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6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230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562篇
口腔科学   1165篇
临床医学   341篇
内科学   595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128篇
特种医学   1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42篇
综合类   790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512篇
眼科学   155篇
药学   705篇
  1篇
中国医学   619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468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503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4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曹阳  刘文诚 《医疗设备信息》2006,21(7):57-58,52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院应用新型材料的数量和金额不断增长.如何提高效率、展现最佳效果,是目前医院医用物资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就目前医院医用物资管理一体化的概念、特点、优势和实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2.
牛去细胞骨基质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新型骨修复材料牛去细胞基质骨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在骨缺损修复领域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牛去细胞骨基质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热源实验、溶血实验、兔肌肉内种植实验和兔桡骨骨缺损修复实验研究.结果 牛去细胞骨基质无毒性、无热源性、不引起溶血反应,植入兔肌肉后逐渐发生生物降解并被纤维组织取代,兔骨缺损区植入后可被骨组织取代.结论 牛去细胞骨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理想的骨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33.
体外构建子宫内膜是利用组织工程学原理,在体外构建结构、形态与功能上与体内子宫内膜相似的三维模拟体。种子细胞分离培养、生物支架材料的合理选择及体外构建方法的优化是体外构建子宫内膜的重要因素。构建的子宫内膜在病理研究、三维培养体系、胚胎发育学及移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只有更进一步模拟自然子宫的结构,优化构建技术路线和培养条件,才可以再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组织工程化子宫。  相似文献   
34.
高强度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实验性骨折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聚酰胺可吸收髓内针治疗实验犬胫骨骨折愈合过程的骨形态计量学分析。方法:36条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于左胫骨粗隆下3cm处横行截断胫骨,分别行可吸收髓内针和金属髓内针固定。术后1、2、4、8、12周时分别采取骨痂标本,观察其组织学变化,计算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编织骨、矿化软骨等随固定术后时间的延长,含量逐渐下降,而板层骨含量逐渐增加,12周时达高值,组织学上表现为以排列规则的板层骨为主;骨小梁体密度和平均骨小梁宽度两组一致;类骨质体密度、平均类骨质宽度、平均骨壁厚度和成骨细胞指数等,两组的测量值均接近或达到骨计量学参数的正常值。结论:可吸收髓内针固定长管状骨骨折与金属内固定比较,其骨折愈合方式和时间一致  相似文献   
35.
复方山绿茶缓释袋泡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泽民 《中成药》1993,15(12):7-9
用网状多孔性纤维包念材料制备的复方山绿茶缓袋泡剂,具有速释和缓释作用,在1-8h内按埝级方式释药。T0.5为1.3h,Td为3.2h,1-8h的平均释药速率72.35mg/h。与传统的半生药型袋泡剂比较,具有栽药量高,使用方便,性质稳定,疗效确切的优点。  相似文献   
36.
龈下优势菌在冠、桥修复材料表面定植量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考察冠、桥修复材料对微生物定植的影响。探讨微观评价冠、桥修复材料的标准,本研究选用SDA-Ⅱ型中熔合金、烤瓷熔附金属材料=湿热固化冠用塑料、plat铸造陶瓷4种材料和血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具核梭杆菌、黄褐二氧化碳噬纤维菌4种龈下优势菌,通过3,7,14d连续厌氧培养,测定试件PBS洗涤液中微生物OD值,考察定植在材料表面的微生物量,本研究表明,不同细菌对不同材料定植量不同,与材料表面的结构、成分、抗腐蚀性以及抗溶解性有关。  相似文献   
37.
用扫描电镜直接观察及硅橡胶一环氧树脂扫描电镜复型技术观察银汞合金、EB复合树脂、玻璃离子粘固粉体外充填与釉质、牙骨/本质壁的边缘密合度。结果表明,与牙体组织呈化学性结合的玻璃离子粘固粉与釉质、牙骨/本质壁的密合度好,两壁之间无差别;EB复合树脂与釉质壁的边缘密合度与玻璃离子粘固粉相似,其缝隙明显小于牙骨/本质壁;银汞合金与釉质壁、牙骨/本质壁的边缘密合度差,且两壁之间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8.
血中原卟啉一级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宜群  鲁雁飞 《卫生研究》1994,23(3):129-132
血中原卟啉(EP)是一项评价铅接触人群健康危险度的生物监测指标,也是筛查缺铁性贫血的敏感和特异性指标。为了保证EP测定的准确度,控制分析误差,在分析中应用血EP的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是很有必要的。根据国家计量局颁布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了EP冻干血标准物质的研制工作。收集新鲜牛血,加入EP标准,混匀后分装,冷冻干燥,密封后辐射灭菌,低温避光保存。对样品的均匀性及稳定性进行了检验,结果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规定。并按照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要求,组织了9个实验室,使用灵敏、准确的方法进行定值,取得了准确的特性量值。该标准物质经过国内有关实验室试用,通过专家审查鉴定,已被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样品编号为GBW09136、GBW09137。  相似文献   
39.
本研究选择奇异变形杆菌和绿肿杆菌等作为实验体系,从群体发生发展过程的宏观表现上探讨了生物控制的时空表达及非线性问题。结果表明,杆菌发生过程的时相周期性可以表现为空间的波形靶图样,并具有分形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菌群在生长过程中的代谢产物是富含生物信息的控制中介机制。我们认为,生物系统局部存在着准平衡和准封闭的微生态环境,生物液晶的存在和相变是细菌群体发生过程的重要协同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眼结膜印迹细胞法(CIC)在儿童维生素A缺乏(VAD)早期筛查中的评价标准.方法 采用CIC法对3~7岁学龄前儿童进行维生素A营养状况评价,研究结膜印迹细胞形态学改变及相应的血清维生素A水平,以确定评价标准.结果 CIC法0~1级可见杯状细胞和正常的上皮细胞,2级只见正常上皮细胞而未见杯状细胞,3~5级仅见异常上皮细胞.随着结膜印迹细胞异常程度的增加,血清维生素A水平相应降低,二者呈负相关(r=-0.824,P<0.05),其中结膜印迹细胞0~1级组和2级组的血清维生素A均值>300μg/L(P<0.05).结论 CIC法评价机体维生素A营养状况采用包括正常水平、临界水平和异常水平的三级标准法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