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4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196篇
耳鼻咽喉   18篇
基础医学   178篇
口腔科学   3061篇
临床医学   343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82篇
外科学   188篇
综合类   1052篇
预防医学   134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21篇
  8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炎症性疾病,是导致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种植体表面菌斑的聚集和生物膜的形成是种植体周围炎最常见的原因。通过在种植体中引入金属元素可使再不引起抗生素耐药性的情况下,赋予种植体抗菌活性,有效预防及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本文综述了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抗菌机制及在牙种植体中的应用,为种植体周围炎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2.
文题释义:微弧氧化技术:是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一种技术,将金属材料(如,镁、铝、钛等)置于特定电解液中,通过弧光放电过程中瞬时的高温和高压条件产生结合于金属表面的陶瓷膜层,该种方法制备的涂层材料具有高硬度、耐磨的特点。  种植体:是针对于人体自身牙齿缺失而植入上下颌骨内的人工牙根。性能优良的种植体需要同时具备高强度、耐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的特性。目前复合材料类如金属表面添加陶瓷涂层材料,具有上述多种材料特性而被临床选择。 背景:采用普通电化学法可在钛及其合金表面制备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涂层,但该涂层吸收降解缓慢,需要8-12周的时间。而微弧氧化可在复杂表面形成均匀薄膜,有利于细胞黏附和骨组织长入。 目的:探索微弧氧化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对成骨细胞增殖及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采用电化学法与微弧氧化法分别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材料,检测两种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将成骨细胞系hFOB1.19接种于两组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材料表面,培养48 h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形态变化;培养1,12,24,48,72 h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培养1,3,5 d时,比较两组材料表面细胞计数与碱性磷酸活性;培养第5天,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微弧氧化组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小于电化学组[(66.5±2.2)°,(52.8±2.1)°,P=0.001 5)];②扫描电镜显示,电化学组成骨细胞形态不规则,胞体皱缩不饱满,与材料贴合较差;微弧氧化组细胞充分伸展,形态扁平,与材料贴合紧密;③微弧氧化组12-72 h的细胞增殖快于电化学组(P < 0.05),培养3,5 d的细胞计数多于电化学组(P < 0.05);④微弧氧化组培养1,3,5 d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电化学组(P < 0.05);⑤微弧氧化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表达均高于电化学组(P < 0.05);⑥结果表明,微弧氧化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材料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及骨向分化能力。 ORCID: 0000-0003-2787-4667(王艳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3.
晋容珍  董洋  王粉珍 《医学综述》2014,(13):2434-2435,2438
目的评价BLB种植系统在国内应用10年以上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搜集国内相关文献,运用寿命表法计算种植体的累积存留率。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6篇,有效植入数目为2677枚,最长随访时间为11年,BLB种植系统临床应用5年、10年的累积存留率分别为94.66%和91.16%。结论 BLB种植系统临床应用效果可靠,长期成功率较高,适应证广泛,是一种较理想的种植系统。  相似文献   
64.
目前种植修复已经成为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种植体植入并形成骨结合后,部分种植体可能因无保留意义(折裂、种植体未植入正确的三维位置致无法修复、种植体周围炎等)需要拔除。本文回顾了拔除失败种植体的不同方法,并讨论各种方法的局限性及其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5.
66.
种植义齿是将纯钛金属材质的种植体(类似膨胀螺丝)植入牙槽骨中,然后在种植体上制作出假牙的一种修复方式。在牙槽骨中的种植体就相当于我们自然牙的牙根,由于它可以和牙槽骨紧密地结合成一体,所以能够稳固地支撑种植体的上部修复结构而行使功能。  相似文献   
67.
目的对不同种植系统口腔种植前牙外伤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50例,均为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前牙外伤患者。依照抽签的方式随机给予其中125例片段弓修复(乙组),另125例采用微螺钉种植体种植修复(甲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经效应治疗,在治疗总有效率上,甲组达到了98.4%(123/125),乙组为88%(110/12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口腔种植的患者来说,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能达到正畸种植的目的,患者不用行二期治疗,使治疗疗程缩短,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游离皮瓣在眶窝重建中的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口腔科陈志远刘静明李冬梅毛驰【摘要】目的:评价游离皮瓣移植矫正眶窝凹陷畸形的效果。方法:48例眶窝凹陷患者接受游离皮瓣移植,其中24例采用前臂游离皮瓣,2例采用肩胛皮瓣,22例采用上臂外侧皮瓣。利用显微外科吻合技术将游离皮瓣移植于眶窝内,充填并重建眶窝形态。结果:所有眶窝内移植的皮瓣成活,术后随访4-60个月,外观满意,义眼配戴良好。结论:游离皮瓣移植可以矫正重度的眶窝凹陷畸形,但应严格限制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69.
背景:正畸治疗常用的有面弓形口外弓和J钩,两者都能很好地增强支抗,但临床效果可能有差异。目的:比较种植体支抗和J钩在临床治疗效果及牙根吸收方面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50-01/2010-08)、Embase(1966-01/2010-08)、Cochrane library(2010年第2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01/2010-0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01/2010-08)、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01/2010-08)。手工检索并辅以文章追溯的方法收集国内、国外学者10年内公开发表的有关比较种植体支抗和J钩效果的文献。运用Meta分析对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定量分析。采用RevMan5.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及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加权均数差及其95%CI。结果及结论:共纳入4篇文献,87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种植体组比J钩组在覆合、覆盖减少量和上中切牙切缘至腭平面的垂直距离减少量3项指标变化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单个研究结果:相对于J钩,种植支抗引起牙根吸收量较少,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在支抗控制方面,种植体支抗可以很好的替代J钩。但是尚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一步验证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70.
《口腔医学》2017,(1):85-88
纳米二氧化钛(nano-sized dioxide titanium,nano-TiO2)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优良的光催化性能,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纳米材料之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纳米二氧化钛在生物医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该文综述了纳米TiO2在肿瘤治疗、种植体表面改性、抗菌方面的应用及其可能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