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对象为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取得患者以及其家属同意后,按照随机等分原则将其分成相同例数的对照组和治疗组,即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以此作为基础施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和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均得到好转,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更优,同时该组治疗总有效率也显著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根据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施予中医辨证治疗,可获得理想且良好的效果,在临床中不仅值得应用,还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获得EVR、SV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获得RV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医学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中所收治的9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则观察组在传统常规的护理模式基础上提供优质护理管理,然后分别详细对比两组的用药依从性及护理疗效。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用药治疗的总疗效为97.77%,对照组用药总疗效为75.55%,很明显对照组的护理疗效效率要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高效的提升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医学效果和用药依从性,值得医学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择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经过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征象患者25例(50.0%),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患者14例(28.0%),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例(16.0%),胃癌患者2例(4.0%),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1例(2.0%)。全部50例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治疗,49例患者止血成功,止血成功率为98.0%,其中6例患者发生继发感染;1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征象、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和肝硬化患者合并消化性溃疡出血是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诊治时应通过胃镜对出血原因和出血部位进行明确,进而给予有针对性的诊治措施,让临床治疗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HE)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以HE为症状的89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内容,观察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33%(42/45)高于对照组患者75.00%(33/44);观察组患者护理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整体护理模式可调节护患关系,增加患者住院护理满意度,同时可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促进HE患者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中药房中药调剂效率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中药房收治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诊疗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中药房收治的采用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诊疗的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对比2组中药调剂效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取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调剂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实施医院信息化管理可有效提高中药房中药调剂效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7.
谢植洋 《当代医学》2021,27(4):101-103
目的 探讨凉血润燥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药物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2,常规西药)与观察组(n=43,常规西药+凉血润燥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L-17、IL-22、IL-23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凉血润燥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疾病严重程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韩旭 《当代医学》2021,27(33):80-82
目的 分析磁共振检查(MR)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5例,经术后切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其中肝硬化再生结节23例,小肝癌4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与CT检查.比较MR、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率.结果 以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R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特异度(95.65%)高于CT检查(69.57%),灵敏度(95.24%)高于CT检查(76.19%),MR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诊断准确度(95.38%)高于CT检查(7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与CT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诊断均具有鉴别价值,但MR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将预见性护理运用到CT检查护理过程,对降低造影剂外渗和过敏反应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接受CT造影检查的患者,数字随机将其中的50例抽取为预见性护理组,抽取另外的50例作为一般护理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造影外渗发生率以及过敏反应发生率。结果预见性护理组造影外渗发生率及过敏反应发生率均优于一般护理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T检查患者采用实施预见性护理,可降低影外渗发生率及过敏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