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5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225篇
耳鼻咽喉   65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7篇
口腔科学   2253篇
临床医学   768篇
内科学   8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2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88篇
综合类   2441篇
预防医学   545篇
眼科学   94篇
药学   767篇
  26篇
中国医学   321篇
肿瘤学   121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588篇
  2011年   557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439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452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418篇
  2004年   393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354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柯-陆术式已广泛应用逾100年,批评很多,而EES注重保留功能,仅去除粘膜最严重病变和漏斗区的阻塞因素。二种术式的选用近年文献上有较多争论,认为息肉型或息肉-化脓型慢性上颌窦筛窦炎的窦粘膜病变不可逆转(即使通气、引流条件等已改善),故一些学者赞成仍应去除全部病变粘膜,动物实验证实柯-陆术后2周已开始有下鼻道纤毛上皮经对孔向术腔内长入,术后6~9个月时可完全被覆正常的柱状纤毛上  相似文献   
82.
患者女,12岁。因上颌前牙缺损,要求治疗,于2004-01-30来我科就诊。既往病史:患儿9岁时不慎跌倒致上颌前牙折断,未行任何治疗。检查:11、21切端1/2缺损,纤髓外露,已坏死,叩(-)。X线片显示:11、21根火阴影,11根尖部有一高阻射异物存留。建议先行11、21根管治疗术:处理:清理11、21根管,血性渗出较多,根管开放,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在鼻内镜下完全切除。10例随访12~72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仅1例术后1年后复发;10例均无溢泪发生。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基本接近鼻侧切开的手术范围;最大优点是可避免面部瘢痕、创伤小、手术视野清晰、能够准确完整地切除肿瘤、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5.
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ing papillomaof nose and sinus)是比较多见的鼻腔及鼻窦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具有多发性生长,易复发及恶变的特点。而上颌窦腺癌,在上颌窦恶性肿瘤中并不多见。而关于鼻-鼻窦乳头状瘤并发上颌窦腺癌的病例实属少见。现就本院近期发现1例作一报道,以  相似文献   
86.
2007年8月-2008年6月我院采用微波理疗联合中药鼻腔吸入治疗儿童期上颌窦炎3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来自我院耳鼻喉门诊,年龄4~14岁:4~7岁10例,>7~11岁18例,>11~14岁8例;患病1周内就诊9例,2周内就诊22例,1个月内就诊5例.诊疗标准参照1997海口会议标准[1],所有患者为Ⅰ型Ⅰ期,且经常规用药无效.  相似文献   
87.
中鼻道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临床上经上颌窦口进入上颌窦诊疗的途径。方法 在 40例成人尸体颅矢状切面上 ,对中鼻道、半月裂孔、上颌窦口及其周围结构进行解剖学观测及上颌窦口的探针插入试验。结果 中鼻道、半月裂孔的长度分别为5 6.3 6± 2 .5 8mm、2 1.46± 1.79mm ;40例中 ,2 8侧 (70 .0 0 % )的上颌窦口位于半月裂孔的中 1/3部 ;12侧 (3 0 .0 0 % )的上颌窦口位于半月裂孔的后 1/3部。上颌窦口的形态不一。上颌窦口的前后径为 3 .14± 0 .47mm。上颌窦口距鼻腔底部、鼻小柱的距离分别为 3 0 .41± 2 .85mm、49.5 2± 2 .3 7mm。鼻小柱到上颌窦口与到鼻腔基底面连线的夹角为 40 .2± 3 .7°。 3 7侧 (92 .5 0 % )的上颌窦口能用直径≤ 2 .5mm的探针穿过。结论 经上颌窦自然开口行上颌窦口穿刺是安全、简便和有效的一种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88.
自制水囊在上颌窦手术中的应用314000浙江省嘉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宋美韵,方瑾上颌窦手术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手术,术中常采用碘仿纱条填塞术腔。以控制术腔骨壁及对孔周围粘膜渗血。我科采用自制水囊填塞上颌窦术腔,自1991年至1995年7月共收治病人305例,...  相似文献   
89.
上颌窦窦壁成形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根据56篇文献,对常用的上颌窦柯-陆氏手术采用窦前壁骨缺损修复成形和窦腔填闭措施治疗的方法、修复材料及其优缺点,以及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变复发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0.
上颌尖牙唇向错位34例临床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上颌牙尖唇向错位进行正确的矫治设计,作者根据错位的病因,X线头影测量结果,对34例上颌尖牙唇向错位病例,分别采用前牙片段方丝辅弓法,改良Richett‘s弓法,推磨牙向后法,拔除第2乳磨牙法,拔除第一双尖牙法,取得满意结果,作者认为在矫治上颌尖牙唇向错位时,应充分利用潜在间隙,根据X线头影测量结果及错位形成原因进行综合分析,选用最佳方法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