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探讨脑梗死办法高血压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将90例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循证护理及常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结论:给予脑梗死伴随高血压患者询证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扶阳灸联合运动整复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痉挛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医院接收的88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行运动整复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阳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痉挛评级及肢体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痉挛评级及上、下肢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痉挛评级优于对照组,上肢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给予扶阳灸联合运动整复疗法可有效改善肢体的痉挛状态,提高运动功能,从而利于促进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74.
《抗感染药学》2018,(8):1452-1454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与胶体铋剂联用对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幽门螺杆菌清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62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给予胶体铋剂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消化道症状缓解率和Hp清除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消化道症状缓解率、Hp清除率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莫西林与胶体铋剂联用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较为理想,有效清除了Hp,改善了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效果和临床分析.方法 于选择6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T诊断,统计患者CT检测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采取CT检测确诊为外伤性脑梗死,确诊率为100.0%.其中32例患者在伤后3 d内确诊,28例患者在伤后3~14 d内确诊.60例患者经CT检测,脑梗死发生在基底节-内囊区患者共45例,发生在枕叶7例,发生在额叶5例,发生在颞叶3例.45例脑梗死发生于基底节-内囊区患者CT诊断病灶表现为低密度影,且多呈现为小斑片状,15例脑挫伤患者呈现为不规则低密度影.结论 CT诊断外伤性脑梗死效果显著,确诊率高,且患者在伤后不同时间点确诊率均较高,临床使用CT诊断时需加强对患者的复查,以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76.
入选本次研究的病例共计94例,均为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结肠炎患者。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分成了肠炎灌肠液治疗组和口服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灌肠液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整体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不良反应比例,统计数据结果显示,肠炎灌肠液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例显著低于口服药物治疗组患者,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4.3742,P=0.0365);(2)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不良反应比例,统计数据结果显示,肠炎灌肠液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例显著的低于口服药物治疗组患者,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4.3742,P=0.0365)。在临床针对结肠炎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肠炎灌肠液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结肠炎的理想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骨折术后气虚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骨折术后患者12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解热镇痛(冰敷、口服布洛芬或肌肉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等)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医解热镇痛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中益气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7天内的体温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气虚症状临床积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体温及气虚症状积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解热镇痛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中益气汤具有散热、调节体内阴阳平衡,促进体温中枢正常工作,使体温恢复正常功效,对骨折术后气虚发热型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对减少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为对照组34例和研究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止血、抗感染、镇痛等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血清TNF-a和IL-6的水平.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腺性膀胱炎的复发情况,采用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7 d、14 d血清TNF-a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8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可有效降低腺性膀胱炎患者血清TNF-a和IL-6的水平,降低术后复发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督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针灸康复科自2019年1月—2020年12月诊治的96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常规艾灸盒治疗,观察组则予督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中医证候评分,并评定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督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