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37篇
耳鼻咽喉   45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61篇
口腔科学   520篇
临床医学   115篇
内科学   141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585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113篇
  1篇
中国医学   128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对白萆薢的性状、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征、导管内壁扫描电镜特征进行鉴定并与正品粉萆薢进行比较区别。  相似文献   
72.
纤维素酶法提取黄芪多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闫巧娟  韩鲁佳  江正强 《中草药》2005,36(12):1804-1807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处理对黄芪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提取液的总糖和还原糖为考察指标,确定纤维素酶处理工艺。通过不同提取方法提取多糖及扫描电镜分析,探讨纤维素酶处理的效果。结果纤维素酶处理条件的优化为纤维素酶加入量为60U/g生药,酶处理时间90min,温度50℃。与对照工艺相比得率由24.4%提高至30.3%,增加率为24.2%,而多糖的质量分数基本不变。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纤维素酶明显地分解了黄芪原料中的部分结构多糖,药渣中的网状结构变得十分清晰。结论纤维素酶处理有助于黄芪多糖的提取,能显著提高黄芪多糖的得率。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老化大鼠及α 受体阻滞剂 (络斯宝 )处理后耳石的变化。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 15只分为正常对照组 (n =5 )、老化组 (n =5 )、老化 +洛斯宝组 (n =5 )。老化造模完成后 ,分别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正常大鼠的耳石形态正常 ;老化大鼠耳内可见线团样耳石融合、变平 ,有巨大耳石出现 ,可见球形和异形耳石 ,在移行细胞区 ,可见较多的耳石吞噬现象 ,球囊斑见小片状纤毛缺失 ;洛斯宝处理组可见球形耳石 ,有粘结现象 ,但一般均为光滑形态或绒线团外观 ,未见巨型耳石 ,移行区耳石数量较老化组少。结论 老化大鼠耳石出现明显异常 ,α 受体阻滞剂 (洛斯宝 )对耳石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氩激光对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表面的损伤情况。方法培养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将第4代细胞传代成融合状态后,用氩激光对RPE细胞进行照射,激光能量为0.8W,曝光时间为0.2s,光斑直径为200μm,激光照射后用扫描电镜观察色素上皮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激光照射后,可见光斑中央区的细胞脱失,光斑周边损伤细胞主要表现为表面微绒毛的减少或消失,微绒毛卷曲,有些细胞边缘卷曲及细胞膜破裂出现不规则小孔。结论激光对体外培养的RPE细胞照射可造成色素上皮细胞脱失,细胞膜损伤及微绒毛损伤。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徐长卿植株地上部分叶片、果实、种子等器官各部位的表面超微形态,为徐长卿植株品种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进行观察。结果徐长卿植株叶片上、下表皮,内、外果皮,种皮和花粉块表面的超微形态各异,并各具特征。结论各部位表面超微形态可作为徐长卿植株生物学特性研究、药材与品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6.
目的为准确鉴别药用藤茶的来源提供依据.方法对藤茶主要药用部位叶及叶柄进行了扫描电镜研究.结果叶上表面角质层厚、多非腺毛,下表面角质层纹理沿细胞壁方向延伸,叶横切面可见大型分泌腔,叶柄表面有稀疏非腺毛及细纵纹.结论电镜方法快速准确,尤以角质层纹理、表面非腺毛的鉴别特征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将γ-分泌酶抑制剂(DAPT)与新生大鼠基底膜共培养,观察其对毛细胞发育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P0大鼠基底膜中圈及顶圈贴壁培养,随机分为正常培养组、DAPT组,按培养时间又分为4天、7天和9天组;其中DAPT为γ-分泌酶抑制剂,溶解于终浓度低于0.1%的DMSO,每日换液均加入DAPT。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基底膜毛细胞数量变化。结果正常组顶圈呈1排内毛细胞,2-3排外毛细胞;中圈呈1排内毛细胞,3排外毛细胞,内外毛细胞排列规则,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数量无明显变化。DAPT组顶圈呈1排内毛细胞,4-7排外毛细胞;中圈呈1排内毛细胞,4-5排外毛细胞。结论 DAPT能够诱导基底膜顶圈产生大量额外的外毛细胞  相似文献   
78.
《中成药》2014,(1)
目的系统考察各种因素对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天南星中总黄酮部位的影响,并探讨富集工艺各阶段的大孔吸附树脂表面形态变化。方法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采用静态吸附法富集黄酮类成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量;考察树脂型号,洗脱溶剂体积分数,上样药液质量浓度,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富集天南星中总黄酮部位的影响;以环境扫描电镜观察树脂吸附前、吸附后、解吸后的表面微观形态的变化。结果所考察各因素均可对树脂对总黄酮部位的富集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优选的富集条件为:采用AB-8树脂,上样药液质量浓度为1 g(生药)/mL,在25℃静态吸附6 h,在45℃下以60%乙醇为洗脱溶媒(树脂∶洗脱溶媒为1∶5,W/V)洗脱;树脂吸附药液后,表面增厚凸起,颜色加深,可观察到吸附较多物质,洗脱后表面凹凸不平,颜色变淡,推测吸附物质被有选择地洗脱。结论大孔吸附树脂可有效富集天南星中总黄酮部位。  相似文献   
79.
《口腔医学》2018,(5):433-436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托槽粘结剂脱粘前后釉质微裂纹的变化。方法收集因正畸需要拔除的新鲜前磨牙90颗,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颗,第一组:明显微裂纹组,第二组:弱微裂纹组;每一组再分为3组:3M光固化粘结剂组,3M化学固化粘结剂组,对照组,每组15颗。脱粘前后用扫描电镜测量微裂纹的长度、宽度的变化。结果在明显微裂纹组:微裂纹平均宽度与脱粘前比较3M化学固化粘结剂组和3M光固化粘结剂组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裂纹平均长度与脱粘前比较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处理前后宽度和长度的差值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明显的微裂纹组:微裂纹平均宽度和长度与脱粘前比较3M化学固化粘结剂组和3M光固化粘结剂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3M化学固化粘结剂组和3M光固化粘结剂组处理前后宽度和长度的差值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除托槽前后釉质微裂纹组的宽度和长度均有所增加,3M化学固化组去除托槽后对牙釉质的损伤更大,因此,在满足临床要求的条件下推荐使用3M光固化粘结剂以使对釉质表面的损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以不同氟水平地区153名怀孕4个月以上的孕妇为对象研究氟对胎儿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孕妇尿氟水平的升高其胎儿羊水氟含量也升高,差异显著(p<0.01)。通过对29例胎儿股骨的光镜观察及3例扫描电镜的观察,发现孕妇尿氟、胎儿羊水氟水平高者有明显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骨生成活跃且紊乱。病理改变与尿氟、羊水氟氟水平有关,当尿氟小于2.0mg/L、羊水氟小于0.03mg/L 无病理改变发生。尿氟水平低于3.5mg/L 组,病理改变率为17.39%,(4/23),高于7mg/L 组病理改变率为83.33%(5/6),两者差异显著(P=0.0055);羊水氟水平低于0.05mg/L 组病理改变率为8.3%(1/12),高于0.05mg/L 组为47.06(8/17),差异显著(p=0.0422)。研究结果提示,氟能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且可用羊水氟水平反应胎儿受氟量的高低及判断能否受到影响,说明氟对人体的作用在胎儿时期即可发生,这为氟中毒的早期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