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何继勇 《中医正骨》2012,24(10):39+41-39,41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推拿治疗青少年颈肩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联合推拿治疗青少年颈肩背肌筋膜炎患者65例,男23例,女42例;年龄12~18岁,中位数15岁;病程1~6个月,中位数3个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背肌筋膜炎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本组治愈38例,好转24例,未愈3例。结论:针刺联合推拿治疗青少年颈肩背肌筋膜炎疗效可靠,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陕西中医》2014,(7):786-787
目的:探讨泌乳汤对剖宫产时含服卡前列甲酯栓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收集剖宫产初产妇200例,均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吸净羊水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1mg,治疗组加用泌乳汤(党参、路路通、当归、黄芪、木通、王不留行等),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量剖宫产术前及术后48h,72h血清催乳素(PRL)浓度,溶剂法和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结果:术后48h及术后72h,治疗组血清PR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产后48h内乳汁分泌不足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产后出血高危产妇,使用泌乳汤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处理,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率,并促进产后泌乳。  相似文献   
33.
强丽宁  郑艳侠 《中外医疗》2013,32(13):98-99
目的对不同比重等效剂量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宫产麻醉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不同比重罗哌卡因在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面的区别和优势。方法将192例ASA分级为Ⅰ级和Ⅱ级的满足研究条件的足月待产妇随机均分为2组,一组采用等比重罗哌卡因麻醉(A组),另一组采用重比重罗哌卡因麻醉(B组)。结果等比重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长于重比重组,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重比重组,改良Bromage评分分值显著高于重比重组(P<0.05)。等比重组发生低血压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比例明显少于重比重组(P<0.05);而在利多卡因用量和发生寒战比例方面与重比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麻醉效果比较满意,产妇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不良反应有效减少,神经阻滞恢复更快,可以作为剖宫产手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芪明颗粒对青少年LASIK术后干眼症泪膜稳定性和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LASIK术后干眼症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聚乙烯醇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芪明颗粒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泪膜稳定性与眼表功能变化情况,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泪膜稳定性与眼表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芪明颗粒治疗可显著改善青少年接受LASIK术后干眼症,提高泪膜稳定性和眼表功能,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探讨经皮胸腔置入细导管负压吸引对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非张力性自发性气胸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采用持续负压吸引、间断抽气、闭式引流治疗,对比3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A、B两组治疗有效率高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复张时间最短,依次为B、C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BA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BAI评分明显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胸腔置入细导管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小,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究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MSCT影像学征象及与肺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经临床确诊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39例,所有患者均于行MSCT扫描检查的同一时期进行肺功能指标的探查,观察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MSCT扫描征象,并采用Spearman来检验其与肺功能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39例患者的MSCT扫描结果显示:32例出现磨玻璃样影或实变影征象,34例出现小叶内间质增厚征象,37例出现小叶间隔增厚征象,35例出现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征象,6例出现胸膜下线征象,11例出现肺气肿征象,18例出现胸膜增厚征象,29例出现支气管扩张征象。②39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均出现FVC、FEV1/FVC等通气功能指标异常及DLCO、RV/TLC等弥散功能指标异常。13例出现PaO2指标下降,39例(100%)出现PaCO2指标降低,21例出现P(A-a)O2指标升高。③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MSCT影像学征象总评分与RV/TLC、FVC、DLCO、PaO2、PaCO2之间均存在负相关,与FEV1/FVC、P(A-a)O2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MSCT影像学征象与肺功能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MSCT影像征象进行分析可以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肺功能预测,从而有助于临床及时展开诊断进而对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8.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临床急诊常见症,是婴幼儿常见的肘部损伤[1],其伤势虽不重,但因为小儿肘关节在解剖上的特殊性及就诊时不能合作,常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容易出现误诊及延误治疗,影响肘关节的活动功能,如能及时诊断和早期复位,多能取得良好效果。现将2007年6月—2012年03月接诊的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共120例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患者男,52岁,临床诊断为右侧脓胸并发支气管胸膜瘘,在全麻下行胸膜剥脱、支气管瘘口修补术。快速诱导插入双腔导管,控制呼吸,静滴普鲁卡因复合液行静脉全麻。插管时血压一度升至18.4/12kPa,脉搏130bpm。剥脱增厚胸膜时创面渗血多,血压降至9.3/6.65kPa,给静注麻黄碱、碳酸氢钠、激素、维生素C及输血、输液等处理后血压回升。处理肺门时血压再度下降,肺门封闭后血压恢复。缝合切口时自主呼吸、吞咽反射等恢复,潮气量约400ml,呼吸16/min,意识清楚,叫能睁眼点头,嘱其双上肢能握拳、抬举,肌张力恢复,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汉唐时期医药文化的反思及其与亚文化圈的对照和与大文化圈的比较,试图探讨汉唐医药博大精深的学术内涵和考镜其恢浑灿烂的文化气象,以及在当时世界医林中的重要和显要地位,旨在传承国医之精萃,古为今用,创新发展,裨益当代,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