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4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1165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583篇
预防医学   9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4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下颌前磨牙根管形态较为复杂,可能存在多根管,给根管治疗带来难度。插诊断丝的X线片,和多角度投射有助于发现其他根管。CBCT可更加直观的看到根管形态,从而有利于分析根管的分布。报告1例CBCT在下颌第二前磨牙双根3根管治疗中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不同预备形的复合树脂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前磨牙抗折性.方法:收集上颌第一前磨牙120颗.设置两种固位深度(2mm和3mm),两种牙尖覆盖形式(仅功能尖覆盖和全部牙尖覆盖),三种牙体缺损类型(牙)面、远中面-猞面和近中面-面-远中面).随机分为12组,牙体预备后采用纳米复合树脂高嵌体进行修复,最后测试断裂强度,记录断裂力值以及失败模式.结果:A2组具有最高的平均断裂力值(1973.4±269.4N),牙体预备类型对牙齿抗折裂性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牙尖覆盖类型和牙体缺损类型对牙抗折裂性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固位深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3mm组比2mm组更倾向于不可修复性失败.结论:在本实验中,牙尖覆盖类型对修复后牙齿抗折性能有显著影响,全部牙尖覆盖比仅功能尖覆盖有更强的抗折性能;牙体缺损越多,牙齿抗折性能越差.  相似文献   
63.
目的:比较藏族和汉族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数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收集藏族和汉族患者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CBCT图像440例,测量根长、弯曲度、弯曲位置、是否有第二近颊根(MB2)、MB-MB2距离。结果:藏族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长度较汉族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中颊根根管弯曲度比较,藏汉族有统计学差异,汉族以2级(10°<根管弯曲度<30°)居多,而藏族不仅2级较多,3级(根管弯曲度>30°)也较汉族多。根管弯曲位置方面,汉族以根管中分的弯曲居多,而藏族不仅根管中分的弯曲较多,根管口和根尖弯曲也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汉族的MB2发生率、MB-MB2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藏族和汉族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的根长、根管弯曲度、根管弯曲位置有差别,藏族牙根更长,弯曲度更大,特别是根尖区弯曲度,值得临床注意。而MB2发生率和MB-MB2距离藏汉族无差异。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和评价透明质酸凝胶联合Nd:YAG激光对老年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牙根敏感并发症的疗效.方法:收集老年患者因慢性牙周炎拔除的完整无龋前磨牙24颗,随机分为4组,制备成牙根敏感标本分别用生理盐水、透明质酸凝胶、Nd:YAG激光、透明质酸凝胶联合Nd:YAG激光处理,扫描电镜下观察各样本牙本质小管封闭情况.临床观察60例牙周基础治疗后出现牙根敏感并发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透明质酸凝胶组(20例,66颗患牙)、Nd:YAG激光组(20例,81颗患牙)、联合组(20例,102颗患牙).透明质酸凝胶组采用单独透明质酸凝胶涂擦敏感牙根,Nd:YAG激光组采用单独Nd:YAG激光照射敏感牙根,联合组先用透明质酸凝胶涂擦敏感牙根,再联合Nd:YAG激光照射.采用Schiff冷空气敏感指数评价,比较3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透明质酸凝胶、Nd:YAG激光照射、透明质酸凝胶联合Nd:YAG激光照射均可封闭牙本质小管,透明质酸凝胶联合Nd:YAG激光效果最佳.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透明质酸凝胶组、Nd:YAG激光组、联合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9.70%、83.95%、93.13%.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透明质酸凝胶组及Nd:YAG激光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凝胶联合Nd:YAG激光对老年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牙根敏感并发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5.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模拟口腔咀嚼环境,采用不同材料修复非龋性颈部缺损后进行动态加载,研究各咀嚼阶段下颌前磨牙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提供参考.方法:以右下颌第二前磨牙颈部缺损模型为对照组(Control),IPS e.max(A)、Celtra Duo(B)、Filtek Z350树脂块(C)、Lava Ultimate(D)和Filtek Supreme XT(E)修复缺损为实验组;模拟一个咀嚼周期T=0.875 s内各模型的应力应变趋势,并进行力学分析.