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924篇
临床医学   132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736篇
预防医学   74篇
药学   220篇
  5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复合树脂Ⅱ类洞充填的龈缘微渗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余年来,复合树脂的临床应用迅速发展,但其应用于后牙Ⅱ类洞充填时还存在对牙髓的刺激性,与牙本质的粘结性较差等问题,尤其突出的是龈缘存在微漏现象。八十年代中期,国外有学者提出用玻璃离子粘固剂(GIC)来增加复合树脂与牙本质间的粘结力,认为它对牙髓无刺激性,可降低龈缘的渗漏,并能长期释放氟离子,从而减少复合树脂充填后产生的牙髓病变与龈缘处继发龋的发生。该方法在后牙Ⅱ类洞的应用国内末见报道。本文拟用国产的光敏固化后牙充填材料充填,玻璃离子粘固剂(GIC)等作衬垫,观察其龈线的微渗漏情况。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介绍了口腔化学固化复合树脂的特性及国内常用复合树脂的组成和性能,着重对影响粉液型复合树脂各种因素,并结合临床应用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相应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粉液比对复合树脂的结固时间和机械性能影响较大,应用时应按规定使用,比例太大或太小都不适宜。稀释单体挥发会降低复合树脂的性能,应注意密封和低温储存。产品的存放时间也对复合树脂的性能有较明显的影响,室温储存一年以上产品性能下降较明显,购买时每次不宜太多。  相似文献   
993.
光固化树脂与热压固化树脂粘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复合树脂的发展,酸蚀粘结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改变了现代口腔修复学的现状和观念。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出现及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口腔修复学的技术更加简化和适用。但是光固化树脂材料本身还存在  相似文献   
994.
近十几年来,随着光固化复合树脂应用于后牙,人们寻求多种材料和方法克服其不足,如磨损和微泄漏等方面的缺陷。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材料和方法完全克服其不足,在众多材料和方法中,混合填料的光固化复合树脂嵌体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就光固化复合树脂嵌体的理论基础、适应证、制备方法及其有关的物理性能和嵌体的优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5.
儿童后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金属预成冠及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儿童后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 4 7例后牙大面积缺损患儿 ,5 5颗牙齿 ,分别进行 3M金属预成冠修复和Colt埁neBrilliant复合树脂嵌体修复 ,定期复查 ,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经术后 12个月的临床观察 ,除一例嵌体修复脱落外 ,其余结果令人满意。结论 :在儿童大面积牙体缺损中 ,金属预成冠及复合树脂嵌体修复技术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96.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楔状缺损是临床上多见的一种牙体病[1]。以往用银汞充填治疗。虽固位较好,但美观效果差。近年来多用复合树脂替代。光固化复合树脂作为新一代修复材料,其适应性广,操作方便,磨削牙体少,色泽酷似天然牙,已被广泛用于前牙的修复,深受医患双方的欢迎。但使用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在临床上多见脱落和牙髓刺激症状。本文就我院口腔科近5年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材料和方法1材料:我科使用德国古莎公司的光固化机和道力菲复合树脂。治疗过程中,遵循操作常规,逐牙登记,随访3年。2楔状缺损程度的分级:参照有关文献[2]将楔状缺损分为:…  相似文献   
997.
将玻璃离子体粘固粉(GIC)作为光固化复合树脂基底材料修复活体狗牙V类洞,经过7d、6个月后,分别采用图象分析仪测量粘固粉与牙本质洞壁及光固化复合树脂之间的缝隙。结果显示:GIC与牙本质洞壁之间缝隙为0.434~3.923μm,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之间缝隙为0.894~2.956μm,在近、远期观察组中密合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含固位型填料 (retentivefiller,RF)复合树脂的流变性及其与普通填料复合树脂的差异。方法 采用动态应力流变仪DSR 2 0 0 ,在室温 (2 5℃ )时测试含固位型填料复合树脂和普通填料复合树脂的流变性 ,包括黏度、剪切应力和柔量。结果 含固位型填料复合树脂的黏度大于普通填料复合树脂 (P <0 0 1)。随剪切应力的增大 ,前者的黏度开始基本保持不变 ,而后者会降低 ;当剪切应力大于 2 0 3 18Pa时 ,两者的黏度随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增加 ;含固位型填料复合树脂的柔量明显小于普通填料复合树脂者 (P <0 0 1)。结论 两种复合树脂的流变性有较大差异 ,因而其临床应用特性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99.
复合树脂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口腔科修复材料,但其仍存在强度低、耐磨性差、易出现微渗漏和继发龋等缺点,因此有关提高复合树脂性能的研究从未停止。与其他修复材料相比,复合树脂表面细菌更容易黏附、聚集,进而形成菌斑生物膜。在复合树脂中添加抗菌剂已成为重要的手段,但抗菌剂的添加对复合树脂的力学、理化性能以及细胞毒性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文章就抗菌剂对复合树脂综合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文萍 《广东牙病防治》2003,11(3):180-181
目的 评价复合体 (Dyract)和光固化复合树脂 (TPHTM)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Dyract修复楔状缺损患牙 32 8颗 ,用TPHTM修复楔状缺损患牙 2 78颗。参考USPHS评价系统对 1年及 3年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Dyract组 1年成功率 91.16 % ,3年成功率 88.4 1% ;TPHTM 组 1年成功率 6 0 .0 7% ,3年成功率5 7.19%。统计分析显示 ,两种充填材料仅在 1年复查时在边缘着色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其他各项比较Dyract均优于TPHTM。结论 Dyract修复楔状缺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TPHTM。两种材料充填成功率均与楔状缺损程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