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61篇
  免费   2432篇
  国内免费   1889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1022篇
妇产科学   177篇
基础医学   1110篇
口腔科学   183篇
临床医学   7266篇
内科学   5768篇
皮肤病学   395篇
神经病学   312篇
特种医学   12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8篇
外科学   4056篇
综合类   13739篇
预防医学   4313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7074篇
  70篇
中国医学   7769篇
肿瘤学   735篇
  2024年   445篇
  2023年   1506篇
  2022年   1252篇
  2021年   1426篇
  2020年   1193篇
  2019年   1280篇
  2018年   661篇
  2017年   1079篇
  2016年   1227篇
  2015年   1552篇
  2014年   2476篇
  2013年   2394篇
  2012年   3091篇
  2011年   3399篇
  2010年   3007篇
  2009年   2916篇
  2008年   3095篇
  2007年   2886篇
  2006年   2800篇
  2005年   2713篇
  2004年   2212篇
  2003年   2167篇
  2002年   1771篇
  2001年   1596篇
  2000年   1320篇
  1999年   947篇
  1998年   905篇
  1997年   754篇
  1996年   734篇
  1995年   584篇
  1994年   510篇
  1993年   371篇
  1992年   278篇
  1991年   241篇
  1990年   193篇
  1989年   229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01.
克罗恩病(Crohn’s dsease,CD)现在认为是具有遗传因素背景的肠道内因子表达过剩所致黏膜免疫反应为主的一种疾病。细菌、病毒或食物性抗原等引起肠集合淋巴结、消化道黏膜上皮内以及黏膜固有层内免疫活性细胞激活,进而引起肠道慢性持续性炎症。  相似文献   
102.
营养支持,是20世纪现代外科学的重要进展之一: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主要适用于营养不良、摄入不足、消化道功能障碍、高代谢状态、术后肠功能恢复缓慢1周以上仍不能正常进食或术后出现并发症者,尤其对于危重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手术后康复、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了解近年来我院老年慢支并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现状.方法 对本院2004年12月-2007年3月间542例老年慢支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542例患者痰培养分离出病原菌15种,前四位菌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含珠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支原体;2006年1月后,白色念珠菌上升至第一位,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由第五位升至第四位.药敏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在老年慢支并肺部感染患者中,近一年来过度应用抗生素所致二重感染问题尤为突出,感染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有增多趋势,且其耐药率呈上升趋势.提示临床应遵循抗生素应用原则,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4.
问:小肠细菌生长过度在肠应激性综合征的病因学中所起作用有哪些证据? 答:最近几年的一些研究已经证实,异常氢呼吸试验发现小肠细菌生长过度(SIBO)与肠应激综合征(IBS)之间具有相关性,并提出SIBO在机能紊乱中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病原性冈素。在两项早期有争议的研究中,来自加利福尼亚洲洛杉矶Cedars-Sinai医疗中心的Pimentel及其同事报道了IBS患乳果糖氢呼吸试验结果异常达78%-84%,而对照组仅为20%(P〈0.01)。  相似文献   
105.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直、结肠粘膜的表浅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其起病缓慢,病情缠绵迁延,反复发作难愈。2003年以来,我们运用段其吕老师的经验方益肠汤内服配合中药保留治疗该病36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观察病例36例,均为内科门诊患者。其中男27例,女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5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0a。  相似文献   
106.
术后肠麻痹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症状,其临床表现为手术2天后,持续性腹胀痛,肠鸣音消失、恶心、嗳气、肛门不能自行排气、排便等症,如不能及时解决,时间长了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剖宫术后因特定的条件决定了更应及时解决该症状,否则会影响婴儿的喂养问题。鉴于产妇气血亏虚、易受风寒的特点,故在临床中总结了快针疗法治疗剖宫术后肠麻痹,避免了常规治疗时患者需暴露一定的部位,引起受风、受寒。  相似文献   
107.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指胎儿发育过程中肠旋转异常,使肠道位置发生变异和肠系膜的附着异常,这种畸形是婴幼儿急性肠梗阻重要原因之一,常并发肠扭转,伴有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及其他并发症,而且病情变化迅速,如延误诊治将导致肠坏死而危及生命。2003年~2009年,我院共收治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11例,现做回顾性诊疗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连续使用不同时间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胰腺炎大鼠肠道真菌增殖的变化与肠道真菌易位的关系。方法:100只大鼠分为A组和P组,每组50只,A组为正常大鼠使用抗生素,P组为胰腺炎大鼠使用抗生素,每组按使用抗生素观察时间0、3、6、9、12天,随机分为5亚组,即甲、乙、丙、丁和戊亚组,甲亚纽为使用前对照组,各组用相同剂量的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于相应时间内取肠内容物、肠系膜、胰腺、肺组织及血作真菌培养,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1—3-G)水平。结果:A组及P组均用药3天后开始出现肠道真菌增殖,6天肠道真菌增殖明显,A组用药9天后开始出现肠道真菌易位:P组用药6天后开始出现肠道真菌易住。在使用相同时间的抗生素时段P组肠道真菌增殖或易位均比A组多。1—3-G水平与肠道真菌增殖及易位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连续长时间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使肠道真菌明显增殖,并与肠外真菌易住有关,胰腺炎患者使用头孢哌酮钠6~9天后预防使用抗真菌药物是合适的,胰腺炎大鼠肠道真菌增殖或易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9.
2006年笔者采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便秘、腹痛型)患者43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0.
《国外药讯》2009,(9):17-18
Sucampo制药公司已报道了其胃肠道用药lubiprostone(Ⅰ)用于治疗慢性非癌痛患者阿片引起的肠功能紊乱(OBD)的两项Ⅲ期研究的主要结果。两项研究结果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