结果:同一时期,各模型剩余牙体组织及修复材料应力变化均表现相同趋势:Control>A>B>C>D>E;同一模型,不同咀嚼阶段各模型组应力值为Ⅳ>Ⅲ>Ⅱ.结论:与牙体弹性模量相近的材料可获得与牙体相似的应力分布,冲击载荷影响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大鼠延期牙再植术后自噬水平变化,探讨自噬在延期牙再植术后炎症性牙根吸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4只4周龄SD大鼠,拔除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干燥30 min后植回牙槽窝,术后1、3、7、28 d取材,染色观察炎症浸润情况、牙根表面吸收情况、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炎症因子表达及LC3B和Beclin?1等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1μg/mL脂多糖(LPS)处理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LC3B和Beclin?1的表达,LPS中分别添加自噬促进剂雷帕霉素和自噬抑制剂氯喹,实时定量RT?PCR检测炎症和自噬相关蛋白的基因转录水平.结果:牙再植术后第1、3、7天牙周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炎症因子分泌逐渐增加,第7天时炎症性牙根吸收明显,第28天炎症明显好转.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在术后第1天明显上升,第3、7天表达下降,第28天再次增多.体外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自噬相关蛋白在LPS刺激24 h时被激活,72 h时被抑制,体外细胞与体内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趋势一致.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在LPS处理的hPDLFs中加入自噬促进剂后,炎症因子表达明显减少.结论:自噬参与延期牙再植术后炎症性牙根吸收的发生发展,并可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曲面体层片与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判断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关系的准确性,为临床医师根据曲面体层片信息治疗上颌后牙区相关疾病提供参考。方法纳入8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牙根数671个),以锥形束CT为标准,在曲面体层片及锥形束CT片上测量上颌后牙根尖到上颌窦的距离。结果当曲面体层片显示上颌窦的皮质骨连续,牙根距上颌窦存在明显距离、与上颌窦相切时,曲面体层片判断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关系的准确率分别为82.0%、70.0%;当曲面体层片显示上颌窦皮质骨中断,牙根突入上颌窦内时,曲面体层片判断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关系的准确率为48.5%。曲面体层片、锥形束CT均显示牙根突入上颌窦时,曲面体层片测量上颌后牙牙根突入上颌窦距离为(2.19±1.82)mm,而锥形束CT测量距离为(1.47±1.01)mm,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面体层片判断上颌后牙牙根未进入上颌窦的准确率较高,但判断上颌后牙牙根突入上颌窦的准确率较低。  相似文献   
68.
童丽  顾卫平  陈岗  王璨 《口腔医学》2020,40(3):227-231
目的利用CBCT研究下颌第一磨牙区即刻种植适宜的植入位点、植入角度与植入深度,为术前数字化设计和临床操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CBCT影像学资料,测量下颌第一磨牙区的牙槽骨厚度、颊侧及舌侧骨板厚度、牙根间隔宽度,同时测量下颌第一磨牙与下颌神经管及舌侧骨倒凹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由近中至远中,下颌第一磨牙的牙槽骨厚度及颊侧骨板厚度逐渐增大,舌侧骨板厚度逐渐减小;由牙槽嵴顶至根尖,牙根间隔宽度逐渐增大,最大为(5.00±1.42)mm;近中根、远中根、远舌根、牙根间隔顶至下颌神经管的距离分别为(7.47±2.38)mm、(7.19±2.49)mm、(9.59±1.94)mm、(15.90±2.39)mm;由近中至远中,下颌神经管颊侧及舌侧骨板最大厚度分别为(6.54±1.25)mm、(2.53±0.84)mm;下颌舌侧骨倒凹角度为(149.67±8.30)°,倒凹深度为(1.51±0.43)mm。结论在下颌第一磨牙区即刻种植前可通过CBCT规划合适的种植路径,注意避开下颌神经管和舌侧骨倒凹。若根尖至下颌神经管的安全距离足够,可从牙根间隔处植入,若安全距离不足,植入位点可偏近中舌侧,植入角度可适当舌倾。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对年轻恒牙嵌入性脱位的X线片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患牙复位、牙根发育和牙根吸收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9年3月发生嵌入性脱位的年轻恒牙病例,分析其X线片,了解患牙复位、牙根发育及牙根吸收情况。结果:所有患牙基本复位,牙根继续发育占66.7%,发生替代性吸收占25%;嵌入程度较轻的患牙利于牙髓存活(P=0.008);自然再萌的患牙可减少替代性吸收(P=0.005);牙髓存活的患牙牙根可发育,且无替代性吸收(P<0.001)。结论:嵌入性脱位的年轻恒牙牙髓可存活,且牙根可继续发育。牙髓存活的患牙利于牙根发育、减少替代性吸收。重度嵌入的年轻恒牙可有萌出潜力。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