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20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与健康教育达标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4.31%,对照组为65.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38,P<0.05);观察组满意度96.08%,对照组满意度7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58,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97.06%,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86.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5,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还可以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2.
目的剖析苓泽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纳入研究的8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人数均为43例,所有患者均为肝郁脾虚证,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西医保肝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加用苓泽柴芍六君子汤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症候积分情况以及治疗后效果,并予以对比和分析。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肝功能均得到改善,症候积分明显下降,其中组间相比,研究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和症候积分下降情况更好,统计学意义明显,P均<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两组疗效相比,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乙型病毒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治疗中使用苓泽柴芍六君子汤,可有效改善患者症候和肝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应用价值高,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小柴胡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以α-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柴胡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患者心理状况、生化指标以及生命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疗效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TBil、Glb水平低于对照组,Alb、PT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与对照组的19.0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小柴胡汤联合α-干扰素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化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联用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就诊的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84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组,对照组2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1组用替比夫定进行治疗,对照组2组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联用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治疗24周后的ALT(谷丙转氨酶)的水平,Scr(肌酐)的水平,Hbe Ag(乙型肝炎E抗原)的转阴率,HBV-DNA(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AST(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水平)以及用药的安全性。结果治疗24周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患者病情都有所好转,相比于对照组1组和对照组2组,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要高(P <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HBV-DNA的转阴率和HbeAg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组和2组(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ALT、AST、Scr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组和对照组2组(P <0.05)。结论联用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对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ALT、AST、Scr的水平以及提高HBV-DNA和Hbe Ag的转阴率,有效帮助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方法我院从2017年1月开始在儿科实施品管圈护理,比较护理前后半年内的护理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质量评分为(81.26±3.37)分、(92.59±5.06)分,护理满意度为80%、94%。结论品管圈应用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提升家长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与替诺福韦(TDF)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诺福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与谷丙转氨酶(ALT)]、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MELD)评分及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性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BIL、ALT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TBIL(70.4±22.6)μmol/L、ALT(64.5±34.5)U/L低于对照组的(114.7±31.6)μmol/L、(127.6±54.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ELD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MELD评分(9.8±1.4)分低于对照组的(12.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V-DNA阴性率92.0%(46/50)高于对照组的76.2%(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均可改善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肝脏功能,抑制肝炎病毒复制,联合应用对于TBIL、ALT等肝功能指标改善更加显著,患者肝功能评分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析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中医药干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84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干预,试验组患者给予中医药干预,统计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结果 2组干预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 05)。2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 05)。2组干预后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 05)。结论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中医药干预的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CT经皮肺穿刺术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收的38例CT经皮肺穿刺术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循证护理,统计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咯血2例,气胸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8%;术后无痛10例,轻度疼痛21例,中度疼痛6例,重度疼痛1例。结论对CT经皮肺穿刺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还能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通过肝区内不同经穴红外温度与肝内静脉功能状态相关性比较研究,论证经穴效应的特异性与科学性。方法:以慢性HBV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肝区内期门、日月、步廊经穴红外温度与门静脉血流速度(VPV)、最大内径(DPV)、门静脉充血指数(CI),肝静脉血液速度(VHV)、肝中静脉内经(DHV),肝静脉波形(HV_0、HV_1、HV-2)检出率的均值双变量等级相关检验。结果:(1)观察组期门、日月、步廊红外温度与CI负相关;期门、步廊与VPV正相关,与DPV负相关,P0.05。(2)观察组只有步廊与DHV和HV1检出率负相关,P0.05。(3)对照组三个经穴与各项血液动力学参数均不相关。结论:HBV感染时肝区内肝经期门、胆经日月、肾经步廊红外温度与肝内静脉血液动力学相关的差异性,体现了经穴效应的特异性和"肝胆表里""肝肾同源"中医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