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rjI导F穿刺活检(US—CNB)对乳腺小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乳腺小肿块(直径≤2.0cm)患者89例(恶性47例,良性42例),分析比较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图像特征与血流信息。对可能良性或恶性的15例乳腺小肿块进行US.CNB。结果良、恶性肿块在形态边缘不规则、包膜无或不完整、纵横比≥1、微钙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指标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血流0~I级与II~III级、PSV≥20cm/s及Rj≥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组15例乳腺小肿块进行US.CNB,其中有I例组织为坏死物,病理难定诊断,一次取材成功率93.33%。15例乳腺小肿块术后病理结果,10例为良性,5例恶性。CNB穿刺标本与术后大体标本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33%,敏感性80%,特异性100%。结论将乳腺小肿块的二维超声特征与彩色血流信息特点进行综合分析,配合U-CNB,可显著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不同低剂量平扫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研究价值。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平扫怀疑为泌尿系结石的120例患者,30例采取常规剂量(120 kV,机器自动管电流调节),其余90例分3组,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别以不同低剂量(120 kV,120 mA、90 mA、60 mA)平扫,将所得图像数据经工作站行后处理,综合各项图像资料分别作出诊断,并对诊断准确率、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分别进行比较。结果不同低剂量和常规剂量平扫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不同低剂量和常规剂量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根据不同的BMI采用64排螺旋CT以不同的低剂量平扫对泌尿系结石进行诊断是可行的,在准确诊断的前提下,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兔声带外伤局部注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后组织病理学、增殖细胞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及主要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变化特点。方法对40只实验用兔80侧声带进行锐性损伤,将兔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创伤组,另随机选5只试验兔作为对照组。治疗组于损伤后即刻在声门旁注射HGF,创伤组则注射生理盐水。损伤后1周~6个月时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ELISA测定及Masson染色法,观察声带组织学结构变化、PCNA及固有层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胶原纤维等主要ECM的分布及含量变化。结果创伤组声带损伤3个月后局部开始出现瘢痕挛缩,以胶原纤维为主的大量纤维组织增生,6个月时仍紊乱分布于声带固有层各层,损伤后3个月内 PCNA增强(P<0.05),6个月内胶原纤维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A增加不明显。治疗组6个月时形态接近正常,早期的HA、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创伤组(P<0.05),中、后期差异性消失,胶原纤维含量在3月内有增高趋势,其后稳定,但总体水平均明显低于创伤组(P<0.05)。结论声门旁注射HGF后具有促进声带ECM分泌、合理分布及部分有序化排列的功能,具有促进声带修复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肝脏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肝脏淋巴瘤的MSCT表现。结果:8例肿瘤中继发淋巴瘤6例,原发2例;单发4例,多发4例;6例位于门静脉左右分支邻近或汇管区,2例位于肝脏周边,平扫呈相对低或稍低密度,CT值约18.8~32.1HU;3例呈单发圆形或椭圆形肿块,4例多发肿块,1例呈左叶弥漫多发斑片状结节。其中4例肿块型边界较清晰,其余4例肿瘤边界均较模糊,2例胆管轻度局限扩张。增强扫描肿瘤6例动脉期呈轻-中度强化,较正常肝组织强化弱,仅2例较正常肝组织强化稍强,8例门脉期强化均略加强,但仍明显弱于正常肝组织,延迟期强化减弱。6例肿瘤中见血管走行,类似“血管漂浮征”,但血管局部轻度受压变窄。6例见腹腔或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大小不均匀,呈轻-中度强化,强化相对均匀,未见明显坏死,所有肿瘤未见钙化,坏死不明显。结论:肝脏淋巴瘤可单发或多发,常位于门静脉左右支邻近或位于汇管区,少见坏死区,CT平扫密度相对均匀;增强强化相对均匀,呈轻-中度延迟强化,部分病灶内可见类似“血管漂浮征”。MSCT能较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数目、形态及血供情况、周边组织器官改变等,对肝脏淋巴瘤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55.
临床实习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问题.在毕业实习阶段,毕业实习护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护理工作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完成从护生到护理工作者这一职业过度的准备期,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  相似文献   
56.
肝脏血管肉瘤是罕见肿瘤,笔者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7例肝脏血管肉瘤CT影像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CT影像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期望对该病的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7.
对2009年度9名来院实习本科护生开展每月一次临床护理双语教学查房的尝试,就双语教学查房的准备、查房形式、查房时间等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师生调查评价,普遍认为临床护理双语教学查房能同时丰富师生专业英语词汇量,促进对护理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护理技能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8.
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汤崇辉  魏晓捷 《当代医学》2011,17(9):162-163
目的研究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对案例的精心选择和设计,将2009年8月~2010年6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慈溪医院实习的五年制本科实习生59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29人),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法。2周实习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学生的兴趣满意度调查结果和出科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的出科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O.05),但实验组的兴趣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对神经外科实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较好的临床神经外科实习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9.
病例男,59岁,因"反复上中腹部隐痛不适3年,加重4月"就诊。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中腹隐痛不适,无明显皮肤、巩膜黄染,无腹泻、呕血及黑便,未诊治;4月前腹痛加重并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及尿发黄,外院抗炎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来我院行CT检查。查体:体温37.3℃,血压140/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痛风性关节炎(GA )的M RI表现及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15例GA的M RI及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临床均表现为程度不等的关节疼痛,11例同时伴有血清尿酸升高。15例中跖趾关节6例(5例发生于第1跖趾关节),踝关节4例,膝关节3例,肘关节及髋关节各1例,9例为2个以上关节受累。15例M RI均见受累关节软组织偏侧性肿胀及关节软骨程度不等的侵蚀,13例见关节面及邻近骨质不规则压迫、变薄或囊状、穿凿状破坏,并见邻近骨质及骨髓腔水肿、关节积液;11例显示结节状、条块状痛风结节,最大直径约3.5~56mm ,边界较清楚,位于关节滑膜、骨内或关节腔。痛风结节多数呈 T1 WI及 T2 WI较低信号,少部分呈 T1 WI较低T2 WI较高信号。12例伴有程度不等关节间隙狭窄、周边骨质增生硬化;5例出现关节明显畸形。结论 GA的影像学表现多样,M RI有利于显示痛风结节、早期的软组织病变及轻微软骨、骨质破坏,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