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更泄,作为一个病名最早见于明代医学家龚廷贤的《寿世宝元》,每于黎明前腹痛作泄,大便稀溏,完谷不化。多由肾虚命门火衰,火不暖土,阴寒湿浊内积所致。其病形成,除责之于肾阳虚,尚与肺金之宣肃、脾之转输、肝之疏泄有密切关系。现从五脏入手,详细地论述病机,并结合7种病因提出了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坐浴改善肛肠术后创面水肿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住院的80例肛肠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术后创面水肿疼痛。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配,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西医治疗的同时使用中药熏洗坐浴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计算临床总有效率,比较2组患者术后2 d、3 d以及6 d后的创面水肿疼痛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经过治疗后,其创面水肿、疼痛程度情况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坐浴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的作用,可以明显改善肛肠术后创面水肿疼痛情况,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路越  张焱 《河北中医》2016,(2):235-238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肛肠病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肛肠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5例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对照组85例予对乙酰氨基酚片治疗。对其服药前后疗效、起效时间、解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低热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高热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3 d后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中、高热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降温起效时间及解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肛肠病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退热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脾虚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我院肛肠科门诊收治脾虚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0例,按随机法分为针灸组(针刺加雷火灸)、针刺组及西药组(匹维溴胺),每组30例。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积分以及血清脑肠肽水平变化。结果:针灸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及西药组(P<0.05),而针刺组总体有效率与针灸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IBS总体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其中针刺组效果最佳。与西药治疗组比较,针刺组、针灸组患者血清SP、5-HT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血清VIP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针刺加雷火灸可能是通过降低IBS患者血清SP、5-HT表达水平,上调VIP表达水平,改善IBS患者症状,起到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黯液血便、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结肠炎性疾病。中医防治本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田振国教授以临床实践为着眼点,运用益气健脾、助阳温肾、疏柔肝体、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方法进行辨证论治,并结合八纲辨证理论进一步提出了"温清并进"、"通涩合参"、"消补同用"的治疗方法,应用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中药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结肠癌术后脾虚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79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中药加化疗治疗,对照组(39例)单用化疗治疗,两组疗程相同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转移复发率、脾虚症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变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3年的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转移复发率分别为5%和12.8%;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脾虚证候控显率分别为80%和59%,有显著性差(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解毒中药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结肠癌术后脾虚证患者是有一定效果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9.
刘伟志  刘旭 《肿瘤药学》2022,12(3):391-395
目的 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FOLFOX4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4月确诊为晚期结直肠癌且采取化疗措施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FOLFOX4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所有患者均完成4个周期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和1年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化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观察组患者疾病进展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8);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0、0.001、0.003);对照组患者免疫功能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无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1年无进展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3.08% vs. 7.69%, P=0.017),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0)。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FOLFOX4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且有助于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术后疼痛一直是困扰肛肠科医生及患者的重大难题之一,麻醉药物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仍具有疗效短暂,存在不良反应等诸多缺点。本研究通过观察揿针疗法缓解肛肠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验证揿针在麻醉止痛领域的作用,为麻醉科室及手术科室在缓解术后疼痛上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6-05-01-2018-05-01以混合痔、肛瘘、肛周脓肿和肛裂为诊断收住在辽宁省肛肠医院病房,要求进行手术治疗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术前予揿针埋针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术前准备。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最短时间,术后口服止痛药粒数,及术后24、72、120和168h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为(12.8±1.260)min,少于对照组的(14.7±1.013)min,t=-9.104,P0.001;观察组口服止痛药(4.07±2.414)粒,少于对照组的(7.75±2.549)粒,t=-8.128,P0.001;1周后,观察组疼痛缓解有效率达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P=0.032。结论揿针疗法在缓解肛肠科手术术后疼痛上具有良好的疗效,并且具有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少口服止痛药服用数量等一系列优点,在指导麻醉科室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增强肛肠科医生在患者中的信服度及降低肛肠病患者术后疼痛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