机理,为进一步开发三种皂甙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流式细胞术、形态学观察、组化与免疫细胞学等方法,研究人参总皂甙(TSPG)、绞股蓝总皂甙(GP)和三七总皂甙(PNS)对HL-60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三种中药皂甙均能阻止HL-60细胞由G0/G1期向G2/M+S期过渡;经三种中药皂甙诱导后,HL-60细胞形态趋向成熟分化,NBT还原反应阳性细胞数和过氧化物酶(POX)染色阳性细胞数增加,CD14、CD15表达阳性细胞数也显著提高,但对照组细胞与实验组细胞非特异性酯酶(NAE)染色均为阴性。结论:提示TSPG、GP、PNS诱导HL-60细胞向粒系分化为主。  相似文献   
33.
三七总皂甙治疗眼病的临床与药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4.
三种中药皂甙对K562细胞诱导分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婷梅  祝彼得 《白血病》1999,8(1):28-30
  相似文献   
35.
36.
37.
按序贯法给小鼠静注TSPN和PTSPN求得LD_(50)分别为110.67±14mg/kg和105.33±58.6mg/kg。当给小鼠TSPN和PTSPN灌胃或皮下注射,在适当剂量时,都能使~3H-亮氨酸参与肝、肾和血清蛋白质合成的放射性强度明显增高。但超过适当剂量时,则无作用或呈现放射性强度降低。不同脏器对这两种总皂甙的敏感性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踝关节炎症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三七总皂甙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AA模型,采用关节炎指数评估大鼠关节炎的情况,将大鼠踝关节病理切片分别做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HE染色切片用光镜观察炎细胞浸润和滑膜细胞增生的情况,对免疫组化染色切片进行NF-κB表达的半定量分析。结果:三七总皂甙治疗2周后,大鼠多发性关节炎指数有所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E染色切片显示三七总皂甙组与模型组比较,关节炎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显示三七总皂甙组NF-κB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七总皂甙有改善大鼠关节滑膜炎症,抑制NF-κB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三七总皂甙治疗RA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9.
三七总皂甙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甙 (血塞通 )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两组 ,分别予以血塞通和异舒吉 (二硝酸异山梨酯 )治疗 2周。结果 血塞通组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明显增加 ,血清内皮素水平明显下降 ,与异舒吉组比较 ,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血塞通有效缓解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症状与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扩血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0.
背景:有研究显示,三七总皂甙能明显增强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但其对外周神经系统的作用仍需进一步观察。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大鼠星状神经节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作用。设计:观察对照实验。单位:广西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5-01/2006-02在广西医科大学实验中心药理实验室完成。选用3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体质量(220±20)g,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EN-7203数字式三通道刺激器、MEZ8301型微电极放大器为日本NIHONKOHDEN公司产品,玻璃微电极拉制仪、微电极操纵仪均为日本Narishige公司产品。三七总皂甙(为云南昆明雅阁臣药业公司产品批号020802)氯化乙酰胆碱(Ach)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方法:大鼠麻醉后迅速处死,打开胸壁,在显微镜下将星状神经节离体并将标本迅速移至灌流浴槽,剥去神经节外层结缔组织膜,用金属细针固定其边缘。用含体积分数0.95O2与体积分数0.05CO2混合气体和pH为(7.4±0.05)的Kreb's持续、恒温(34.0±0.5℃)灌流神经节,同时采用质量浓度范围0.08~0.16g/L三七总皂甙对神经节进行灌流和培养。①用内充3mmol/LKCl的玻璃微电极穿刺离体星状神经节神经元,记录细胞内突触后膜除极反应的幅度。②选用三七总皂甙可逆性抑制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最高浓度0.16g/L直接灌流,观察三七总皂甙对外源性Ach(1mmol/L,1min)引起的突触后膜除极反应幅度和时程的影响。③选用三七总皂甙可逆性抑制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最高浓度0.16g/L直接灌流,观察三七总皂甙对膜性质(膜电阻和膜电位)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内突触后膜除极反应的幅度。②最高浓度0.16g/L三七总皂甙对外源性Ach引起的突触后膜除极反应幅度和时程及对膜性质(膜电阻和膜电位)的影响。结果:纳入大鼠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三七总皂甙对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影响:三七总皂甙在0.10~0.16g/L范围内可逆性抑制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使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幅度减小,或使顺行动作电位变成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三七总皂甙质量浓度越高,对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抑制作用多在三七总皂甙灌流3~10min内出现,0.16g/L三七总皂甙起效最快,通常在3~4min内就使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明显下降。停止三七总皂甙灌流后,用正常Kreb's冲洗15~20min可使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基本恢复至给药前的对照水平。②三七总皂甙对外源性Ach引起膜除极反应的影响:用0.16g/L三七总皂甙灌流前后Ach除极反应的幅度和时程分别为(15.5±2.4)mV,(256.1±21.5)s,与给三七总皂甙后无明显差异[(14.3±1.9)mV,(228.6±24.5)s,P>0.05]。③三七总皂甙对膜性质的影响:给药前后平均膜电位差异不明显[-(55.5±12.1),-(54.3±10.4)mV,P>0.05]。平均膜电阻亦无明显差异[(53.9±5.1),(55.1±4.8)MΩ,P>0.05]。结论:三七总皂甙对大鼠星状神经节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有可逆性抑制作用,抑制可能是通过突触前机制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