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5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225篇
耳鼻咽喉   65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7篇
口腔科学   2253篇
临床医学   768篇
内科学   8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2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88篇
综合类   2441篇
预防医学   545篇
眼科学   94篇
药学   767篇
  26篇
中国医学   321篇
肿瘤学   121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588篇
  2011年   557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439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452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418篇
  2004年   393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354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Mollosil软衬式赝复体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ollosil软衬式赝复体用于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为8例单侧上颌骨缺损患者制作常规式上颌赝复体,戴用1个月适应后用Mollosil硅橡胶软衬材料进行衬垫,制作软衬式赝复体。对常规式上颌赝复体和软衬式赝复体戴用后患者的咀嚼效能和临床满意度(包括咀嚼功能、语音功能、义齿固位稳定性和口鼻腔封闭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常规式上颌赝复体相比,Mollosil软衬式赝复体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可明显增加患者的咀嚼效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结论】Mollosil软衬式赝复体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具有独特的优点,临床修复时可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42.
43.
报告了31例上颌骨切除术的结果,其中上颌窦癌27例,腭癌2例,龈癌2例。术前均给予放疗。采用了“量体裁衣”的术式。5年存活14例,治愈率45.16%。对上颌窦癌的综合治疗、上颌骨切除的范围、眼球是否保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4.
患者,男,2 5岁。因左眼视力进行性减退10天,而到眼科就诊。以MBD - 1型标准对数视力表测得右眼视力5 .1,左眼仅能辨别手动,双眼光定位良好,外眼检查正常。眼底检查,右眼正常,左眼玻璃体轻度混浊,后部尤重。黄斑部可见一炎性渗出区,表面粗糙不平,略突起,呈黄色,边缘模糊不清,似绒毛状。视网膜亦有轻度炎性改变,视网膜血管正常。一般体检及查血、尿,化验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黄斑部脉络膜炎。  发病后,曾用青、链霉素等治疗后,患者自觉略有好转。因左侧上后牙有微痛感,来我科检查。口腔检查:除上颌左侧第三磨牙颊向阻生,牙合面有一龋洞,有…  相似文献   
45.
本文报告上颌窦霉菌病8例,男、女各4例,年龄37~65岁。病程1月~10年。主要症状为回吸性血涕,脓血涕。体检:5例未见异常,2例鼻腔有脓涕,1例鼻中道有新生物,上颌窦X线摄片:病变侧上颌窦密度增加。均作上颌窦根治术。病理诊断均为霉菌团块或霉菌性肉芽肿。术后辅以抗霉菌药物治疗,全部治愈,随访半年~15年未见复发。结合文献讨论认为,本病例主要靠病理诊断:及上颌窦探查术在本病诊断中的应用。手术为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案,术后辅以抗霉菌药物。  相似文献   
46.
在过去10年,窦炎的发病率上升;目前窦炎成为第五大常见病,需要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只能对急性上颌窦炎确定细菌学。在该病种中,肺炎双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是70%成人患者的致病菌;在儿童中,卡他摩拉克菌昨经三位重要致病菌。克拉维酸-阿莫西林、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Clarithromycin和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劳拉卡比、cefprozil和头泊肟)晃治疗这些细菌的首选药。最近,耐青霉素的肺炎球  相似文献   
4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因反复发作性头痛,右侧鼻腔流脓血性鼻涕,鼻塞,发热1年,加重月余,于2002年4月以右上颌窦异物收入院。入院CT报告示:右上颌窦内约0.3cm×0.2cm×0.1cm大小高密度影,周围黏膜肥厚,并有液平。术前检查:血常规示白细  相似文献   
48.
49.
李万芝  郑学 《吉林医学》2003,24(2):173-173
1病历摘要患者,女,29岁,因反复头痛、鼻塞,时有脓血涕1年,入院治疗。患者近一年来头痛下午加重。抽吸时,时有血样涕,午后消失。呈持续性鼻塞。无发热、咳嗽,无耳闷,无牙龈出血,无头面部外伤史。曾多次服用抗生素及鼻腔用滴鼻净等药物治疗,未见好转。入院查体:一般状态良好。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心肺正常,腹部正常。专科检查:鼻腔通畅,双鼻下甲无肿大,左中鼻道可见少量较黏稠的分泌物。黏膜无充血及糜烂。各鼻未见新生物。鼻咽黏膜光滑。颈部无红肿及压痛。CT扫描:左上颌窦内呈球状密度增高,内有钙化高密度阴影约1…  相似文献   
50.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科1993~2003年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21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2例,女9例,年龄17~70岁,均为单侧发病,病程1个月~12a.本组误诊5例,男3例,女2例.5例均表现为鼻塞、鼻出血或涕中带血,其中2例有面颊不适、胀痛麻木感;3例有面颊部隆起,1例后鼻孔有暗红色新生物;4例鼻腔内灰色或暗红色新生物,触之易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